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581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麦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加麦冬、五味子而成,麦冬能清养肺阴,具有解热除烦、滋养强壮、润滑消炎、治咳逆上气、镇吐、止渴、止血、催乳、利尿及治久风湿痹等作用;五味子不仅能滋肾敛肺,现代用于头晕、眼花、头痛、失眠等一般脑神经疾患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药较六味地黄丸增加养阴生津之功,是治疗肺肾阴虚、咳嗽虚喘的有效成药。但现有技术制备的麦味地黄丸稳定性较差,且不易长时间存放。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麦味地黄丸。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麦味地黄丸,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55-65份、五味子35-45份、熟地黄150-170份、山茱萸75-85份、牡丹皮55-65份、山药75-85份、茯苓55-65份、泽泻55-65份。一种麦味地黄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麦冬55-65份、五味子35-45份、熟地黄150-170份、山茱萸75-85份、牡丹皮55-65份、山药75-85份、茯苓55-65份、泽泻55-65份、矫味剂0.05-1份、保鲜剂0.3-3份。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为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由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混合而成,所述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为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由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混合而成,所述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的质量比为(1-3):(1-3):(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原料分别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为55-75℃,时间为5-6小时,烘烤后分别粉碎至200-400目,再混合均匀,得到中药材混合物,再与矫味剂、保鲜剂和中药材混合物同等重量的蜂蜜再搅拌均匀挤丸。具体的,在本发明中:麦冬,拉丁学名Ophiopogonjaponicus(Linn.F.)Ker-Gawl.,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泽泻,拉丁学名: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熟地黄,拉丁文名:Rehmanniaglutinosa(Gaetn.)Libosch.exFisch.etMey,又名:生地、怀庆地黄、熟地。山茱萸,拉丁学名:Cornus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山药,拉丁学名:Dioscoreaopposita,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山芋、玉延。茯苓,拉丁学名:Wolfiporiacocos,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乳糖醇,CAS号:585-86-4。L-薄荷醇,CAS号:2216-51-5。木糖醇,CAS号:16277-71-7。茴芹内酯,CAS号:131-12-4。薄荷内酯,CAS号:13341-72-5。佛手苷内酯,CAS号:484-20-8。本发明麦味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的症状,同时具有成本合理、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疗效短的特点,本发明可进行批量生产,适宜人群广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麦味地黄丸原料:麦冬60份、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山茱萸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矫味剂0.12份、保鲜剂1.2份。所述的矫味剂由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保鲜剂由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上述麦味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分别放入烤箱内烘烤,烘烤温度为55℃,时间为5.5小时,烘烤后分别粉碎至300目,再将上述粉碎后原料混合均匀,得到中药材混合物,将中药材混合物、矫味剂、保鲜剂和中药材混合物同等重量的蜂蜜(采用枣花蜜)再搅拌均匀挤丸。得到实施例1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L-薄荷醇、木糖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乳糖醇、木糖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乳糖醇、L-薄荷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茴芹内酯、佛手苷内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麦味地黄丸。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茴芹内酯、薄荷内酯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麦味地黄丸。测试例1将实施例1-7制备的麦味地黄丸,置于25℃,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然后进行大肠杆菌(ATYCC25922)菌落总数测试,参照GBT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表1:菌落总数测试表cfu/g大肠杆菌菌落总数,CFU/g实施例1342实施例2634实施例3651实施例4617实施例5769实施例6752实施例7783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中任意二者复配)。测试例2对实施例1-7制备的麦味地黄丸进行稳定性测试。本发明麦味地黄丸中包含的毛蕊花糖苷是熟地黄的指标性成分。将实施例1-7制备的麦味地黄丸分别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将它们置于38℃温度下放置3个月,测定各试样中3月时的毛蕊花糖苷相对于该试样0月时的残余含量。测试方法参照文献边宝林等《5种不同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表2:稳定性测试结果表单位:%毛蕊花糖苷残余含量实施例199.7实施例296.1实施例395.8实施例496.4实施例595.2实施例695.5实施例794.7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乳糖醇、L-薄荷醇、木糖醇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茴芹内酯、薄荷内酯、佛手苷内酯中任意二者复配)。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