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082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民间外用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发病的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现在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草药虽然很多,但是费用贵、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易复发。本人根据家传验方的治疗经验,把青草药外敷在患处,使之快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导滞消炎、通络消肿和软坚散结,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并取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是,每次捣制新鲜的草药时很费时间和力气,捣制起来又很麻烦。现在患乳腺增生的病人虽都是跑到大医院去治疗,或者说首先想到大医院了,但是,为了发掘民间传统医药文化,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最合适的家传验方及其比例,以达到方便外敷与快速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俞藤根皮3份,矮千里光3份,流涎柴3份,舌瓣鼠尾草2份,奶汁藤2份,蚂蟥藤2份,牛屎橘根2份,贴骨散1份,湖州铁线莲1份,夏腊梅根1份,金凤藤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俞藤根皮、矮千里光、流涎柴、舌瓣鼠尾草、奶汁藤、蚂蟥藤、牛屎橘根、贴骨散、湖州铁线莲、夏腊梅根和金凤藤以3∶3∶3∶2∶2∶2∶2∶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120-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封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80-120克于碗内,同时加入4-6克细盐,然后倒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8-10mm厚的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再用胶布条纵横间歇粘贴在皮肤上,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上述草药组方和制备方法可知,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俞藤根皮、矮千里光、流涎柴、舌瓣鼠尾草、奶汁藤、蚂蟥藤、牛屎橘根、贴骨散、湖州铁线莲、夏腊梅根和金凤藤以3∶3∶3∶2∶2∶2∶2∶1∶1∶1∶1的质量比例粉制为药粉,并加入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细盐,再由开水搅拌成药饼,该药饼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导滞消炎、通络消肿和软解散结的功效,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使药效直达病灶,使之导疏经络、软化结块和祛除痰湿,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在使用时,为了避免粘连处皮肤出现过敏现象,胶布条要交替(间歇)粘连使用,或外加大号胸罩固定。在治疗中,如果患者为初发者,连续包敷本药饼3-5天为一个疗程,下月再包敷下1个疗程,一般包敷3-4个疗程就痊愈;如果患者的腋下淋巴有肿痛,要与腋下淋巴一起包敷,或交替外敷,连续包敷5-10天为一个疗程,隔月再包,连续使用3-5个疗程就愈。近几年,在治疗与提供给患者自己治疗的76位乳腺增生患者中(单侧48人,双侧28人),单独采用本药饼来外敷治愈者达55人,另外有21人为辅助中草药内服治疗而痊愈。可见,本发明的药饼为纯天然植物药外敷,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外敷方便、治疗效果好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俞藤根皮3份,矮千里光3份,流涎柴3份,舌瓣鼠尾草2份,奶汁藤2份,蚂蟥藤2份,牛屎橘根2份,贴骨散1份,湖州铁线莲1份,夏腊梅根1份,金凤藤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俞藤根皮、矮千里光、流涎柴、舌瓣鼠尾草、奶汁藤、蚂蟥藤、牛屎橘根、贴骨散、湖州铁线莲、夏腊梅根和金凤藤以3∶3∶3∶2∶2∶2∶2∶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120-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封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80-120克于碗内,同时加入4-6克细盐,然后倒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8-10mm厚的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再用胶布条纵横间歇粘贴在皮肤上,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

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

(1)俞藤,又名粉叶爬山虎,为葡萄科爬山虎属藤本植物,俞藤其根和茎具有破淤血、消肿毒、清凉利尿和驱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无名肿毒、风湿劳伤和关节疼痛等;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与疔疮肿毒等。

(2)矮千里光,又叫蒲儿根、猫耳朵,味辛、苦,性凉、有小毒,具有活血解毒、清热凉血的功效;用于痈疖肿毒、疮疡、疮毒化脓和金疮等。

(3)流涎柴,又叫糯米树、白柴头,味苦,性凉、小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泻痢、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烫火伤和溃疡等;本树干经水浸泡后富含粘液、捣碎后富含胶性,是民间制作传统香支的主要原料之一;民间常用于与其它药物一起来增加黏性,并具有消炎、生肌和收敛疮口的作用。

(4)舌瓣鼠尾草,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调经、温经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痹阻,经络、血脉不通而关节活动不便和肢体僵硬等。

(5)奶汁藤,又叫催乳藤(注:本奶汁藤并非防己科植物“大叶藤”的别称“奶汁藤”),为萝藦科植物,味微苦、甘,性平;具有催乳的功效;主治产后气血郁滞和乳汁不下。

(6)蚂蟥藤,又名腥藤、十丈藤、土白芍、假黄藤等,味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民间也用于配伍治疗乳腺炎和乳腺增生。

(7)牛屎橘,又叫狗橘刺,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化痰理气、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咳嗽、支气管炎、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肿痛、骨折和风湿痛等;在本实施例中用作行气药,有助于增加其它药效的作用。

(8)贴骨散,又叫拦路虎,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肝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等。

(9)湖州铁线莲,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并非威灵仙和山木通的别称“铁线莲”,味辛、咸、微苦,性温,具有抗癌、祛风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外用于治疗脑瘤、深部脓肿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为了防止皮肤过敏,在本实施例中为先微炒至黄,然后同其它草药一起来粉制。

(10)夏腊梅,又名牡丹木、大叶柴(详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第3092条),具有健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气痛;在本实施例中用作行气药,有助推其它药效的作用。

(11)金凤藤,又名广西六梗藤,味苦、性寒,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毒蛇咬伤;瑶族与侗族草医也用来配伍治疗乳腺炎和乳腺增生等症。

(12)食盐味咸,具有软坚、散结、降火、润下和利小便的功效。

(13)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俞藤根皮、矮千里光、流涎柴、舌瓣鼠尾草、奶汁藤、蚂蟥藤、牛屎橘根、贴骨散、湖州铁线莲、夏腊梅根和金凤藤一起粉制为药粉,并加入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细盐,再由开水搅拌成药饼,该药饼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导滞消炎、通络消肿和软解散结的功效,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使药效直达病灶,使之导疏经络、软化结块和祛除痰湿,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

在实施例,本治疗乳腺增生的药饼为每天更换一次;如果皮肤有过敏现象可外抹鸡蛋清后在外敷或停敷1天;各种草药之间的比例分量可以在30%之间浮动;

在实施例,在治疗中,如果患者为初发者,连续包敷本药饼3-5天为一个疗程,下月再包敷下1个疗程,一般包敷3-4个疗程就痊愈;如果患者的腋下淋巴有肿痛,要与腋下淋巴一起包敷,或交替外敷,连续包敷5-10天为一个疗程,隔月再包,连续使用3-5个疗程就愈;本药饼可同其它内服药一起作辅助治疗;对于乳部肿瘤患者也可采用本药饼外敷来作辅助治疗,连续外敷15天后就有明显改善。

在实施例,本发明中的民间草药组方可由干燥或新鲜的(俞藤15-30克,矮千里光15-30克,舌瓣鼠尾草10-20克,奶汁藤10-20克,蚂蟥藤10-20克,牛屎橘根10-20克,贴骨散6-12克,湖州铁线莲6-12克,夏腊梅6-12克,金凤藤6-12克),用水煎煮,并兑烧酒10克后分作2-3次内服,有利于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实施例,由上述说明中所标明草药组方的内服也在本发明之保护范围之内。

在实施例,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减少复发,患者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禁忌食用或尽量少食用酒类、辛辣及鸡肉、鹅肉、羊肉、牛肉、章鱼、鱿鱼等易发的食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