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35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健脾用的灸条。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但采用传统灸条灸疗治疗目的不明确,疗效不确切,为此,申请人针对不同疾病分别进行药用灸条研究,意外的发现将适量的艾绒、干姜、白蔻仁、木香混合后用于灸疗对于健脾效果显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灸条。本申请人发现,在艾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干姜、白蔻仁、木香制成灸条用于施灸对健脾疗效显著。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健脾灸条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艾绒60-80g、干姜5-15g、白蔻仁3-10g、木香3-10g;进一步,艾绒65-75g、干姜10-15g、白蔻仁5-10g、木香5-10g;优选,艾绒70g、干姜10g、白蔻仁5g、木香10g。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传统制作艾绒的步骤和工艺为:选取干燥洁净的艾叶,除去枝梗,放入石臼中,用木杵捣碎,用细筛罗去尘屑、渣滓,如此反复捣、筛,达到艾绒细软、柔烂如绵的程度,加工才算完成,然后将所得艾绒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现代艾绒主要采用机械粉碎,生产率高。艾绒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养生保健的作用。干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n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主治脱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白蔻仁又称白豆蔻,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果实,10-12月份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取,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作药用。性味辛温。有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之功效。木香又名蜜香、青木香、南木象、广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saussurealappacbclarke),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肝经。中医常用以治疗胃部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功效。本发明的艾灸用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艾灸,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申请中将艾绒、干姜、木香、白蔻仁混合物制作成灸条弥补传统灸条成分单一、灸疗效果针对性差的缺陷,对脾气亏虚的治疗效果显著。2.本申请的灸条中加入了干姜、木香和白蔻仁后味道更易被患者接受,无不良刺激性气味。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并不限于此。艾绒质量由艾绒的纯度来决定的,纯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愈差。艾绒纯度是用多少公斤艾叶制作成1公斤的艾绒这个比例数表示,依级别来分:普通级(8:1以下)、高级(15:1以下)、特级(25:1以下)、极品(25:1以上)四种艾绒;依艾叶陈放的年份分为:新艾绒和陈艾绒,其中,陈艾绒用年份来命名,如:一年陈艾绒、二年陈艾绒等。本申请中的艾绒可以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也可以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制备;艾绒的级别依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三年5:1陈艾绒。实施例1a、将烘干的干姜、白蔻仁、木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干姜10g、白蔻仁5g、木香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2a、将烘干的干姜、白蔻仁、木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干姜15g、白蔻仁10g、木香10g混合均匀;b、将艾绒65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3a、将烘干的干姜、白蔻仁、木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干姜10g、白蔻仁5g、木香3g混合均匀;b、将艾绒8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实施例4a、将烘干的干姜、白蔻仁、木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然后分别称取干姜14g、白蔻仁8g、木香8g混合均匀;b、将艾绒7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步骤a制得的混合中药细粉末,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即可。效果例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本研究选择门诊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者60例,本组病例均有反复发作腹泻史,或伴有腹痛,腹胀,肠鸣,纳呆等症状。经检查排除痢疾、霍乱,以及全身疾病、中毒、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腹泻,排除患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疾病和造血系统严重并发症。将60例患者分为2组:药灸组30例,对照组30例。1.2纳入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②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③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④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属脾气亏虚型:大便搪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对照组艾条的制备:步骤a:对照组的中药成分按照专利(cn102512042b)中配制,具体如下:仙茅30g、仙灵脾30g、炒白术20g、炒枳壳20g、官桂10g、桂枝20g、陈皮20g、佛手12g、砂仁6g、木香10g、干姜6g,分别经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后备用。步骤b:将艾绒8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50mm、宽100m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地在艾绒上撒布按照步骤a制得的细粉25g,将白棉纸两端折叠约60mm,卷紧成直径约17-18mm、长度约200-210mm的圆柱条,粘合封闭,45-60℃低温干燥,装袋包装备用即可。使用上述制备获得的艾条治疗,取神阙、天枢、气海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治20min,每日1次,以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体息3天,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2.2药灸组使用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制备的灸条取神阙、天枢、气海穴位进行灸疗,每穴灸治20min,每日1次,以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体息3天,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至治疗前的1/2,性状好转,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3.2治疗效果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158776.67药灸组30236196.67由上表可知,药灸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可见,药灸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