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心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198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养心用的灸条。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但采用传统灸条灸疗治疗目的不明确,疗效不确切,为此,申请人针对不同疾病分别进行药用灸条研究,发现将艾绒中混合适量的丁香等特定的中药成分对于心脏保健及心脏病治疗效果显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心灸条。本申请人发现,在艾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丁香、当归、红花制成灸条用于施灸对对心脏保健及心脏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养心灸条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艾绒60-80g、丁香5-15g、当归3-10g、红花3-10g;进一步,艾绒65-75g、丁香10-15g、当归5-10g、红花5-10g;优选,艾绒70g、丁香10g、当归5g、红花10g。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传统制作艾绒的步骤和工艺为:选取干燥洁净的艾叶,除去枝梗,放入石臼中,用木杵捣碎,用细筛罗去尘屑、渣滓,如此反复捣、筛,达到艾绒细软、柔烂如绵的程度,加工才算完成,然后将所得艾绒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现代艾绒主要采用机械粉碎,生产率高。艾绒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养生保健的作用。丁香(floscaryophylli)是桃金娘科番樱桃属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公丁香,别名有鸡舌香、丁子香、支解香、瘦香娇,百里馨等,始载于《药性论》,味辛,性温。功效:理气降逆,温中止痛,暖肾。主治脘腹冷痛,呃逆、恶心、呕吐;肾阳不足的阳痿及寒湿。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其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症。红花(carthamustiuctoriusl),又称草红花或刺红花,为一年生或两年生菊科植物,在中国大部分地方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新疆、浙江等地。药用红花被中国药典收录,为植株的干燥管状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是传统的活血化癖,祛癖止痛的中药,用于治疗痛经闭经、血脉闭塞、跌打损伤、冠心病、高血压和心绞痛等。本发明的艾灸用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艾灸,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申请中将艾绒、丁香、红花、当归混合物制作成灸条弥补传统灸条成分单一、灸疗效果针对性差的缺陷,对心脏保健及心脏病的治疗疗效显著。2.本申请的灸条中加入了丁香、红花和当归后味道更易被患者接受,无不良刺激性气味。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并不限于此。艾绒质量由艾绒的纯度来决定的,纯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愈差。艾绒纯度是用多少公斤艾叶制作成1公斤的艾绒这个比例数表示,依级别来分:普通级(8:1以下)、高级(15:1以下)、特级(25:1以下)、极品(25:1以上)四种艾绒;依艾叶陈放的年份分为:新艾绒和陈艾绒,其中,陈艾绒用年份来命名,如:一年陈艾绒、二年陈艾绒等。本申请中的艾绒可以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也可以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制备;艾绒的级别依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三年5:1陈艾绒。实施例1a、将烘干的丁香、当归、红花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丁香10g、当归5g、红花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2a、将烘干的丁香、当归、红花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丁香15g、当归10g、红花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65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3a、将烘干的丁香、当归、红花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丁香10g、当归5g、红花3g混合均匀;b、将艾绒8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4a、将烘干的丁香、当归、红花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丁香14g、当归8g、红花8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效果例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本研究共收集住院患者60例,分为两组:药灸组30例、对照组30例。ⅰ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或不相应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ii级(轻度)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稍受限,静息时无不适,日常体力活动可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ⅲ级(中度)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无不适,但轻微体力活动即致乏力、心悸、气促或心绞痛。1.2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3排除标准①伴有心源性体克、致命性心律失常、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②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内分泌系统以及造血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怀孕及哺乳期妇女;⑤有精神异常或不愿合作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对照组艾条的制备:步骤a:对照组的中药成分按照专利(cn101711837a)中配制,具体如下:取人参6g、丹参15g、川芎10g、黄芪20g、沉香5g、水蛭5g、当归5g、白术5g、红花8g、檀香3g、降香5g、丁香2g、天麻8g、乳香5g、木香3g、硃砂5g、白芍10g、盐附子5g、薤白8g,将原料中草药用铁锅炒干后磨成粉末过200目筛,细粉备用。步骤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按照步骤a制得的细粉末25g,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备用即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上述灸条治疗,取双侧肺俞、心俞穴,采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治20min,每日1次,共灸治4星期。2.2药灸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药灸治疗。取双侧肺俞、心俞穴,采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治20min,每日1次,共灸治4星期。3治疗效果3.1观察指标3.1.1总体疗效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记录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尿量的变化;记录患者呼吸气促、乏力、胸闷等心衰症状以及肺部罗音、肢体浮肿等心衰体征的变化,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其心功能恢复情况。3.1.2心功能相关指标观察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每分输出量(co)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分析比较每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差异。3.2疗效标准参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显效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者。有效能达到部分缓解标准或心功能改善1级但不及2级。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心功能改善不到1级。3.3治疗结果3.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1212680.00药灸组30199293.33由上表可知,药灸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3.3%和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为80.00%和40.00%,可见,药灸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