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呃逆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1657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呃逆症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伴吸气期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呃逆频繁或持续24h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呃逆的特点是气从隔间上逆,气冲喉间,其声短促而频,令人不能自制。

呃逆证容易并发顽固性呃逆,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膈肌痉挛,也叫顽固性呃逆。如果膈肌痉挛发作持续不断则可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休息,如果是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呼吸功能也会有很大影响。其次,容易并发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疝气等。

对于呃逆症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药物来帮助患者摆脱呃逆症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呃逆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食积胸闷、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行气通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温中下气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呃逆症引起的嗳气、呕吐、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发热、全身骨骼肌痉挛、打嗝、呃逆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呃逆症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呃逆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榅桲、藨草、通天草、生藤、鲜黄连、刀豆、穬麦蘖、木瓜、黄荆子、炮姜、丁香和白皮放入容器中,加入蒸馏水煮沸提取3次,首次加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得滤液,浓缩成干浸膏备用;将干浸膏加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将上清液抽取出,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2)将樱桃叶捣碎,过滤,取滤液备用;

(3)将枇杷叶和款冬花,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4)将桂丁微波烘干,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浸膏、滤液和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呃逆症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榅桲:味酸、甘,性微温。下气,消食。治呕吐酸水,食积胸闷。《本草图经》载:“治胸膈中积食,去醋水,下气止渴。欲卧啖一两枚而寝,生熟皆宜。”

樱桃叶:味甘、苦,性温;归肝、脾、肺经。温中健脾,止咳止血,解毒杀虫。主胃寒食积,腹泻,咳嗽,吐血,疮疡肿痈,蛇虫咬伤,阴道滴虫。《本草再新》载:“养肝助火,健脾开胃,除胃脘之积寒,消食破滞。”

藨草: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胃、膀胱经。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呃逆饱胀,热淋,小便不利。《新华本草纲要》载:“具有健胃的功效。用于食积气滞、呃逆饱胀。孕妇及体虚者勿用。”

通天草:味苦,性凉;归脾、肾经。清热解毒,利尿,降逆。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疔疮,呃逆。苏医《中草药手酚》载:“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生藤: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祛风散寒,行气通络。主感冒,咳嗽,脘腹胀痛,风寒湿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祛风解表,温中行气,止痛。治感冒,流感,头痛咳嗽,气管炎,胃痛,食积气胀。”

鲜黄连: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肺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脘胁疼痛,呕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咽痛喉哦,痈疽疔疮。《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治发热烦躁,口舌生疮,眼结膜炎,扁桃体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衄血,吐血;肠炎,腹泻,痢疾。”

枇杷叶:味苦、辛,性寒;归肺、心、胃经。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本草纲目》载:“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大肠、肾经。温中下气,益肾补元。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中药材手册》载:“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

穬麦蘖:味咸,性温。消食和中。主食积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日华子本草》载:“开胃,止霍乱,除烦闷,消痰饮,破症积,能催生落胎。”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肺、肾、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本草拾遗》载:“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呕逆,心膈痰唾。”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四川中药志》载:“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炮姜: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肝经。温中止泻,温经止血。主虚寒性脘腹疼痛,呕吐,泻痢,吐血,便血,崩漏。

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长沙药解》载:“降逆破壅,宁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涤心肺而兼长润燥。”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本草正》载:“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梓白皮:味苦,性寒;归胆、胃经。清热利湿,降逆止吐,杀虫止痒。主湿热黄疸,胃逆呕吐,疮疥,湿疹,皮肤瘙痒。《别录》载:“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

桂丁:味辛、甘,性温;归脾、胃、肺经。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主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中药志》载:“温中散寒,治胃脘寒庸呕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食积胸闷、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行气通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温中下气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呃逆症引起的嗳气、呕吐、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发热、全身骨骼肌痉挛、打嗝、呃逆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榅桲、藨草、通天草、生藤、鲜黄连、刀豆、穬麦蘖、木瓜、黄荆子、炮姜、丁香和白皮放入容器中,加入蒸馏水煮沸提取3次,首次加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得滤液,浓缩成干浸膏备用;将干浸膏加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将上清液抽取出,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2)将樱桃叶捣碎,过滤,取滤液备用;

(3)将枇杷叶和款冬花,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4)将桂丁微波烘干,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浸膏、滤液和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呃逆症的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1天为一疗程,1到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呃逆症的药物,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呃逆症患者26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65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1-38天;对照组13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65例,年龄9-70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38天。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3次,每次1片,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送服,1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1到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服用木香顺气丸,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暖气、呕吐、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发热、全身骨骼肌痉挛、打嗝、呃逆等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9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6.1%,总有效率97.7%。

对照组中治愈40例,有效30例,无效60例,治愈率为30.8%,总有效率53.8%。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林某,女,67岁,退休工人,浙江嘉兴人。患者于胃部实施手术后出现呃逆频频,纳食不馨,持续10日后来我院就诊。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2、郑某,男,40岁,个体户,辽宁辽阳人。患者患感冒后自行前往药店购买维C银翘片服用,3次/天,2片/次。并无合并使用其他药物。服药后次日咽喉部感觉不适,继而发生呃逆症状。来我院就诊。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3、王某,男,44岁,会计,山东菏泽人。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初为阵发性呃逆,进餐及熟睡后可暂停发作,后转为持续呃逆,昼夜不停。来我院就诊。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开始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4、杨某,男,38岁,农民,河北邢台人。患者5年前因劳作后吃了凉饭,发生呃逆,初未介意,继而连续不止,日见严重,痛苦难耐,屡服中西药无效。遂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呃逆症。后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5、陆某,女,26岁,文员,江苏盐城人。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嗳气、呕吐、头痛、发热、打嗝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呃逆症。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6、王某,女,20岁,学生,山西吕梁人。患者呃逆持续1月余,伴左侧肋骨下疼痛,胸闷不畅,急躁易怒,四肢不温、月经提前或1月两次,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呃逆症。给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