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78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失眠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其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或醒觉频繁,多梦,无睡眠感,睡不深和早醒,醒后不解乏等。中医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

通过西药来治疗失眠,起效快、效果好,但是长期服用西药治疗失眠往往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对患者身体不利,更不利于以后对于失眠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疗程短,见效快,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归尾8-10克、佩兰8-10克、白芍10-15克、百合10-15克、石菖蒲8-10克、金银花8-10克、天麻3-7克、钩藤3-7克、夜交藤3-7克、蒲公英10-20克、桑叶10-20克。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归尾9克、佩兰9克、白芍12.5克、百合12.5克、石菖蒲9克、金银花9克、天麻5克、钩藤5克、夜交藤5克、蒲公英15克、桑叶15克。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的水中浸泡1个小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1.5-2小时,抽滤,滤液备用,残渣再补入8倍量水,再煮沸1.5-2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煎煮所得的滤液,得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合各原料药组分的机理,通过中药制剂进行对患者身体内阴阳的调和达到,结合多年的临床试验得到,对于治疗失眠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归尾8克、佩兰8克、白芍10克、百合10克、石菖蒲8克、金银花8克、天麻3克、钩藤3克、夜交藤3克、蒲公英10克、桑叶10克。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的水中浸泡1个小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1.5小时,抽滤,滤液备用,残渣再补入8倍量水,再煮沸1.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煎煮所得的滤液,得中药汤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归尾9克、佩兰9克、白芍12.5克、百合12.5克、石菖蒲9克、金银花9克、天麻5克、钩藤5克、夜交藤5克、蒲公英15克、桑叶15克。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的水中浸泡1个小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2小时,抽滤,滤液备用,残渣再补入8倍量水,再煮沸1.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煎煮所得的滤液,得中药汤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归尾10克、佩兰10克、白芍15克、百合15克、石菖蒲10克、金银花10克、天麻7克、钩藤7克、夜交藤7克、蒲公英20克、桑叶20克。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的水中浸泡1个小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2小时,抽滤,滤液备用,残渣再补入8倍量水,再煮沸2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煎煮所得的滤液,得中药汤剂。

实施例4

临床观察

一般资料:本发明人于2013年至今对128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8到73岁不等。

治疗方法:每日一剂,分两次睡前温服,5天为一疗程,服用2-3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症状体征较前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62例,占92.5%;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覃某,35岁,结婚后夫妻不和,经常生气,主诉,胃不好,腹胀,出虚汗,头晕,多梦,确认为重度失眠。服5天后见效,又服5天,症状明显减轻,可达到深度睡眠,又服用5天,失眠彻底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