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50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多数病例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发展而来,形成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症状由于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造成明显痛苦,患者常不及时就诊,使肢体组织的破坏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其特点表现为以牙痛为主,牙龈肿胀,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或时痛时止,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说明牙疼时其疼痛之剧烈,同时也说明人们仍认为牙疼是一件小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牙痛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然而,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与牙齿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经络皆上达于七窍,使得清窍中的牙齿保持洁白润泽与坚固,发挥咀嚼和辅助发音的功能。五脏六腑精气充盈调和,则牙齿咀嚼有力、发音清晰;五脏六腑精气不足,则均可影响到牙齿,引起齿疾甚至脱落。《济世全书·巽集卷五·牙齿》云:“倘寒热之气郁滞于心,则齿为之病也。”;《温病条辨·下焦》第13条“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济世全书·巽集卷五·牙齿》云:“牙龈生虫,乃阳明胃上湿热甚而生也。”;肺主气,在气流通过牙齿时,牙齿便起到辅助发音的作用。肺司呼吸,当鼻腔不通时,可以张嘴用口齿来呼吸。肺属卫属表,张嘴开口时牙齿暴露于外,风邪容易侵袭伤及牙齿;《医贯·先天要论(下)·齿论》云:“齿迟及囟门开者,皆先天母气之肾衰,须肾气丸为主。由此可见,牙齿与五脏间相互关联,牙齿健康与否是五脏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牙痛的主要原因在于五脏六腑的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由于认知上的原因,目前牙痛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西药治疗,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一般难以接受;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诸如甲硝唑、芬必得等缓解疼痛,这样的方式对暂时缓解牙疼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长时间服用具有较强的副作用,进而危害患者的健康。同时,不管是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使用西药缓解,对牙疼的治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难以从牙疼的根源上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牙痛的药物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20g、黄柏5~25g、荆芥10g、细辛5~10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5~25g、知母10~25g、胆草10~25g、柴胡10~20g、桔梗20~30g、黄岑10~30g、枳壳10g、大黄10~25g、玄参10~25g、升麻10~20g、甘草5~10g。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选用生地和丹皮作为君药;生地味甘、性寒,入心、肝、脾、肺四经,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丹皮性寒、凉、味苦、辛,入心、肝、肾、肺四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五脏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五脏是藏而不泄。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六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而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而牙痛是五脏的虚实火过盛所致,本方案通过利用生地和丹皮清热凉血、益阴生津、活血散瘀的功效,调节五脏功能,使其正常运作;通过五脏的正常运作促使五脏六腑间得以良性循环,从而避免牙痛的反复发作。

在采用生地和丹皮的基础上,选用黄连、黄柏和荆芥作为臣药。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六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柏味苦、性寒,入肝、心、脾、肺、大肠五经,具有凉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二经,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由于黄连、黄柏和荆芥均具有清热的功效,其能辅助生地和丹皮进一步改善五脏的运行,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黄连还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其能对胃、胆和大肠进行解毒作用,使胃、胆、肠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促进五脏的健康运行。黄柏具有祛风湿、散肿毒的作用,其对心肝脾肺进行凉血,去风湿的同时;对大肠的炎症、毒性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利于大肠发挥自身功效。在君药的基础上,通过臣药的辅助作用,使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牙痛的发生。

选用细辛、防风、青皮、石膏、知母、胆草、柴胡、桔梗、黄岑、枳壳、大黄、玄参、升麻、甘草作为佐使药。由于牙疼的实质是因为五脏六腑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得身体出现病症并通过牙痛表现出来。佐使药的功效在于缓解牙齿疼痛并帮助君臣药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进一步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等进行调节,促进五脏六腑功能的有效发挥,进而激活人体机能,使人体处在健康的状态,从而避免牙痛的发生。

进一步,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牙痛的原因由五脏六腑的虚实火旺盛所导致,而五脏六腑中单个的影响并不突出。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进一步限定黄柏、知母、胆草、黄岑、大黄、玄参的质量,确保患者五脏六腑的虚实火得到均衡治疗。

进一步,黄连的质量为15~20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通过适当增加黄连的用量,有助于降低心火,对心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较好的作用。而心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正常运行,对减少牙痛或根除牙痛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黄柏的质量为20~25g、知母的质量为20~25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黄柏、知母均味苦、性寒,入肾,黄柏具有祛风、利小便、散肿毒的功效;适当增加黄柏的用量,能降低肾火;同时配合知母滋阴润燥的功效,在保证肾去肾火的同时避免对肾造成损伤。

进一步,胆草或胆草根20~25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肝火旺因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气火上逆所致;胆草或胆草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通过增加适量的胆草或胆草根有助于缓解火气上逆,消除肝火。

进一步,柴胡质量为15~20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脾火重要是患者嗜食辛辣香燥之品,过食肥甘之物,或嗜酒等导致胃火炽盛,灼伤胃络,损伤胃津所致。柴胡具有和解表里、退热截疟的功效,通过适量的增加柴胡,能降低胃火,从而降低脾火,对胃脾进行有效保护,对胃脾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桔梗质量为25~30g、黄岑质量为25~30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肺火重多由久咳伤肺,肺阴受损;或因外感热病伤及肺津等致肺阴不足所致。桔梗具有宣肺、祛痰、排脓的作用,黄岑具有除湿热、治肺热咳嗽的功效;增加桔梗和黄岑的添加量,有助于缓解热伤病、修复肺功能,减轻或消除肺火盛的情况。

进一步,柴胡质量为15~20g、大黄20~25g、玄参20~25g、升麻15~20g、黄柏的质量为5~15g、知母的质量为10~15g、胆草的质量为10~15g、黄岑的质量为10~20g、大黄的质量为10~15g、玄参的质量为10~15g。大肠热多因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外感热邪或肺移热于大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利用玄参和柴胡的解表散热作用清除大肠湿热;再利用大黄逐瘀通经,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去除大肠热盛的同时,解除大肠毒素,为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重要保障。

进一步,采用生姜10g、细茶10g作为药引。通过添加药引增强药物疗效、解毒、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5g、荆芥10g、细辛10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5g、知母10g、胆草10g、柴胡10g、桔梗20g、黄岑10g、枳壳10g、大黄15g、玄参10g、升麻10g、甘草10g、生姜10g、细茶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15g、荆芥10g、细辛5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0g、知母15g、胆草15g、柴胡10g、桔梗20g、黄岑20g、枳壳10g、大黄10g、玄参15g、升麻10g、甘草5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普通牙疼患者,黄柏、细辛、石膏、知母、胆草、桔梗、黄岑、大黄、玄参、和甘草的质量分别为5~15g、5~10g、5~25g、10~15g、10~15g、10~20g、10~15g、10~15g、5~10g,实施例1与实施例2只是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8g、黄柏10g、荆芥10g、细辛5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15g、知母15g、胆草15g、柴胡10g、桔梗20g、黄岑20g、枳壳10g、大黄10g、玄参15g、升麻10g、甘草5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心火重的牙痛患者,黄连的质量为15~20g,实施例3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20g、荆芥10g、细辛5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15g、知母22g、胆草15g、柴胡10g、桔梗20g、黄岑20g、枳壳10g、大黄10g、玄参15g、升麻10g、甘草5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肾火重的牙痛患者,黄柏的质量为20~25g,知母的质量为20~25g;实施例4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15g、荆芥10g、细辛5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0g、知母15g、胆草或胆草根25g、柴胡10g、桔梗20g、黄岑20g、枳壳10g、大黄10g、玄参15g、升麻10g、甘草5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肝火重的牙痛患者,胆草或胆草根的质量为20~25g;实施例5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5g、荆芥10g、细辛10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5g、知母10g、胆草10g、柴胡15g、桔梗20g、黄岑10g、枳壳10g、大黄15g、玄参10g、升麻10g、甘草10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脾火重的牙痛患者,柴胡的质量为15~20g;实施例6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5g、荆芥10g、细辛10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5g、知母10g、胆草10g、柴胡10g、桔梗28g、黄岑30g、枳壳10g、大黄15g、玄参10g、升麻10g、甘草10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肺火重的牙痛患者,桔梗的质量为25~30g,黄岑质量为25~30g;实施例7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实施例8: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的原料及质量为:生地20g、丹皮15g、黄连10g、黄柏5g、荆芥10g、细辛10g、防风15g、青皮10g、石膏25g、知母10g、胆草10g、柴胡15g、桔梗20g、黄岑10g、枳壳10g、大黄25g、玄参20g、升麻20g、甘草10g、生姜10g、细茶10g。

针对大肠热盛的牙痛患者,柴胡的质量为15~20g,大黄20~25g,玄参20~25g,升麻15~20g;实施例8为其中的优选方案。

本方案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水剂、丸剂、散剂和酊剂的方式进行使用。

水济:将中药组合物用水熬制后,每剂药服用3~4天,每天服用5~6次,每次服用200ML。

丸剂:将中药组合物研磨加工成颗粒,温开水送服。

散剂:将中药组合物研磨成粉,温开水送服。

酊剂:将中药组合物用57度酒浸泡7天,将浸泡后的酒滴在牙痛处或牙床上。

临床试验:

选择牙痛患者160名,均为非蛀牙性牙痛患者。根据患者牙痛产生的主要原因分为普通患者(40名)、心火重患者、肾火重患者、肝火重患者、脾火重患者、肺火重患者、大肠热盛患者七个实验组,七个试验组分别采用对应的实施例药物配方进行治疗(其中40名普通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药物进行治疗);4个月后观察治疗结果如下:

注:观察期为2个月,一年后复查,牙痛消失无复发为显效,牙痛会复发,但复发频率大大降低,疼痛程度降低为有效,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从中的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牙痛,根据牙痛患者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不同剂量的药物,对牙痛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能达到100%,疗效非常显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