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面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9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鼻面罩,其限定了用于将正压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中的呼吸腔室,所述鼻面罩包括侧壁和在鼻面罩后侧邻近所述侧壁定位的衬垫,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在顶唇区域中具有形成有凹曲度的轮廓,以具有与使用者的顶唇区域互补的形状,所述衬垫的后表面的轮廓被构造并配置为:使用时,沿鼻子的相应左侧和右侧,从使用者的鼻梁区域延伸到使用者的相应左侧和右侧鼻子拐角区域,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的轮廓进一步适于沿使用者的顶唇从鼻子左侧延伸到鼻子右侧,所述衬垫包括由弹性挠性材料形成并从所述侧壁延伸出来以在所述衬垫的顶唇区域、拐角区域和鼻侧区域中形成相应悬臂的相对较厚的辅助带,其中所述顶唇区域悬臂具有C形横截面,所述衬垫进一步包括相对较薄的面部皮瓣,所述面部皮瓣向内弯曲并沿衬垫的周界延伸,以限定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限定使用时患者鼻子部分穿过的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悬臂具有镰刀形状。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悬臂部分地从所述侧壁向外横向延伸。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鼻侧区域中的所述辅助带具有弯曲表面,其被配置为使用时对面部平面提供沿第一方向的力,并对鼻侧上从鼻骨延伸到软骨的区域提供沿第二横向方向的力。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鼻侧悬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鼻子拐角悬臂的长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鼻子拐角悬臂的厚度大于所述顶唇区域悬臂的对应厚度。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为双悬臂。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为三悬臂。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被构造并配置为绕两个部位弯曲。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限定第一和第二弯曲部位或区域。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限定第一、第二和第三弯曲部位或区域。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被构造并配置为引导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力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力。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提供沿垂直于邻近鼻侧的面部区域的方向的第一力和垂直于鼻侧的方向的第二力。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辅助带的相应各左侧和右侧部分被构造并配置为使用时向外张开以适应较宽的鼻子。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与所述面罩的侧壁整体形成。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为弯曲悬臂。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径向延伸比邻近侧壁部的径向范围更远的距离。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至少一个悬臂悬垂邻近侧壁部。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悬臂的挠曲引起邻近侧壁部的挠曲。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邻近悬臂的侧壁部适于响应所述悬臂的挠曲而挠曲。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鼻梁区域中辅助带的左侧部分的内边缘与鼻梁区域中辅助带的右侧部分的内边缘间隔一定距离。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距离不超过大约25至30mm。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邻近面部皮瓣部分的辅助带部分形成所述面部皮瓣部分的支撑部。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鼻梁部分没有被对应的辅助带部分支撑。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在唇部区域中延伸第一距离并在鼻侧区域中延伸第二距离。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面部皮瓣被构造并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辅助带与佩戴所述面罩的使用者的面部接触。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相应左侧和右侧辅助带限定所述衬垫的拐角区域中相应左侧和右侧拐角锚定部位。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鼻面罩,其中,在左侧和右侧拐角部位之间延伸的面部皮瓣区域被构造并配置为使用时处于张紧状态。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施加到顶唇的密封力中至少一部分为张紧反作用力。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鼻侧上辅助带的相应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使用时限定相应左侧和右侧鼻侧锚定部位。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邻近患者的鼻梁区域的面部皮瓣的区域使用时保持张紧状态。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鼻面罩,其中,邻近鼻梁区域的面部皮瓣的区域在相应左侧和右侧鼻侧锚定部位之间保持张紧状态。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施加到鼻梁区域的密封力包括张紧反作用力。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施加到鼻梁区域的大部分密封力为张紧反作用力。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衬垫被构造并配置为密封鼻梁区域,而邻近鼻梁区域的衬垫区域并不处于受压状态。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衬垫能够在无需加压呼吸腔室的情况下密封患者的面部。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与密封条模制在一起。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厚度大于所述面部皮瓣的邻近内边缘的区域的厚度。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的外表面与所述面部皮瓣的邻近内边缘的区域的外表面平齐。4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与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表面上的密封条模制在一起。4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密封表面具有磨砂纹理。4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衬垫的密封表面形成为具有非粘性表面。4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为隔膜。4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进一步包括面罩体。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罩体与框架保持部件模制在一起。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罩体、所述侧壁和所述衬垫整体地模制。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的厚度范围为大约0.2mm至大约0.4mm。4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辅助带的厚度范围为大约0.7mm至大约1mm。4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由硅树脂橡胶模制。5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面部皮瓣由A型硬度大约为40的橡胶模制。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辅助带由硅树脂橡胶模制。5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辅助带由A型硬度大约为40的橡胶模制。5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由所述面部皮瓣的边缘限定的孔口的高度范围为大约25mm至35mm。5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由所述面部皮瓣的边缘限定的孔口的高度范围为大约28mm至32mm。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由所述面部皮瓣的边缘限定的孔口在拐角区域中的宽度范围为大约30mm至大约40mm。5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面罩,其中,由所述面部皮瓣的边缘限定的孔口在拐角区域中的宽度范围为大约30mm至大约35mm。57.一种鼻面罩,其限定了用于将正压气体供给输送到患者气道中的呼吸腔室,所述鼻面罩包括侧壁和在鼻面罩后侧邻近所述侧壁定位的衬垫,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在顶唇区域中具有形成有凹曲度的轮廓,以具有与使用者的顶唇区域互补的形状,所述衬垫的后表面的轮廓被构造并配置为:使用时,沿鼻子的相应左侧和右侧,从使用者的鼻梁区域延伸到使用者的相应左侧和右侧鼻子拐角区域,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的轮廓进一步适于沿使用者的顶唇从鼻子左侧延伸到鼻子右侧,所述衬垫包括相对较薄的面部皮瓣,所述面部皮瓣向内弯曲并沿衬垫的周界延伸,以限定所述衬垫的后密封表面,所述面部皮瓣的内边缘限定使用时患者鼻子部分穿过的孔口,所述衬垫进一步包括由弹性挠性材料制成并从所述侧壁延伸出来以在所述衬垫的顶唇区域、拐角区域和鼻侧区域中形成相应悬臂的相对较厚的辅助带,其中所述鼻侧区域悬臂的长度大于所述拐角区域悬臂的长度,并且所述鼻侧区域悬臂被构造并配置为提供沿大致垂直于鼻侧的方向的力。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鼻面罩,其中,所述辅助带形成所述面部皮瓣的支撑部,从而在上唇区域和鼻侧区域形成压力密封,同时保留鼻梁区域并不由所述辅助带支撑,从而在鼻梁区域形成张紧力密封。59.一种用于面罩系统的鼻衬垫,包括:侧壁,其限定呼吸腔室;底衬垫,其从所述侧壁延伸出来;以及隔膜,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衬垫,所述隔膜适于在使用时沿患者面部的鼻梁、鼻侧、鼻子拐角和上唇进行密封;所述底衬垫仅沿所述衬垫的鼻侧、鼻子拐角和上唇区域设置,所述底衬垫在每个鼻侧区域上包括皮瓣或延伸部,所述鼻侧区域宽于其他区域并且适于在使用时接合患者鼻侧并向患者鼻侧提供力。60.一种用于面罩系统的鼻衬垫,包括:设置有多个区域的衬垫周界,每个区域被具体构造为沿鼻子或环绕鼻子密封,并且每个区域具有如下特性:至少部分地确定由衬垫提供的密封力、稳定性、力分布、舒适性和/或佩戴范围。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鼻衬垫,其中,所述衬垫包括:横向区域,其被构造为向患者的鼻侧提供密封力;下部区域,其向患者的面部平面提供密封力;以及上部区域,其能够伸展以适应患者的鼻梁区域。62.根据权利要求60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鼻衬垫,其中,所述衬垫包括至少两个区域。63.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鼻衬垫,其中,所述衬垫包括四个区域。64.根据权利要求60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鼻衬垫,其中,所述衬垫包括适于沿患者的鼻梁、鼻侧、鼻子拐角和上唇密封的鼻梁、鼻侧、鼻子拐角和上唇区域。65.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前额支撑部,包括:前额支撑臂,其被构造为从框架延伸出来;以及前额支撑垫,其设置在所述臂上,所述前额支撑垫包括适于接合上部头带绑带和挠性区域的上部头带连接器,所述上部头带连接器由第一种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挠性区域由比第一种材料挠性更大的第二种材料制成,以允许在使用时调整前额支撑垫到患者前额的距离。66.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头带连接器,包括:框架连接部,其被构造为从框架延伸出来;以及连接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连接部上,所述框架连接部由更刚性的材料制成,以保持连接器的形状并将头带拉力传递到面罩,所述连接器由更挠性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头带绑带与所述连接器的接合和脱离。67.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通气口,包括:干路;从所述干路延伸出的至少一个支路;以及通气口阵列,其设置在每个支路的端部,每个通气口阵列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穿过所述主体的通气孔,其中各支路绕干路间隔布置和/或各支路相对于干路成角度,以使得通气口阵列定位为获得分散的排出气流。68.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衬垫,其包括权利要求67所述的通气口。69.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弯管,包括:面罩连接端部,其适于连接至面罩;以及管子连接端部,其适于连接至空气输送管,所述面罩连接端部包括由更刚性的材料制成的第一区域和由更挠性的材料制成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面罩连接端部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提供挠性,以使所述弯管能够与面罩接合和脱离和/或所述弯管能够与面罩密封。70.一种面罩系统,包括:框架,其适于连结头带;密封装置,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框架,所述密封装置限定呼吸腔室并适于与患者的面部形成密封;以及弯管,其设置在所述密封装置上并适于连接到为患者输送可呼吸气体的空气输送管,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框架和所述弯管建立刚性连接的结构。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硅树脂衬垫。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衬垫包括具有底衬垫和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衬垫的隔膜的双壁构造。73.根据权利要求71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硅树脂衬垫上的泡沫衬垫。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硅树脂衬垫限定所述呼吸腔室,所述泡沫衬垫由所述硅树脂衬垫支撑,以使泡沫衬垫与呼吸腔室之间不连通。75.根据权利要求73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泡沫衬垫支撑所述框架上的所述密封装置。76.根据权利要求70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前额支撑部。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前额支撑部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主体上。78.根据权利要求70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适于与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相应开口联锁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79.根据权利要求70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适于容纳所述弯管的开口。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面罩系统,进一步包括被构造为支撑在所述开口内并适于联接所述弯管与所述密封装置的转环。81.根据权利要求70至80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密封装置设置有鼻接口。82.一种面罩系统,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硅树脂衬垫和设置在所述硅树脂衬垫上的泡沫衬垫,其中所述硅树脂衬垫限定呼吸腔室,而所述泡沫衬垫由所述硅树脂衬垫支撑,以使所述泡沫衬垫与所述呼吸腔室之间不连通,并且其中所述泡沫衬垫支撑所述框架上的所述密封装置。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面罩系统,进一步包括适于连接至为患者输送可呼吸气体的空气输送管的弯管,所述弯管设置在所述硅树脂衬垫上。84.一种面罩系统,包括:框架,其适于连结头带;以及密封装置,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框架,所述密封装置限定呼吸腔室并适于与患者的面部形成密封,其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适于与所述框架上设置的相应开口联锁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并提供了已建连接的视觉上的加强。85.一种用于面罩系统的密封装置,包括:侧壁,其限定呼吸腔室;底衬垫,其从所述侧壁向外弯曲并远离所述呼吸空腔;以及隔膜,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底衬垫,所述隔膜从所述底衬垫延伸出来并向内弯曲进入呼吸空腔。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底衬垫限定被构造为保持泡沫衬垫的沟槽。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密封装置,其中所述泡沫衬垫由所述底衬垫和所述侧壁支撑,以使所述泡沫衬垫与所述呼吸腔室不连通。88.一种面罩系统,包括:框架;密封装置,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框架,所述密封装置限定呼吸腔室并适于与患者的面部形成密封;弯管,其设置在所述密封装置上并适于连接至为患者提供可呼吸气体的空气输送管;以及前额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前额支撑部包括适于从所述框架延伸出来的细长臂和适于连结上部头带绑带的上部头带连接器,其中所述臂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制成。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框架包括适于连结下部头带绑带的下部头带连接器。90.根据权利要求88至8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弯管无通气口。91.根据权利要求88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进一步包括被构造为在所述密封装置与弯管之间提供对接的通气环,所述通气环包括多个用于通气的通气孔。92.根据权利要求88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金属封装在塑料材料中。93.根据权利要求88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系统,其中,所述上部头带连接器包括挠性区域。94.一种用于从面罩中排出气体的通气口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通气口阵列,所述至少两个通气口阵列中的每个都包括至少一个构造为用于排出面罩中气体的通气孔;以及连接结构,其将至少两个通气口阵列接合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上,至少两个通气口阵列被配置为与所述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时的至少两个通气口阵列偏离一角度。95.一种制造面罩的方法,包括:模制通气口结构;将所述通气口结构插入到面罩部件的模具中;以及在通气口结构上模制面罩部件,其中,在模制所述面罩部件时应对齐所述通气口结构,以产生在使用时减少排出气流干扰的气流通道。96.一种用于将可呼吸气体输送到面罩系统的弯管,包括:按钮;适于容纳所述按钮的主体;以及邻近所述按钮的挠性区域;其中所述挠性区域适于当所述按钮向内被推进时向内挠曲,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挠性区域将所述按钮密封到所述主体上,以允许可呼吸气体流经所述主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