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00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制剂。



背景技术:

失眠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由于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面临着较大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浅、早醒等问题。

目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分为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西药虽然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但患者长期服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更严重的是西药具有毒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肝肾造成伤害。非药物疗法如光照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避免服药或者维持药物在最低剂量,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治疗效果不尽理想,而且非药物治疗无具体的治疗指南,这也使得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中药作为治疗失眠症的一种常见疗法,存在中药成分复杂,制备过程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制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三七和炒元胡,其中三七和炒元胡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药剂为散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制剂不仅成分少、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达到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地解释。

首先将三七和炒元胡制成散剂,然后将三七和炒元胡按照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制成散剂、片剂或胶囊剂。每日口服2次,每日服用6g。

临床病例

例1、于某某,女49岁,2014年7月24日初诊,失眠伴烦躁1年余,每晚睡眠不足2小时,性格偏内向,较忧郁,睡眠不佳,偶有心前区不适,更年期症状明显。左寸弱凝涩,右脉弦郁,舌质红,诊为肝气郁滞,痰瘀互结;开始采用疏肝活血理气安神法治疗14天,仍入睡困难,效果不明显;在前方基础上,加三七粉3g和炒元胡粉3g冲服,每日分2次服用,服药7剂后,虽然仍有入睡困难,但睡眠深度增加,烦躁减轻,照前法继服7剂后,入睡已不困难,每晚可睡5-6小时以上,睡眠较深,第二天精力较充沛;按上法继续调理3周,睡眠较好,随访1年未复发。

例2、战某某,女59岁,2015年10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入睡困难,能睡6-7小时,时有整夜难以入睡,伴烦躁,梦多,记忆力差,双脉沉弦有力,双寸稍弱,左寸凝濡,舌质稍绛,诊断为痰热扰心;采用化痰清热安神法治疗,加三七粉3g和炒元胡粉3g冲服,每日分2次服用,服药21天后,睡眠较好,随访半年未复发。

例3、发明人母亲孙氏,67岁,因家庭琐事出现失眠症状,并日渐加重,入睡困难,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伴烦躁、食欲下降、记意力减退、闷闷不乐、心慌、汗出、气短等症状。双脉沉涩,舌暗红,有瘀点,诊为肝郁化火,日久伤及气血,瘀血内生,心失所养。2016年2月3日,开始服用本药,炒枣仁粉2g、三七粉2g、炒元胡粉2g装入胶囊中口服,每日服用2次,服药30天后,入睡已不困难,烦躁减轻,精神状况好,情绪平稳;继续服药25天,睡眠较好,夜晚入睡时间增长,不易早醒,与人交谈时精神愉悦,未出现不良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