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褥疮烧伤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310阅读:1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膏,特别涉及一种褥疮烧伤膏。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声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4.7%,病程发展迅速,难以治愈,治愈后极易复发。久治不愈的褥疮可并发骨髓炎、败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老年病人致死性病症。

烧伤是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最为多见,是临床上常见的意外伤害。现有的医疗机构治疗烧伤的方法主要有切痂包扎疗法和暴露湿润疗法。对于烧伤深度达到深Ⅱ°以上的创面,切痂疗法的观点是可以快速清除坏死组织,从而减少感染机会,给创面修复提供清洁的环境。很显然,这种治疗烧伤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在肉眼下很难分辨出坏死组织,半坏死组织,新生组织和正常组织,切痂的过程中难免会损伤半坏死组织、新生组织和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损伤,所以这种疗法疗程长,愈合慢,疗效差,费用高,痛苦,愈合后容易瘢痕增生。

比较重度烧伤病员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容易得褥疮,虽然市面上较上见褥疮膏和烧伤膏,但几乎未见褥疮膏,须知,无论褥疮膏和烧伤膏均是中药制剂,中药配方在制备膏状时均是医生多年的经验及试验效果后,经国家批准后生产,而中药成分之间互用非常引起不同的反应,将同是中药制剂的褥疮膏和烧伤膏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后果,里面相冲药剂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有相同的成分又可能产生成分过量的问题出现。

例如公开号是CN103800591公开的烧伤膏如与公开号CN103356990公开的褥疮膏共用,两人者配方中均有白芷、紫草、大黄等药材,且两者涉及的药材均有十多种,中药配伍禁忌乱配。

当然也有极少数类似褥疮烧伤共治的膏药,如公开号为CN 103230479 A,一种治疗褥疮及烫烧伤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水蛭3~5份、北寒水石5~10份、火炭母5~10份、白花蛇舌草4~8份、红大戟5~10份、紫珠叶5~10份、冰片3~5份、蜂蜡5~10份、芝麻油200~500份。

又如公开号为CN 105381101 A,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褥疮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粉而得:按重量份数计,四环素类抗生素5~60份、木炭5~15份、冰片5~15份、白矾5~15份、麝香3~7份和维生素B2 10~30份,木炭来源于葡萄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褥疮烧伤膏,同时具备烧伤及褥疮两者治疗功能,且中药配伍较常见,成本偏低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褥疮烧伤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当归3~8份、白芷3~8份、紫草3~8份、黄芩3~8份、黄连1~3份、黄柏1~5份、石膏8~15份、蜂房300~800份、茶油920~1840份,制成膏状。

作为优选,组分质量份数为:当归5份、白芷5份、紫草5份、黄芩5份、黄连2份、黄柏3份、石膏10份、蜂房500份、茶油1380份。

具体的,组分质量份数为:当归5g、白芷5g、紫草5g、黄芩5g、黄连2g、黄柏3g、石膏10g、蜂房500g、茶油1500ml。

本发明膏药外用,功能主治褥疮、烧伤、烫伤。

用法用量:用生理盐水将患处洗净,轻症患者,用棉签将药膏涂于患处即可;褥疮较重者,将药膏涂于消毒纱布中,用胶布包扎。每天一次,两次见效,轻症患者7天痊愈,重症者15-30天痊愈。

当归,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芷,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紫草,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黄芩,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黄连,功能主治:燥湿、泻火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黄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蹙、梦遗、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石膏,功能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蜂房,功能主治: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

茶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肠;杀虫,痧气腹痛;便秘;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疥癣;汤火伤。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去除了不必要的多种中药,药方配伍精简,相辅相成,与传统配方相比减少了大量成分,增加了石膏与茶油特殊用药,且不采用麻油等常用辅料,药膏成本低廉,敛疮生肌效果显著,两天见效7天可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当归5g、白芷5g、紫草5g、黄芩5g、黄连2g、黄柏3g、石膏10g、蜂房500g、茶油1500ml制成膏状。

实施例2:

当归8g、白芷8g、紫草8g、黄芩8g、黄连3g、黄柏5g、石膏15g、蜂房800g、茶油2000ml制成膏状。

实例施3:

当归3g、白芷3g、紫草3g、黄芩3g、黄连1g、黄柏1g、石膏8g、蜂房300g、茶油1000ml制成膏状。

治愈病例:

蔡某,男,86岁,江西赣县人,因中风后长年半瘫痪,髋关节及背部大面积褥疮,溃疡处可见髋关节及背部属3级以上褥疮,一直使用某品牌褥疮膏,后因家属照看不周,又被开水烫伤,在同步使用褥疮膏和烧伤膏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开始使用本发明药膏,使用后2天褥疮和烫伤均有所改善,溃疡深处开始愈合,3周后创口痊愈。

赵某,男,43岁,江西赣州章贡区人,因工厂火灾Ⅲ烧伤,烧伤背部、臀部、双腿,烧伤面积46%,后又进行多次麻醉植皮手术,之后创面部分愈合,因术后长期卧床使背部及臀部褥疮严重,同步使用国内某知名品牌褥疮膏及另一烧伤膏三月,无明显改善,后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月,遗留创面及褥疮全部愈合,且无烧伤后遗症。

刘某,女,8岁,江西吉安吉水人,因家中着火烧伤双手、腹部、臀部、会阴、双腿、双足,烧伤面积达53%,其中深II度20%,III度33%,属特危病人,于医院抢救治疗后,尚有非常多疤痕,且由于长期不方便行动,身上多处重度褥疮,在采用本发明药膏后,4周痊愈,全身无明显疤痕,各关节生理功能正常。

本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而不仅限于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结构、工艺,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