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393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外用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或者颈椎病引起臂神经痛的人并不少。前者是从腰部开始向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射性酸痛,重者会致肌肉萎缩;后者是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病变刺激或压迫了臂丛神经根而引起臂神经痛,还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大腿或手臂受凉受累后出现的干性的神经痛。祖国医学把它归属于“痹症”范畴,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针灸、外敷、拔罐、蒸熏、药酒和按摩等;现在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内服激素、消炎和止痛药或者注射消肿利水的针剂,治愈率并不高。该病病源在脊柱上(也有小部分在手脚神经周围),但表现出来的症却在手脚(腿)上,如果不采取措施快速控制住其“标”来解除患者的痛苦,连续的疼痛反过来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从而影响到其“本”的正气衰弱而致使肝肾虚弱,肝肾虚弱后导致筋骨失养,最后腿脚就显得更加枯痿,于是,对于神经性疼痛患者来说,用治标来养本也是必要的。本人在家传验方的基础上,结合20多年的治疗经验,采用民间草药捣制后外敷患处,并取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为了发掘民间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外敷治疗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痛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最合适的民间草药及其比例,以达到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臂丛神经痛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流涎柴2份,黄皮藤1份,半把伞1份,老虎斑1份,大金刚藤1份,蚂蟥藤1份,老虎须1份,铁牛皮1份,朱砂藤1份,藤黄檀1份,霸王藤1份,葡萄血藤1份,苦绳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流涎柴、黄皮藤、半把伞、老虎斑、大金刚藤皮、蚂蟥藤、老虎须、铁牛皮、朱砂藤、藤黄檀根皮、霸王藤、葡萄血藤和苦绳以2∶1∶1∶1∶1∶1∶1∶1∶1∶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储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30-60克于碗内,同时加入白糖5-10克,然后倒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5-6mm厚的条状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由胶布或绷带缠绕固定,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神经痛的药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上述草药组方和制备方法可知,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13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黄皮藤、半把伞、老虎斑、蚂蟥藤、铁牛皮和霸王藤为君药,起到清热消肿、活血化瘀和祛风除痹的作用;大金刚藤、老虎须和苦绳为臣药,起到破聚散结与驱拔风寒湿邪的作用;流涎柴和葡萄血藤为佐药,起到解毒生肌和粘合诸药的作用;朱砂藤和藤黄檀为使药,起到行气止痛和宽筋活络的作用;然后13味草药之间相互牵助,组成一种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和驱邪逐痹功效的药饼,外敷在手上的臂丛神经酸痛处或腿上的坐骨神经处,使药效持久地作用于患处,使之温经通络、行气消肿和驱逐风寒湿之外邪,从而达到治疗手脚神经痛的效果。

在使用中,本药饼为每天外敷1次,且连续外敷;一般神经痛患者连续外敷3天就有明显的效果,7-14天就愈。近几年,在治疗的119位手脚神经痛患者中:手臂丛神经痛患者31人(其中,肩及上臂痛者23人,酸痛及手下臂者7人,肺部肿瘤引起手臂酸痛1人),腿坐骨神经痛者88人(其中,大腿前外侧痛者6人,干性坐骨神经痛6人,单纯大腿后侧痛者11人,大腿及小腿后外侧痛者39人,单纯小腿外侧痛者14人,单纯小腿后侧痛者12人);每处均采用本发明的药饼外敷7-14次后,痊愈者达81人,好转与缓解疼痛者为35人,治疗无明显效果者3人(1人为脑部疾病引起的手臂酸痛,2人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见,本发明的药饼为纯天然植物药外敷,具有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和无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实施例1: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流涎柴2份,黄皮藤1份,半把伞1份,老虎斑1份,大金刚藤1份,蚂蟥藤1份,老虎须1份,铁牛皮1份,朱砂藤1份,藤黄檀1份,霸王藤1份,葡萄血藤1份,苦绳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流涎柴、黄皮藤、半把伞、老虎斑、大金刚藤皮、蚂蟥藤、老虎须、铁牛皮、朱砂藤、藤黄檀根皮、霸王藤、葡萄血藤和苦绳以2∶1∶1∶1∶1∶1∶1∶1∶1∶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储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30-60克于碗内,同时加入白糖5-10克,然后倒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5-6mm厚的条状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由胶布或绷带缠绕固定,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神经痛的药饼。

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

(1)流涎柴,又叫糯米树、白柴头,味苦,性凉、小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泻痢、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烫火伤和溃疡等;本树干经水浸泡后富含粘液、捣碎后富含胶性;民间常用于与其它药物一起来增加黏性,并具有消炎、生肌和收敛疮口的作用。

(2)黄皮藤,又名剥皮藤、藤葡蟠,味甘、淡,性平,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泄泻、痢疾、黄疸、浮肿、痈疖、跌打损伤和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3)半把伞,又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等,味甘、微苦、涩,性凉;具有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的功效;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和风湿关节疼痛。

(4)老虎斑,又名半边风,为西番莲科植物,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等。

(5)大金刚藤,为豆科黄檀属植物,并非百合科菝葜植物的金刚藤,味苦、涩,性温、有毒;民间用于杀虫止痒、逐湿痹和治疗游走性关节炎。

(6)蚂蟥藤,又名腥藤、土白芍、假黄藤,味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

(7)老虎须,又叫软骨过山龙、二叶木通,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利尿、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乳汁不通、风湿骨痛;外用治疮痛疖肿(详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820条)。

(8)铁牛皮,又名大金腰带、白花瑞香,味辛、成、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劳伤腰痛,疮毒等。

(9)朱砂藤,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10)藤黄檀,又叫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等,味辛,性温,具有强筋骨、宽筋活络、行气止痛和破积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腰痛、胃神经痛、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腰痛、腹痛、心胃气痛、久伤积痛等。

(11)霸王藤,又名荔枝藤、牛见愁、牛栓藤、红叶藤,味微辛、甘,性温,具有活血通经、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肿痛等(详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621条)。

(12)葡萄血藤,又名小果野葡萄,味涩,性平,具有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的功效;主治接骨、风湿瘫痪、劳伤、疮疡肿毒和赤痢等。

(13)苦绳,又名奶浆草、小木通、中华假夜来香,为萝藦科南山藤属植物,味苦、涩,性平、有小毒,具有消炎、通乳、利尿、除湿和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虚喘、胃痛、风湿疼痛、疮疖肿痛和乳汁不通等(详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787条)。

(14)白糖具有滋润药物和防止药物干燥的作用,还具有调和诸药与防止药效过分刺激皮肤的功效。

(15)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13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黄皮藤、半把伞、老虎斑、蚂蟥藤、铁牛皮和霸王藤为君药,起到清热消肿、活血化瘀和祛风除痹的作用;大金刚藤、老虎须和苦绳为臣药,起到破聚散结与驱拔风寒湿邪的作用;流涎柴和葡萄血藤为佐药,起到解毒生肌和粘合诸药的作用;朱砂藤和藤黄檀为使药,起到行气止痛和宽筋活络的作用;然后13味草药之间相互牵助,组成一种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和驱邪逐痹功效的药饼,外敷在手上的臂丛神经酸痛处或腿上的坐骨神经痛处,使之温经通络、行气消肿和驱逐风寒湿之外邪,从而达到治疗手脚神经痛的目的。

在实施例,在使用时,本药饼呈条状制作,沿神经走向外敷;本药饼为每天更换一次;如果皮肤有一点儿过敏现象可外抹鸡蛋清后再敷或隔天再敷;对于疼痛处面积较大者,如大腿后侧一直放射到小腿后外侧者,每次所使用的药粉量要增倍调拌;本药饼也可用于治疗手脚部由肌肉或筋膜引起的酸痛,一般3天就愈;本药饼也可以同其它药物或技艺一起作辅助治疗较严重的患者,有利于缓解疼痛和提早康复;本药饼有毒性,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在实施例,在制作时,各种草药之间的比例分量可以在30%之间浮动;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与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要克制玩手机、电脑和躺着看电视及禁止房事;对于已治愈者,只要平时注意劳作习惯、避免着凉与长期致损患部软组织和房事不要过频一般就不会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