牙缝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946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牙缝清洁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牙缝进行清洁的牙缝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牙缝清洁工具,广泛采用一种由芯部和长丝构成刷部而成的牙缝清洁工具(牙缝刷);该芯部由拧合的两根金属丝细线构成;该长丝植设在该两根丝细线之间。但是,在将金属丝插入到牙缝的情况下,存在易于损伤牙、牙龈的倾向。因此,也提出了各种牙缝清洁工具并进行了实用化,该牙缝清洁工具在合成树脂制的芯部的顶端侧包覆成形由弹性体形成的清洁用软质部,从而由芯部和清洁用软质部形成插入到牙缝的清洁部,在芯部的后端侧设有把持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0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牙缝清洁工具中,在清洁槽牙的牙缝的情况下,由于欲从脸颊侧插入牙缝清洁工具时脸颊成为阻碍,因此,会将牙缝清洁工具倾斜地向牙缝插入。因此,例如图15所示,槽牙之间的间隙的延长线l和牙缝清洁工具的轴心z所成的角度r为30°~50°。在清洁槽牙的牙缝的情况下,这样向槽牙倾斜地推压牙缝清洁工具时,通过使刷部弹性变形从而使刷部插入到牙缝。

但是,由于合成树脂与金属丝相比缺乏柔软性,因此,根据牙缝清洁工具碰到槽牙的状况、使用者的施力状况,有可能导致牙缝清洁工具不进入到槽牙的牙缝,因对于槽牙的干扰有可能导致清洁用软质部破损、合成树脂制的芯部折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向槽牙的牙缝插入时破损的可能性的牙缝清洁工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牙缝清洁工具用于插入到牙缝来对所述牙缝进行清洁,该牙缝清洁工具包括棒状的芯部和软质部,该软质部比所述芯部软质,且包覆在所述芯部的包含所述芯部的顶端即芯顶端部在内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部的顶端即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为0.5mm以上。另外,考虑到有效数字,0.5意味着0.45~0.54的数值范围,因此,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部的顶端即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实质上为0.45mm以上。

采用该结构,在从芯顶端部到软质部的顶端即软质顶端部的区域不存在芯部,柔软地弯曲。因而,在使用者欲将牙缝清洁工具插入到槽牙的牙缝时,若自顶端部抵接于槽牙的表面的状态进一步推入牙缝清洁工具,则软质部的没有芯部的部分易于变形弯曲,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易于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而且,若在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的状态下使用者进一步推入牙缝清洁工具,则利用朝向牙缝方向的顶端部能够在使芯顶端部隔着软质部抵接于牙齿表面之前使芯顶端部朝向牙缝方向,结果牙缝清洁工具被诱导,能够使牙缝清洁工具顺畅地插入到牙缝。其结果,使用者推入牙缝清洁工具的力转换为牙缝清洁工具的插入方向的推进力,减少对牙缝清洁工具施加过度的压力的可能性,结果能够减少将牙缝清洁工具向槽牙的牙缝插入时牙缝清洁工具破损的可能性。

还优选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为2.0mm以下。

在从芯顶端部到软质顶端部的软质部的长度大于2.0mm的情况下,软质顶端部以抵接于槽牙的状态被推入时,存在如下可能性:软质部弯折成大致字母u形,芯顶端部不朝向牙缝方向,牙缝清洁工具难以朝向牙缝地被诱导。但是,若从芯顶端部到软质顶端部的软质部的长度为2.0mm以下,则软质部不易被弯折成字母u形,因此,易于利用软质部将牙缝清洁工具诱导到牙缝。

更优选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为0.7mm以上。

若将从芯顶端部到软质顶端部的软质部的长度设为0.7mm以上,则与该长度不足0.7mm的情况相比,向牙缝的诱导效果增大,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在向槽牙的牙缝插入牙缝清洁工具时牙缝清洁工具破损的可能性。

更优选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为1.5mm以下。

若将从芯顶端部到软质顶端部的软质部的长度设为1.5mm以下,与该长度大于1.5mm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软质部弯折成字母u形而不朝向牙缝方向的可能性,易于利用软质部将牙缝清洁工具诱导到牙缝。

还优选为,所述软质部是硬度为肖氏a30~肖氏a50的弹性体。

采用该结构,软质部得到了适合用于在牙缝清洁工具顶端的软质部朝向牙的牙缝方向时诱导牙缝清洁工具的硬度。

还优选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与所述软质部的、所述芯顶端部所处位置处的粗度之比在0.5~2.5的范围内。

采用该结构,软质部的没有芯部的部分易于变形弯曲,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易于朝向牙缝方向。

更优选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与所述软质部的、所述芯顶端部所处位置处的粗度之比在0.7~2.1的范围内。另外,考虑到有效数字,0.7意味着0.65~0.74的数值范围,2.1意味着2.05~2.14的数值范围,因此,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软质部的长度与所述软质部的、所述芯顶端部所处位置处的粗度之比实质上优选在0.65~2.14的范围内。

采用该结构,软质部的没有芯部的部分易于变形弯曲,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更易于朝向牙缝方向。

还优选为,在所述软质部形成有向与所述芯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在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之间的区域。

采用该结构,在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朝向牙缝方向时,通过使突起部接触到牙的表面,从而使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表面难以密合于牙的表面。其结果,牙缝清洁工具的朝向牙缝方向的顶端易于朝向牙缝滑入。

还优选为,在所述软质部形成有向与所述芯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部,从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图9的(b)的突起部21a)与所述软质部连接的最顶端侧的位置即顶端侧连接位置(例如图9的(b)的顶端侧连接位置211)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图9的(b)的距离lx)为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的所述长度(例如图9的(b)的长度lp)以下。

采用该结构,在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朝向牙缝方向时,通过使突起部接触到牙的表面,从而使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表面难以密合于牙的表面。其结果,牙缝清洁工具的朝向牙缝方向的顶端易于朝向牙缝滑入。

还优选为,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位于最靠近所述软质顶端部的位置的突起部整体形成在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之间的区域。

采用该结构,在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朝向牙缝方向时,通过使突起部接触到牙的表面,从而使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表面更加难以密合于牙的表面。其结果,牙缝清洁工具的朝向牙缝方向的顶端更加易于朝向牙缝滑入。

还优选为,还包括手柄部,该手柄部连接设置在所述芯部的后端侧,具有扁平的板状形状,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位于最靠近所述软质顶端部的位置的突起部与所述芯部的轴向交叉,而且向沿着所述手柄部的面方向的方向突出。

采用该结构,在使用者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并把持手柄部时,位于最靠近软质顶端部的位置的突起部会向水平方向突出。在该状态下,若使用者将牙缝清洁工具插入到牙缝,则其突起部朝向水平方向,因此,其突起部碰到牙的侧面。其结果,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表面难以密合于牙,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易于滑入牙缝。

发明的效果

这样的结构的牙缝清洁工具能够减少牙缝清洁工具向槽牙的牙缝插入时破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连结有多个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缝清洁工具而成的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a)表示主视图,图2的(b)表示侧视图。

图3是主要放大地表示牙缝清洁工具的清洁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清洁部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软质诱导部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软质诱导部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软质诱导部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5和比较例1~3的顶端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顶端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软质诱导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图2的(a)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的放大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突起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使用者把持着牙缝清洁工具的手柄基材部时的、牙缝清洁工具的姿势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解決课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表示是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图1是连结有多个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缝清洁工具1而成的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主视图。图1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通过多个牙缝清洁工具1一体地连结而构成。图2是图1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a)表示主视图,图2的(b)表示侧视图。

图2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1按其功能区分包括牙缝清洁用的清洁部2和连结于清洁部2的作为把手的手柄部3。此外,牙缝清洁工具1按其原材料区分包括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基材部10和由例如比基材部10软质的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的软质部20。

软质部20由作为硬度为肖氏a30~肖氏a50的弹性材料的例如弹性体构成。构成软质部20的弹性体可以采用苯乙烯系、烯烃系、聚酰胺系等热塑性弹性体、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热固性弹性体材料等。特别是考虑到作为在口腔内使用的材料的安全性,优选由聚烯烃系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者硅橡胶等构成软质部20,若进一步考虑与构成基材部10的合成树脂材料的相容性,则在例如像后述那样由聚丙烯构成基材部10的情况下,更优选由聚烯烃系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构成软质部20。

如图1所示,多个牙缝清洁工具1利用连结部13以能够切开的方式呈并列状连结,构成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使用者从例如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一侧开始按顺序将牙缝清洁工具1在连结部13处切开,依次使用牙缝清洁工具1。另外,在图1中,是将10个牙缝清洁工具1呈并列状连结而构成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构成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连结个数能够任意地设定。此外,牙缝清洁工具1并不限定于构成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1a的例子。牙缝清洁工具1也可以各自独立地构成。

基材部10由例如添加了纤维材料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2所示,其包括构成手柄部3的扁平的细长的板状的手柄基材部11(手柄部3)、连接设置在手柄基材部11的顶端部的棒状(轴状)的芯基材部12(芯部)、以及将相邻的手柄基材部11以能够切开的方式相互连结的连结部13。

手柄基材部11形成为扁平且细长的板状,但只要是易于用手保持来清洁牙缝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除扁平且细长的板状之外的任意形状,例如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横截面形状的棒状。手柄基材部11的顶端部随着向芯基材部12侧去而构成为窄幅,平滑地连接设置在芯基材部12。手柄基材部11的尺寸只要是易于用手保持来清洁牙缝的尺寸,就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尺寸,例如手柄基材部11的长度l1可以设定为10mm~25mm,宽度w1可以设定为3.0mm~10mm,把持部分的厚度t1可以设定为0.8mm~5.0mm。

图3是主要放大表示清洁部2的放大图。清洁部2包含芯基材部12和软质部20,该软质部20包覆在包含芯基材部12的顶端即芯顶端部p1在内的芯基材部12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芯基材部12形成为大致直线状的细长的棒状(轴状)。以下,将芯基材部12的被软质部20覆盖的部分称作芯主体12b,将芯基材部12的露出到手柄(把持部)侧的外部的部分称作露出部12a。芯基材部12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缩径的平缓的坡形状。

考虑到操作性,从手柄基材部11的构成为窄幅的顶端部侧面的圆弧(弯曲部)的终点到软质部20的基端部的露出部12a的长度l2被设定为例如10mm~50mm,优选为10mm~25mm。考虑到对于牙缝的清洁性,形成有软质部20的部分的长度l3被设定为例如9mm~22mm。

考虑到向牙缝插入的插入性,芯基材部12的坡形状相对于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θ被设定为0.2°~1.8°。芯主体12b的顶端侧部分的直径被设定为0.3mm~0.6mm,芯主体12b的基端部的直径被设定为0.8mm~2.0mm,而且软质部20(清洁部2)的顶端即软质顶端部p2的曲面终端部的直径d被设定为0.5mm~1.2mm,优选被设定为0.5mm~1.0mm,更优选被设定为0.5mm~0.8mm,构成为能够将自芯主体12b的顶端部至少5mm以上的芯主体12b的顶端侧部分可靠地插入到牙缝。

其中,芯基材部12的坡形状所成的角度θ在芯基材部12的全长的范围内设定为相同的角度θ,但也可以设定为随着朝向芯基材部12的顶端侧去而连续或者阶段性地变小。此外,也可以将露出部12a在全长的范围内形成为相同直径的轴状,也可以仅将芯主体12b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缩径的平缓的坡形状。并且,也可以省略露出部12a,将芯主体12b直接连接设置在手柄基材部11。

若包覆在芯基材部12的表面的软质部20的壁厚与插入牙缝所需要的厚度相比过厚,则需要减小芯主体12b的直径,因此,不仅向牙缝插入时清洁部的刚性较大程度地下降,有可能在成形清洁部2时易于产生卡门涡街、或者较大程度地受到卡门涡街的影响,因此并不理想。另一方面,若软质部20的壁厚过薄,则无法将弹性体材料填充到清洁部2的基端部,因此并不优选。因此,软质部20的壁厚优选设定为0.1mm~0.3mm。

图10是用于说明软质诱导部22的结构的说明图。软质部20的从芯顶端部p1到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lp设为0.5mm以上(考虑到有效数字实质上是0.45mm以上),更优选设为0.7mm以上。此外,长度lp设为2.0mm以下,更优选设为1.5mm以下。清洁部2的从软质顶端部p2到距软质顶端部p2有长度lp的部分没有芯基材部12,仅由软质部20构成。以下,将从软质顶端部p2到距软质顶端部p2有长度lp的部分称作软质诱导部22。由于在软质诱导部22没有芯基材部12,因此,软质诱导部22容易弯曲。

软质诱导部22的、芯顶端部p1所处的位置处的粗度a(直径)例如优选为0.7mm~1.0mm左右,而且,长度lp与粗度a之比(lp/a)优选为0.5~2.5左右,更优选为0.7~2.1(考虑到有效数字实质上是0.65~2.14)左右。

图4是图3所示的清洁部2的iv-iv线剖视图。在软质部20上,在清洁部2的长度方向(轴向)上空开间隔地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多个突起部21a。突起部21a在软质部20的长度方向上互相空开间隔地形成,并且在软质部20的圆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此外,突起部21a中的至少一者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

图11是图2的(a)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放大图。如图11所示,多个突起部21a中的、位于最顶端侧即最靠近软质顶端部p2的位置的突起部21x与芯基材部12的轴线ax的方向交叉,而且向沿着与手柄基材部11(手柄部3)的面平行的面方向bx的方向突出。另外,突起部21x并不一定限定于与芯基材部12的轴线ax的方向交叉且向沿着与手柄基材部11(手柄部3)的面平行的面方向bx的方向突出的例子。

即优选的是,在所述软质部形成有向与所述芯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在从所述芯顶端部到所述软质顶端部之间的区域。

采用该结构,在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时,通过突起部接触到槽牙表面,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表面不易密合于槽牙表面。其结果,牙缝清洁工具的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的顶端易于朝向牙缝滑入。

图12、图13是用于说明突起部21a的结构的说明图。

突起部21a的基端部的截面积s、长度b、个数、配设间距能够任意地设定,但考虑到成形性和清洁性,突起部21a的基端部的截面积s优选设定为0.03mm2~1.5mm2左右,突起部21a的长度b优选设定为0.1mm~2.0mm左右,突起部21a的个数优选设定为20个~100个,突起部21a的配设间距优选设定为0.1mm~1.5mm。此外,突起部21a采用了圆锥状的方式,但也可以采用在轴向上扁平的平板状的顶端变细形状的方式。并且,突起部21a的截面形状除了圆形之外,也可以采用椭圆形、多边形等任意的截面形状。

参照图12,在将垂线cy和虚拟线cz的交点设为交点p3时,长度b是从后端侧连接位置212到交点p3的距离,其中,垂线cy通过后端侧连接位置212且与轴线ax垂直,后端侧连接位置212是突起部21a与软质部20连接的最后端侧的位置,虚拟线cz通过突起部21a的顶端21b且与轴线ax平行地延伸。参照图13,截面积s是利用从后端侧连接位置212与轴线ax平行地延伸的面且是与最短地连结突起部21a的顶端21b和轴线ax的线cx垂直的面切断了突起部21a而成的截面的面积。此外,突起部21a的粗度c是突起部21a与软质部20连接的最顶端侧的位置即顶端侧连接位置211和后端侧连接位置212之间的距离。

作为构成基材部10的合成树脂材料可以采用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饱和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酸纤维素、聚氨酯、聚酰胺、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从能够防止基材部10折断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的成形温度较低,能够缩短循环时间而提升生产率,并且对于成形设备的热负荷较少,因此最为优选。

作为向构成基材部10的合成树脂材料中添加的纤维材料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纤维材料的混合比例也取决于构成基材部10的合成树脂材料,但基本上在该混合比例小于12重量%的情况下,该纤维材料易于弯曲,难以将清洁部2插入到牙缝,在该混合比例大于35重量%时,清洁部2易于折断,因此,优选设定为12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更优选设定为1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特别优选设定为20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具体地讲,在合成树脂材料采用聚丙烯(pp)的情况下,优选将纤维材料的混合比例设定为1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在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情况下,优选设定为12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

此外,针对纤维材料,优选以其长度方向成为沿着基材部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取向,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提升基材部10的弯曲强度、相对于轴向的纵曲强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使用牙缝清洁工具1时芯部12的折断、纵曲。此外,若使纤维材料在基材部10的长度方向上取向,则在连结部13中,纤维材料也沿着基材部10的长度方向取向,因此,在将呈并列状成形的牙缝清洁工具1切开时,通过使以连结部13为中心地相邻的牙缝清洁工具1向互相重合的方向弯折,能够在连结部13处干净利落地切开牙缝清洁工具1。并且,若添加纤维材料,则基材部10的尺寸稳定性上升,并且基材部10的强度刚性升高从而防止变形。并且,由于通过纤维材料会使芯基材部12的热变形温度升高,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成形软质部20时的弹性体材料的热导致芯基材部12软化变形,并且由于通过纤维材料使强度刚性升高,因此,能够防止由弹性体材料的注射压力引起的芯基材部12的变形,能够有效地防止软质部20的成形不良。

图14是用于说明使用者把持着牙缝清洁工具1的手柄部3时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姿势的说明图。牙缝清洁工具1的最顶端侧的突起部21x与芯基材部12的轴线ax的方向交叉,而且向沿着与手柄部3的面平行的面方向bx的方向突出,因此,在使用者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并把持手柄部3时,突起部21x会向水平方向突出。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将牙缝清洁工具1插入到牙缝时,由于突起部21x朝向水平方向,因此,突起部21x会碰到牙的侧面。其结果,软质诱导部22不易密合于牙,软质诱导部22易于滑入。

图5~图7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软质诱导部22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表示在使用者欲将牙缝清洁工具1插入到第一大臼齿5和第二大臼齿6之间时软质顶端部p2碰到第二大臼齿6的角的曲面部分的状态。第一大臼齿5和第二大臼齿6之间的间隙的延长线l与牙缝清洁工具1的轴心z所成的角度r为30°~50°。

图6表示使用者自图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推入了牙缝清洁工具1的状态。在自软质顶端部p2碰到第二大臼齿6的角的曲面部分的状态进一步推入牙缝清洁工具1时,软质诱导部22变形弯曲,软质顶端部p2在第二大臼齿6的角的曲面部分滑动而朝向第一大臼齿5和第二大臼齿6之间的牙缝。这样,通过具备容易弯曲的软质诱导部22而没有芯基材部12,在将牙缝清洁工具1插入到牙缝时,软质顶端部p2易于弯曲而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

并且,通过在软质诱导部22上形成突起部21a,能够减少软质诱导部22和槽牙表面之间的摩擦。倘若在软质诱导部22上没有形成突起部21a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弯曲的软质顶端部p2的侧面密合于槽牙表面,软质顶端部p2难以滑入到牙缝。但是,采用牙缝清洁工具1,由于在软质诱导部22上形成有突起部21a,因此,弯曲的软质顶端部p2的侧面不易密合于槽牙表面。其结果,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的软质顶端部p2易于朝向牙缝滑入。

图7表示使用者自图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推入了牙缝清洁工具1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软质诱导部22弯曲且软质顶端部p2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的状态下,在使用者进一步推入牙缝清洁工具1时,软质诱导部22滑入到槽牙的牙缝,在软质诱导部22的诱导下清洁部2弯曲,清洁部2(软质部20)插入到牙缝。

此时,利用软质部20和形成在软质部20上的突起部21a清洁牙缝。像这样,由于利用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的软质诱导部22诱导牙缝清洁工具1的插入,因此,形成在软质部20上的清洁部2顺畅地插入到牙缝。其结果,在将清洁部2插入到槽牙的牙缝时,能够降低牙缝清洁工具1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示出了在软质诱导部22上形成有突起部21a的例子,但即使在软质诱导部22上没有形成突起部21a的情况下,只要软质诱导部22的长度lp为0.5mm以上,就也能够利用软质诱导部22将清洁部2诱导到牙缝,因此,在将清洁部2插入到槽牙的牙缝时,能够降低牙缝清洁工具1破损的可能性。

此外,手柄部3(手柄基材部11)并不一定限定于扁平的板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柱形、多边形的柱状形状。但是,通过将手柄部3设为扁平的板状形状,在使用者如图14所示那样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并把持手柄部3,从而将牙缝清洁工具1向牙缝插入时,能够提高突起部21x碰到牙的表面的可靠性,提高使软质诱导部22易于滑入的可靠性,在这一点上优选的是手柄部3具有扁平的板状形状。

<评价试验>

接着,说明牙缝清洁工具1的评价试验。针对图1~图4所示的牙缝清洁工具1制作从芯顶端部p1到软质顶端部p2的软质部20的长度lp互不相同的多个样本,对各样本实施评价试验。表1、表2是表示评价试验结果的表。

作为样本,准备长度lp为0.5mm~2.0mm的范围内的实施例1~5、长度lp不足0.5mm的比较例1、以及长度lp大于2.0mm的比较例2、3。此外,为了用于参考,对由弹性体形成基材部10且仅由弹性体做成与牙缝清洁工具1同样的形状的样本也进行了评价试验。具体地讲,比较例1是长度lp为0.2mm的样本,实施例1是长度lp为0.5mm的样本,实施例2是长度lp为0.7mm的样本,实施例3是长度lp为1.0mm的样本,实施例4是长度lp为1.5mm的样本,实施例5是长度lp为2.0mm的样本,比较例2是长度lp为2.5mm的样本,比较例3是长度lp为3.0mm的样本,比较例4是仅由弹性体做成与牙缝清洁工具1同样的形状的样本。

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5(j1~j5)和比较例1~3(h1~h3)的顶端附近的构造的剖视图。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1~5(j1~j5)和比较例1~3(h1~h3)中,关于突起部21a仅图示了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图9的(a)是图8所示的实施例1(j1)的顶端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实施例1(j1)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与软质部20连接的最顶端侧的位置即顶端侧连接位置211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与长度lp相等。

图9的(b)是图8所示的实施例2(j2)的顶端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实施例2(j2)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与软质部20的连接的最顶端侧的位置即顶端侧连接位置211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于长度lp,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与软质部20连接的最后端侧的位置即后端侧连接位置212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长于长度lp。即,芯顶端部p1在长度方向上位于顶端侧连接位置211和后端侧连接位置212之间。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突起部21a整体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即顶端侧连接位置211和后端侧连接位置212这两者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均为长度lp以下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像实施例1(j1)、实施例2(j2)那样呈顶端侧连接位置211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长度lp以下、后端侧连接位置212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长度lp的结构。

此外,根据图9的(b)所示的实施例2(j2),顶端侧连接位置211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lx不足长度lp,后端侧连接位置212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ly大于长度lp。在实施例2(j2)的情况下,由于突起部21a的一部分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因此,突起部21a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

另外,更优选的是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整体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即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的后端侧连接位置212的距软质顶端部p2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长度lp以下。在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整体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的情况下,在软质诱导部22朝向槽牙的牙缝方向时,通过使最靠近顶端的突起部21a接触到槽牙表面,从而提高使软质诱导部22的表面不密合于槽牙表面的可靠性。

此外,示出了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的突起部21a是一个的例子,但形成在软质诱导部22上的突起部21a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此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出于观察容易性的观点将芯主体12b图示得较粗,但由于像上述那样芯主体12b的顶端侧部分的直径例如为0.35mm~0.6mm,因此,在实施例1(j1)的情况下,芯主体12b的顶端侧部分的直径与长度lp为相同程度或者长度lp较大。

此外,对于各样本,将插入角度r设为30°、40°、50°这三组,将向牙缝推入牙缝清洁工具1的插入速度设为30mm/min和200mm/min这两组,分别改变条件来进行评价试验。试验以n=3的方式实施。若是例如实施例1的样本,则为了实施插入速度30mm/min且插入角度r设为30°、40°、50°及插入速度200mm/min且插入角度r设为30°、40°、50°的共计6个条件的试验,针对各试验准备各3个样本,在实施例1中使用共计18个样本。针对其他的比较例、实施例,也同样与各试验相对应地使用18个样本。

如图5所示,使用下颚模型,利用压缩试验机将牙缝清洁工具1的软质顶端部p2以角度r推压于第一大臼齿5和第二大臼齿6之间的牙缝部,以恒定的插入速度推入牙缝清洁工具1,确认该牙缝清洁工具1是否破损,由此进行评价试验。

表1表示将插入速度设为30mm/min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表2表示将插入速度设为200mm/min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在表1、表2中,“优”表示牙缝清洁工具1未发生破损、变形。“良”表示虽然没有发生牙缝清洁工具1折断、或者软质部20断裂等破损,但是牙缝清洁工具1发生了变形。“不好”表示牙缝清洁工具1折断、软质部20断裂等并破损。

在将插入速度设为30mm/min(表1)的情况下插入角度r为30°和40°时,在将插入速度设为200mm/min(表2)的情况下插入角度r为30°时,在实施例1~5中全部得到“优”的试验结果。在插入速度为30mm/min(表1)、插入角度r为50°时,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5中是“良”,在实施例2~4中是“优”。在插入速度为200mm/min(表2)、插入角度r为40°时,在实施例1中是“良”,在实施例2~5中是“优”。在插入速度为200mm/min(表2)、插入角度r为50°时,在实施例1、5中是“良”,在实施例2~4中是“优”。

由此能够确认,在实施例1~5即长度lp为0.5mm~2.0mm的范围内,在插入速度为30mm/min、200mm/min、插入角度r为30°、40°、50°的任一种条件下均能够得到“良”或“优”的结果,特别是在插入速度为30mm/min(表1)且插入角度r为30°和40°时和插入速度为200mm/min(表2)且插入角度r为30°时,在实施例1~5中全部得到“优”的结果。

一个方面,在与实施例1(长度lp=0.5mm)相比长度lp较短的比较例1(长度lp=0.2mm)中,在插入速度30mm/min(表1)、200mm/min(表2)的任一种条件下,在插入角度r为30°、40°、50°的全部情况下均是“不好”的结果。在比较例1中,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部的软质部的壁厚较薄,即使顶端部抵接于槽牙表面,软质部也不弯曲,因此,牙缝清洁工具没有被诱导至牙缝而是直接被压缩试验机以按压于槽牙的方式施加压力,从而破损。

另一方面,在长度lp为0.5mm以上的实施例1~5中,在软质顶端部p2抵接于第二大臼齿6的角的曲面部分的状态(图5)下进一步利用压缩试验机施加压力时,软质诱导部22变形弯曲,软质顶端部p2在第二大臼齿6的角的曲面部分滑动而朝向第一大臼齿5和第二大臼齿6之间的牙缝方向(图6),软质诱导部22滑入到槽牙的牙缝,清洁部2被软质诱导部22诱导而弯曲,清洁部2(软质部20)插入到牙缝(图7)。在这种情况下,由压缩试验机施加的压力在由软质诱导部22产生的诱导的作用下转换为牙缝清洁工具1的推进力,结果能够防止由压缩试验机施加的压力引起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破损。

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够确认,在解决减少牙缝清洁工具向槽牙的牙缝插入时破损的可能性这样的课题的方面,牙缝清洁工具1的长度lp为0.5mm以上的条件具有作为边界值的意义。另外,考虑到有效数字,0.5意味着0.45~0.54的数值范围,因此,本发明的牙缝清洁工具1的长度lp实质上为0.45mm以上。

此外,对于长度lp为2.5mm以上的比较例2、3和所有均由弹性体构成的比较例4,比较例2除了插入速度30mm/min、插入角度r为30°时是“良”之外都是“不好”。即,比较例2在插入速度30mm/min、插入角度r为40°、50°时和插入速度200mm/min、插入角度r为30°、40°、50°时是“不好”。此外,对于比较例3和4,针对所有的插入速度、插入角度都是“不好”。

对于长度lp为2.5mm以上的比较例2、3和所有均由弹性体构成的比较例4,由于牙缝清洁工具的顶端部的、软质部的柔软地变形的部分较长,因此,软质部的顶端弯折成字母u形,软质部的顶端不朝向牙缝方向,因此无法将牙缝清洁工具插入到牙缝。

另一方面,像上述那样,在长度lp为2.0mm的实施例1~5中,牙缝清洁工具1插入到牙缝,得到良好的实验结果,因此,在解决使牙缝清洁工具容易插入到槽牙的牙缝这样的课题的方面,能够确认牙缝清洁工具1的长度lp为2.0mm以下的条件具有作为边界值的意义。

另外,相对于在长度lp为0.5mm的实施例1中在插入速度30mm/min、插入角度r为50°时和插入速度200mm/min、插入角度r为40°、50°时试验结果是“良”的情况,在长度lp为0.7mm以上的实施例2、3、4中,在插入速度为30mm/min、200mm/min和插入角度r为30°、40°、50°的全部条件下均得到“优”的试验结果。

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够确认,在将牙缝清洁工具1的长度lp设为0.7mm以上时,与将长度lp设为0.5mm以上的情况相比得到更良好的结果。

此外,相对于在长度lp为2.0mm的实施例5中在插入速度30mm/min、插入角度r为50°时和插入速度200mm/min、插入角度r为50°时试验结果是“良”的情况,在长度lp为1.5mm以下的实施例2、3、4中,在插入速度为30mm/min、200mm/min和插入角度r为30°、40°、50°的全部条件下均得到“优”的试验结果。

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够确认,在将牙缝清洁工具1的长度lp设为1.5mm以下时,与将长度lp设为2.0mm以下的情况相比得到更良好的结果。

[表1]

[表2]

针对上述的比较例1、实施例1、2、3,下述的表3表示5名试验人员对门牙牙缝清洁了3天之后在软质部20的顶端部分是否发生破损进行实验的结果。在比较例1中,在使用了3天之后,5个人使用的5个样本均是软质部20的顶端部分断裂而芯顶端部p1露出。

另一方面,针对实施例1、2、3,5个人使用的样本均是在使用了3天之后软质部20未发生断裂。由此能够确认,相对于门牙牙缝的清洁而言,通过将长度lp设为0.5mm以上,牙缝清洁工具1的耐久性也上升。

[表3]

表4是针对与上述的实施例1~5和比较例1~4相对应的牙缝清洁工具的样本表示图10、图12及图13所示的粗度a、长度b、粗度c、截面积s以及比(lp/a)的实测值的表。如表4所示,实施例1~5的比(lp/a)在0.7~2.1的范围内。考虑到有效数字,0.7意味着0.65~0.74的数值范围,2.1意味着2.05~2.14的数值范围,因此,实施例1~5的比(lp/a)实质上在0.65~2.14的范围内。

[表4]

附图标记说明

1、牙缝清洁工具;1a、牙缝清洁工具连结体;2、清洁部;3、手柄部;10、基材部;11、手柄基材部;12、芯基材部(芯部);12a、露出部;12b、芯主体;13、连结部;20、软质部;21a、21x、突起部;22、软质诱导部;a、粗度;ax、轴向;bx、面方向;l、延长线;lp、长度;p1、芯顶端部;p2、软质顶端部;r、角度;w1、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