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82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子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产妇女较为多见。中医把它称为“带下”。中医认为,带下病是由外感和内伤所致湿浊内停,伤及任带二脉,造成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导致带下。因此,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均有关联。慢性子宫颈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或黄白相兼,有异味。慢性宫颈炎如果长期未能及时的治疗,宫颈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粘稠,并有大量白细胞,这对于精子的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影响受孕。长期未能及时的治疗宫颈炎的患者,还会出现炎症的蔓延感染,从而引发盆腔炎、附件炎等疾病,甚至宫外孕。慢性宫颈炎除增加病人痛苦,影响妇女的健康外,还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应积极治疗。目前,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主要有:物理治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各有千秋,但中医治疗慢性宫颈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温补肾阳,固涩止带”的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地涌金莲15份、丁锅树叶12份、分心木8份、棱子芹根8份、虉草12份、五气朝阳草15份、巴戟天12份、麋茸5份、金老梅花8份、冰草白穗25份、芭茅25份、和他草50份、臭山牛蒡50份、樗白皮10份、肾蕨15份、甘草7份。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地涌金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地涌金莲的花。【性味】味苦;涩;性寒【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止带;止血。主白带;崩漏;便血。

丁锅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匙萼柏拉木的叶。【性味】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外伤出血;白带。

分心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性味】苦;涩;性平【归经】脾;肾经【功能主治】涩精缩尿;止血止带;止泻痢。主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

棱子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性味】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燥湿止带。主带下清稀;蛇咬伤。

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虉草的全草。【性味】苦;平;辛【功能主治】调经;止带。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五气朝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路边青的全草或根。【性味】苦、辛;性寒【归经】肝、脾、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调经止带。主疮痈肿痛,口疮咽痛,跌打伤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脚气水肿,小儿惊风。

巴戟天【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性味】辛甘;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麋茸【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麋鹿雄性未骨化的带有茸毛的幼角。【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壮腰膝。主虚劳赢瘦;精血不足;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疼痛。

金老梅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的花。【性味】苦;凉【归经】脾;胃;肝经【功能主治】化湿健脾。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肿;赤白带下,乳腺炎。

冰草白穗【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淋证;赤白带下。

芭茅【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和他草【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祛湿,驱风,消炎,解毒。治白带,痈疖,乳腺炎。

臭山牛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感冒;咳嗽;瘰疬;妇女炎症腹痛;带下。

樗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皮或树干皮。【性味】苦;涩;寒【归经】胃;大肠;心;肝;脾;肺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便血;崩漏;痔疮出血;带下;蛔虫症;疮癣。

肾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肾蕨科植物肾蕨的根茎、叶或全草。【性味】甘;淡;涩;凉【归经】肝;肾;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小便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睾丸炎。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虚内寒,胞宫失于温煦,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则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肾阳虚衰,下焦失温,则小便频数而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如折;小腹为胞宫所居之处,胞络系于肾,肾阳虚衰,则小腹冷感。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均为肾阳虚衰之象。因此,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表现为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淋漓不断。腰痛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而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甚至闭经不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96%。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抽样方法

从我单位近五年来确诊为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病人,年龄15-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患者使用内补丸,按说明书服用,疗程6周。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6周。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1

称取地涌金莲15克、丁锅树叶12克、分心木8克、棱子芹根8克、虉草12克、五气朝阳草15克、巴戟天12克、金老梅花8克、冰草白穗25克、芭茅25克、和他草50克、臭山牛蒡50克、樗白皮10克、肾蕨15克、甘草7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称取麋茸粉5克,与上述干燥物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地涌金莲15克、丁锅树叶12克、分心木8克、棱子芹根8克、虉草12克、五气朝阳草15克、巴戟天12克、金老梅花8克、冰草白穗25克、芭茅25克、和他草50克、臭山牛蒡50克、樗白皮10克、肾蕨15克、甘草7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称取麋茸粉5克,与上述干燥物混合均匀,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地涌金莲15克、丁锅树叶12克、分心木8克、棱子芹根8克、虉草12克、五气朝阳草15克、巴戟天12克、金老梅花8克、冰草白穗25克、芭茅25克、和他草50克、臭山牛蒡50克、樗白皮10克、肾蕨15克、甘草7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称取麋茸粉5克,与上述干燥物混合均匀,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宫颈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