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217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但是现有的助行器强度不敢,使用寿命短,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强度高,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支架组件、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支架杆,上支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之间设置有U型折弯管,U型折弯管的两端与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套管套接于前支架杆中部,两根套管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管;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两根顶部连接杆和顶部套管,顶部连接杆之间通过顶部套管连接,两根顶部连接杆分别与上支架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架杆的下端套接有前支架下套杆,后支架杆的下端套接有后支架下套杆,前支架下套杆的下端设置有滑轮,后支杆下套杆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

优化的,上述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所述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呈18.5度夹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通过在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顶部套管、中部连接管、顶部连接杆,这样两组侧支架组件的上部可以通过顶部套管和顶部连接杆调节距离,这样可以使得两组侧支架组件的上部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过大可以通过顶部套管和顶部连接杆调整间距以使得两组侧支架组件可以积蓄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导致助行器损坏。中部连接管以固定两组侧支架组件,增加助行器的强度。为了增加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支撑强度,本申请的设计经过数字建模计算得出,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呈18.5度夹角时,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连接支撑强度较高,并且能够积蓄压力,帮助使用者向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支架杆、2为后支架杆、3为上支架杆、4为U型折弯管、5为套管、6为中部连接管、7为顶部连接杆、8为顶部套管、9为前支架下套杆、10为后支架下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为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支架组件、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支架杆,上支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之间设置有U型折弯管,U型折弯管的两端与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套管套接于前支架杆中部,两根套管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管;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两根顶部连接杆和顶部套管,顶部连接杆之间通过顶部套管连接,两根顶部连接杆分别与上支架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架杆的下端套接有前支架下套杆,后支架杆的下端套接有后支架下套杆,前支架下套杆的下端设置有滑轮,后支杆下套杆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呈18.5度夹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通过在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顶部套管、中部连接管、顶部连接杆,这样两组侧支架组件的上部可以通过顶部套管和顶部连接杆调节距离,这样可以使得两组侧支架组件的上部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过大可以通过顶部套管和顶部连接杆调整间距以使得两组侧支架组件可以积蓄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导致助行器损坏。中部连接管以固定两组侧支架组件,增加助行器的强度。为了增加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支撑强度,本申请的设计经过数字建模计算得出,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呈18.5度夹角时,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连接支撑强度较高,并且能够积蓄压力,帮助使用者向前移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