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635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樟树又称樟树、乌樟、芳樟等,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最喜欢日照充足、暖暖热热且湿度适宜的生长环境,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梓属的常绿高大乔木。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

以香樟树进行进行治疗冻疮,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冻疮、牙痛等症状。目前现有的治疗冻疮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是很好,并且在治疗过程药物次刺激较大,会造成二次伤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天然植物内的驱蚊成分含量较少,驱蚊效果并不明显,而驱蚊产品常常含有化学试剂,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缺陷,提供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包括原料按重量计的组分:樟脑20份、潮脑8份、香樟内酯8份、儿茶精8份、原矢车菊素2份、硫酸镁6份、甘草10份、葱白4份、土槿皮8份、斑蝥素4份、雄黄5份和黄柏5份,薄荷3份、熏衣草3份、洋甘菊2份和赋型辅料4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作步骤为:选取新鲜香樟树枝叶若干,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将压榨出的植物精油通过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樟脑,以及从中提取樟脑、潮脑、香樟内酯、儿茶精、矢车菊素分别放在不同器皿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作步骤为:将硫酸镁、甘草、葱白、土槿皮、斑蝥素、雄黄和黄柏,放入研磨器具内研成细末,加入赋型辅料调成稠状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作步骤为:选用新鲜的薄荷、熏衣草和份洋甘菊份若干,均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将压榨出的植物精油通过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精油,以及从中提取樟脑、潮脑、香樟内酯、儿茶精、矢车菊素分别放在不同器皿中。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采用香樟树取物按以及植物研磨物按配比组成天然的冻疮治疗药物,没有任何农药成分,健康环保,无毒无刺激,伤后皮肤瘙痒溃烂起效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同时添加薄荷、熏衣草和洋甘菊,有效的清凉镇痛,便于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包括原料按重量计的组分:樟脑20份、潮脑8份、香樟内酯8份、儿茶精8份、矢车菊素2份、硫酸镁6份、甘草10份、葱白4份、土槿皮8份、斑蝥素4份、雄黄5份和黄柏5份,薄荷3份、熏衣草3份和洋甘菊2份和赋型辅料4份。

制作步骤为:选取新鲜香樟树枝叶若干,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将压榨出的植物精油通过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樟脑,以及从中提取樟脑、潮脑、香樟内酯、儿茶精、矢车菊素分别放在不同器皿中。将硫酸镁、甘草、葱白、土槿皮、斑蝥素、雄黄和黄柏,放入研磨器具内研成细末,加入赋型辅料调成稠状。选用新鲜的薄荷、熏衣草和份洋甘菊份若干,均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将压榨出的植物精油通过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精油,以及从中提取樟脑、潮脑、香樟内酯、儿茶精、矢车菊素分别放在不同器皿中。

具体的,香樟树内部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可在香樟树内提取樟脑、潮脑、香樟内酯、儿茶精和矢车菊素,均具有杀菌止痒、消肿止痛等功能,并取出相应的比例;并且在研磨器具内研磨相应比例的硫酸镁、甘草、葱白、土槿皮、斑蝥素、雄黄和黄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快速愈合等功能;并且按相应比例的薄荷、熏衣草和份洋甘菊在研磨器具内研磨,制取精油。加入赋型辅料制成稠状物,就可使用,具有健康环保,无毒无刺激,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并且有效的对冻疮处清凉镇痛,使用起来十分舒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香樟树的治疗冻疮的方法,采用香樟树取物按以及植物研磨物按配比组成天然的冻疮治疗药物,没有任何农药成分,健康环保,无毒无刺激,伤后皮肤瘙痒溃烂起效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同时添加薄荷、熏衣草和洋甘菊,有效的清凉镇痛,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