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苗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9267阅读:2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具体来说,属于治疗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病包括各种胃炎引起的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球部溃疡、胃官能症等,是常见的内科患疾。胃病成因有多种,也有多种临床症状。例如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会产生胃脘疼痛、腹部饱胀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患者则会有胃酸过多、酒后胃痛等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饥饿时胃痛、便血等症状。中医认为,犯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因而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不健运,胃失和降。数千年来我国在治疗胃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和草医公开了许多新配方。已有数以百计治疗胃疾的中草药配方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近年申请的有:201210442447.5号《一种治疗肠胃病的中草药》、201310744747.3号《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201310716547.7号《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201410317073.3号《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201510338275.0号《一种药食两用治疗药肠胃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上述种种治疗胃疾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苗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苗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苗医苗药就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苗药中有许多疗效显著的验方,其中治疗胃病的也有专利申请。但人们仍然在开发新的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苗药,增加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提高疗效,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治疗胃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使其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供应患者使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发明人多年的行医实践及治疗经验,配制出来的苗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

白芨80~100,苦金盆100~120,白芷100~120,吴萸20~30,

白土茯苓500~700, 鸡屎藤400~600, 海螵蛸300~400,

荔枝120~150,白芍药120~150,甘草30~40,甘松60~120,

香附100~120,元胡80~100;

所述胃病是指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萎缩。

上述药材中: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的根茎, 味苦甘,性凉,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和敛疮功效(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材大辞典》667页);苦金盆,又名罗锅底,为葫芦科植物大籽雪胆(Hemsleya macrosperma) 的块根,性寒,味苦,有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见《中药大辞典》1358页);白芷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的干燥根, 味辛,性温, 归胃、大肠、肺经; 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见《中药大辞典》675页);吴萸,即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的未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见《中药大辞典》1118页);白土茯苓,即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的根茎,性平,味甘淡,能解毒,除湿,利关节(见《中药大辞典》91页);鸡屎藤为茜草科植物鸡屎(Paederia scandens)的带根全草,味甘酸、性平,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功效(见《中药大辞典》1214页);海螵蛸,为乌鲗科动物乌鲗(Sepiella maindroni)的内壳,味咸、性微温,能除湿、制酸(见《中药大辞典》1845页);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果实, 味甘酸、性温,能生津,益血,理气,止痛(见《中药大辞典》1613页);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见《中药大辞典》706页);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根茎,味甘、性平,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补脾益气功效(见《中药大辞典》567页);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Nardostachys chinensis)的根茎及根,味甘、性温,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功效(见《中药大辞典》566页);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的根茎,味辛微苦甘、性平,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见《中药大辞典》1672页);元胡,即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的根块,味辛苦,性温,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见《中药大辞典》919页)。

发明人提供的治疗胃病的苗药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比例先取白芨、元胡除去杂质,研磨成粉,待用;再取苦金盆、白芷、吴芋、荔枝、白土茯苓、鸡屎藤、海螵蛸、白芍、甘草、甘松、香附,分别除去杂质,粉碎成粗末,入锅内加温煮沸,冷却后收集药液浓缩成膏状,烘干研磨,加入白芨、元胡粉,混合均匀,消毒,装入胶囊,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苗药也可以按照常规加工方法制成其他口服剂型。

本发明的治疗胃病的苗药用法是口服,一次3-5粒,一天早中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

本发明的苗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药源广,成本低廉,无毒副反应,不易产生耐药性,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不复发,组方全面,标本兼治,是治胃病的理想方剂。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萎缩。

几十年来在苗族地区用本苗药治疗胃病收到良好的效果:

病例一:刘某,女,胃脘胀痛多年,暖气呕恶,纳差,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本苗药胶囊半月后,自觉症状减轻,服2月后作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明显好转。

病例二:陈某,女,37岁,胃脘隐痛多年,痛处喜湿喜按,舌淡苔薄。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本苗药半月,自觉症状减轻。

病例三:杨某,男,67岁,胃脘隐痛三年多服药则好,药停则痛,久久不能根治。服本苗药半月,疼痛消失,继服一月后至今两年多,病未反复,身体比原来还好。至今尚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先取白芨80g、元胡80g除去杂质,研磨成粉,过60目,待用。再取苦金盆100g、白芷100g、吴芋20g、荔枝120g、白土茯苓500g、鸡屎藤400g、海螵蛸300g、白芍120g、甘草30g、甘松60g、香附100g分别除去杂质粉碎成粗末,入锅内加温煮沸,冷却后收集药液,浓缩成膏状,烘干研磨过60目,加入白芨、元胡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装入胶囊,每粒1g,包装,得到治疗胃病的苗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