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肺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17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温肺用的灸条。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但采用传统灸条灸疗治疗目的不明确,疗效不确切,为此,申请人针对不同疾病分别进行药用灸条研究,意外的发现将适量的艾绒、防风、川芎、黄芪混合后用于灸疗对于慢性肺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肺灸条。本申请人发现,在艾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防风、川芎、黄芪制成灸条用于施灸对对肺部保健及肺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温肺灸条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艾绒60-80g、防风5-15g、川芎3-10g、黄芪3-10g;进一步,艾绒65-75g、防风10-15g、川芎5-10g、黄芪5-10g;优选,艾绒70g、防风10g、川芎5g、黄芪10g。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传统制作艾绒的步骤和工艺为:选取干燥洁净的艾叶,除去枝梗,放入石臼中,用木杵捣碎,用细筛罗去尘屑、渣滓,如此反复捣、筛,达到艾绒细软、柔烂如绵的程度,加工才算完成,然后将所得艾绒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现代艾绒主要采用机械粉碎,生产率高。艾绒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养生保健的作用。防风为伞形科植物未抽花茎的干燥根,具有解表散风、胜湿止痛、祛风止痉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周身尽痛、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挛急等证,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关节痛和破伤风的最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芍(ligusticumchuauxioughort.)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微苦;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癖气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肝郁气滞而致血行不畅的胸肋、疼痛,头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等疾病。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本发明的艾灸用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艾灸,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申请中将艾绒、防风、黄芪、川芎混合物制作成灸条弥补传统灸条成分单一、灸疗效果针对性差的缺陷,对肺部保健及肺病治疗的疗效显著。2.本申请的灸条中加入了防风、黄芪和川芎后味道更易被患者接受,无不良刺激性气味。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并不限于此。艾绒质量由艾绒的纯度来决定的,纯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愈差。艾绒纯度是用多少公斤艾叶制作成1公斤的艾绒这个比例数表示,依级别来分:普通级(8:1以下)、高级(15:1以下)、特级(25:1以下)、极品(25:1以上)四种艾绒;依艾叶陈放的年份分为:新艾绒和陈艾绒,其中,陈艾绒用年份来命名,如:一年陈艾绒、二年陈艾绒等。本申请中的艾绒可以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也可以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制备;艾绒的级别依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三年5:1陈艾绒。实施例1a、将烘干的防风、川芎、黄芪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防风10g、川芎5g、黄芪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2a、将烘干的防风、川芎、黄芪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防风15g、川芎10g、黄芪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65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3a、将烘干的防风、川芎、黄芪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防风10g、川芎5g、黄芪3g混合均匀;b、将艾绒8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4a、将烘干的防风、川芎、黄芪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防风14g、川芎8g、黄芪8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效果例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本研究共收集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分为两组:药灸组30例,对照组30例。1.2纳入标准两组病例均为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组制定的《慢性阻寨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的标准。中医辩证为寒饮伏肺,风寒束肺。诊断标准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参照个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内科学》进行。1.3排除标准①伴有心源性体克、致命性心律失常、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②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内分泌系统以及造血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怀孕及哺乳期妇女;⑤有精神异常或不愿合作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对照组艾条的制备:步骤a:对照组的中药成分按照专利(cn102406806a)中配制,具体如下:称取马钱子24g,龙血竭7g,乳香8g,没药6g,独角莲13g,麻黄8g、防风8g,黄连7g,黄芩8g,红花3g,儿茶5g,甘草2g,将称量好的中药材马钱子,龙血竭,乳香,没药,独角莲,麻黄、防风,黄连,黄芩,红花,儿茶,甘草清除杂质洗净、晒干,混合在一起后用中药粉碎机将所有中药物粉碎并混合均匀,再将粉碎后的混合物一起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步骤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按照步骤a制得的细粉末25g,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备用即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述灸条配合治疗,取肺腧、肾腧、涌泉、足二里、丰隆穴位进行艾灸,每处施灸10分钟,一天一次。2周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2.2药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药灸配合治疗,取肺腧、肾腧、涌泉、足二里、丰隆穴位进行艾灸,每处施灸10分钟,一天一次。2周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3治疗效果3.1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主症,次症)②咳、痰、喘、满发作的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③相关体征: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舌、脉。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测定并记录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3.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喘急等呼吸道异常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有效:咳嗽、咳痰、喘急等呼吸道异常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恢复;无效:呼吸道主要症状未改善,实验室检查无变化;3.3结果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1016486.67药灸组301910196.67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疗效比较,灸疗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的临床症候,其中,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本发明中的药灸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显效率达到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