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599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阻且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此病为慢性发展过程极易反复,迁延难治,俗有“内不治喘”之说。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感邪则偏邪实,平时则本虚。邪实表现为气滞、痰湿、血瘀、水肿且错杂为患。久病肺虚继而影响脾、肾、心。初为气虚或气阴两虚后阳虚或阴阳两虚。其病因复杂,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多数以消炎、止咳药治疗,但效果不佳,容易复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因素与本病的发病率增高有一定关系,这些危险因素可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呼吸道感染,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包括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气道高反应、肺发育生长不良等。内外因素长期反复作用造成支气管痉挛水肿,粘液分泌物增多,肺泡过度膨胀、肺小动脉痉挛,肺循环受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且进行性加重。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损伤肺气导致宣降失司而发咳喘。肺病及脾子盗母气,则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肾不纳气动则喘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缓解期主要为肺、脾、肾气虚,脏腑功能失调为主,针对该病的机理,本发明人研发的“玉风补肾胶囊”针对该病的机理,本发明人研发的“玉风补肾胶囊”在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控制和延缓复发的作用。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反应此药用药量大,服药周期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变。

醋五味子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附录ⅡD)蒸至黑色。

麸炒白术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木,炒至黄棕色、逸出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炒桃仁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烊桃仁,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炒苦杏仁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燀苦杏仁,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炙淫羊藿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羊脂油加热熔化,加入淫羊藿丝,用文火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每100kg淫羊藿,用羊脂油(炼油)20kg。

蜜百部的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百部,照蜜炙法(附录ⅡD)至不粘手。

制远志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甘草,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

蜜桑白皮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桑白皮丝,照蜜炙法(附录ⅡD)炒至不粘手。

蜜款冬花的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为:取净款冬花,照蜜炙法(附录ⅡD)用蜜水炒至不粘手。

可见,上述药材的炮制工艺,药典虽有规定,但无具体炮制参数如加入的炼蜜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等,炮制过程及炮制程度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工艺参数的选定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所以不同参数炮制的药材质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方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制备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药材及用量的基础上,通过对五味子、白术、淫羊藿、桃仁、苦杏仁、百部、远志、桑白皮和款冬花进行炮制,改变药效,且与组方中其他药材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减小患者的服药量和用药时间,且蜂蜜能够矫味润肺,使本中药胶囊的效果和口感更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胶囊,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醋五味子55份、麸炒白术37份、茯苓37份、炙淫羊藿55份、黄芪74份、蛤蚧60份、苏木37份、炒桃仁37份、地龙55份、炒苦杏仁37份、蜜百部55份、鱼腥草37份、川贝母37份、制远志37份、蜜桑白皮37份、麦冬37份、蝉蜕37份、甘草37份、山药37份和蜜款冬花37份,其中,

所述醋五味子的炮制工艺:

将五味子加入米醋中,米醋的加入量为五味子的25%,拌匀,闷润2~3h,100℃蒸制2~3h,蒸至黑色,干燥至含水量8~10%,取出放凉,即得醋五味子;

所述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麸皮,拌匀,搓散,文火朝至不粘手,即得蜜炙麸皮,炼蜜的加入量为麸皮重量的35%;

3)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110℃~130℃炒制10min~16min,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即得麸炒白术,所述蜜炙麸皮的加入量为白术的12%;

所述炙淫羊藿的炮制工艺:

取羊脂油加热熔化,淫羊藿切丝加入羊脂油中,150℃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所述羊脂油的加入量为淫羊藿重量的30%,所述羊脂油为绵羊的脂肪油;

所述炒桃仁的炮制工艺:

将桃仁加入100℃沸水中,加入量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保持沸腾5分钟,再将桃仁置于冷水中立刻捞出,去种皮,用文火炒至黄色,即得炒桃仁;

所述炒苦杏仁的炮制工艺:

将苦杏仁加入100℃沸水中,加入量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保持沸腾5分钟,再将苦杏仁置于冷水中立刻捞出,去种皮,用文火炒至黄色,即得炒苦杏仁;

所述蜜百部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百部闷润35min~45min,取出百部置热锅内,110℃~130℃炒制12~15min,至不粘手,百部表面呈微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百部,炼蜜的加入量为百部重量的12.5%;

所述制远志的炮制工艺:

1)取甘草,加水,使液面超过甘草面2cm,煮沸后再用文火保持微沸20~30min,压榨取汁,甘草渣再重复上述方法2次压榨取汁,合并3次汁液,即为甘草汁;

2)取净远志,加入20~30倍体积的甘草汁中,于110~130℃煮制20min~40min,取出;

3)于110~130℃炒制18~22min,倒出,干燥;

所述蜜桑白皮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桑白皮丝闷润2-4小时,取出桑白皮置热锅内,150℃~180℃炒制15~20min,至不粘手,桑白皮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所述蜜款冬花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款冬花闷润3-4小时,取出款冬花置热锅内,110℃~120℃炒制,8~10min,至不粘手,款冬花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麸皮,拌匀,搓散,文火朝至不粘手,即得蜜炙麸皮,炼蜜的加入量为麸皮重量的35%;

3)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120℃炒制13min,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即得麸炒白术,所述蜜炙麸皮的加入量为白术的12%。

进一步,所述蜜百部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百部闷润40min,取出百部置热锅内,120℃炒制13min,至不粘手,百部表面呈微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百部,炼蜜的加入量为百部重量的12.5%。

进一步,所述制远志的炮制工艺:

1)取甘草,加水,使液面超过甘草面2cm,煮沸后再用文火保持微沸25min,压榨取汁,甘草渣再重复上述方法2次压榨取汁,合并3次汁液,即为甘草汁;

2)取净远志,加入25倍体积的甘草汁中,于120℃煮制30min,取出;

3)于120℃炒制20min,倒出,干燥。

进一步,所述蜜桑白皮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桑白皮丝闷润3小时,取出桑白皮置热锅内,160℃炒制18min,至不粘手,桑白皮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进一步,所述蜜款冬花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款冬花闷润3.5小时,取出款冬花置热锅内,115℃炒制,9min,至不粘手,款冬花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蛤蚧、炙淫羊藿、黄芪、蜜款冬花、甘草和鱼腥草六味药材分别粉碎过80~200目筛,得蛤蚧粉、炙淫羊藿粉、黄芪粉、蜜款冬花粉、甘草粉、鱼腥草粉;

2)取醋五味子、麸炒白术、茯苓、苏木、炒桃仁、地龙、炒苦杏仁、蜜百部、川贝母、制远志、蜜桑白皮、麦冬、蝉蜕、山药和蜜款冬花混合,得药材混合物,将药材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4~6倍,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2~4倍,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1~2倍,煎煮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3~1.15的稠膏;

3)向稠膏中加入蛤蚧粉,继续煎煮30分钟,再加入炙淫羊藿粉、黄芪粉、蜜款冬花粉、甘草粉和鱼腥草粉,混匀,60℃干燥,使含水量小于9%,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每粒装0.4g,即得。

本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方中各个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醋五味子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麸炒白术可用来增加中药的健脾和胃功效,缓解中药的燥热之性,以达到“麦麸皮抑制酷性勿伤上膈”,“麸皮制去燥热而和胃”的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炙淫羊藿可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蛤蚧:味咸,性平。入肺、肾经。功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主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肺,脾经。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血肿痛。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病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苦杏仁:味苦,性温。归肺、脾、大肠经。功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炒熟后去除毒性,化痰降逆。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蜜百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鱼腥草:味苦,性微寒。归肺经、膀胱、大肠经。功能: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远志:辛、苦,性微温,归心、肾经。功能: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功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生桑白皮长于利尿,而炮制后止咳平喘作用更强。

麦冬: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用于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款冬花:辛、微苦,温,归肺经。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处方,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之上组方,契合病机,辨证论治,其中黄芪、白术、茯苓、蛤蚧、地龙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纳气平喘之功共为君药;五味子、淫羊藿、山药、川贝母、百部、蝉蜕、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肾助阳之功共为臣药;桃仁、苏木、杏仁、款冬花、桑白皮、鱼腥草、远志、麦冬具有止咳化痰祛瘀、润肺通便宣降肺气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同起到健脾益肺,补肾纳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此为扶正为主兼祛邪,祛邪不伤正之义。

本发明所用药材除五味子、白术、淫羊藿、桃仁、苦杏仁、百部、远志、桑白皮和款冬花经过本发明人炮制外,其他药材均采购自国内正规的中药材市场,供应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药材进行去杂、洁净、选级、检测等,并进行封闭包装,以符合QS标准的商品形式出售,我们作为成品药材购入后直接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在现有组方上对五味子、白术、淫羊藿、桃仁、苦杏仁、百部、远志、桑白皮和款冬花进行炮制加工,与其他药物组分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健脾益肺,补肾纳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治疗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胶囊配方合理、科学,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控制质量,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动物药效学实验和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且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炮制参数的选择

一、白术炮制参数的选择

文献记载了白术的多种炮制方法,如清炒、土炒、麸炒、麸煨、面炒、盐水炒等,其中麸炒法沿用最为广泛,并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医传统认为生白术以燥湿健脾、利水消肿为主,麸炒后燥性缓和,借麸入中,健脾和胃的作用增强,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提出“麸皮制去燥热而和胃”,麸炒白术正是体现了“去燥热而和胃”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为蜜炙麸皮炒白术,由于没有具体可量化的操作工艺参数,给生产和质控带来不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麸炒白术的健脾和胃效果好于白术,现有麸炒白术炮制工艺参数筛选多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或正交试验优化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经过本申请发明人无数次的检测麸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的含量,并进行动物利尿实验发现,麸炒白术后苍术酮含量有所降低,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但随温度逐渐上升,苍术酮含量降低,白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并无明显增高,反较上一温度水平降低。因此,麸炒白术健脾和胃药效增加可能是因为炮制后白术内酯Ⅰ具有较强的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认为白术内酯Ⅰ为白术健脾的主要有效成分,而炒白术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品,进而产生了对平喘有药效的成分。本发明选择麸炒白术炮制参数的目的是使白术健脾和胃效果最好,因此,现有技术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为考察指标筛选出的麸炒白术参数并不适用于本申请。

并且,本申请发明人也摒弃了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筛选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因为它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所获得的优选值,只能是试验所用水平的某种组合,优选结果不会超越所取水平的范围;另外,也不能给进一步的试验提供明确的指向性,使试验仍然带很强的摸索性色彩,不很精确。这样,正交试验法用在初步筛选时显得收敛速度缓慢、难于确定数据变化规律,增加试验次数。尤其在试验工作烦琐、费用昂贵的情况更显突出。

白术的化学成分性质非常不稳定,还很容易转化为其他物质成分,而且转化产物的种类比较多。挥发油为白术的最主要成分,含量占1.4%。苍术酮在挥发油中占31%-61%。挥发油的成分也很复杂,主要包括苍术内酯、苍术酮、蒲公英萜醇乙酸酯、棕榈酸、β-谷甾醇、亦含苍术醚、杜松脑、白术内酯Ⅰ、Ⅱ、Ⅲ、脱水苍术内酯。还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以及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同时含Mn、Cu、Fe、Ca、Mg、K等微量元素。但白术的主要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麸炒白术的炮制温度高,会导致白术中挥发油过量损失,进而影响白术的药效。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多次白术麸炒实验发现,炮制麸炒时的炒制温度宜控制在110℃~130℃,既可达到炮制目的,又能避免白术中挥发油的损失,打破了《药典》中麸炒白术没有具体可量化的操作工艺参数的缺陷。

影响麸炒白术的炮制因素,除了上述炮制温度因素外,炒制时间、麸皮的加入量也决定了挥发油成分的转化。本发明人在前期的研究中进行了多组对比试验,现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挑选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说明炮制参数对健脾和胃效果的影响。

实验分为5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为本申请发明人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挑选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比组为现有技术以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法优选出的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空白组作为对照。

蜂蜜购自市售蜂蜜。

麻黄为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雄性SD大鼠,体重180g~220g。

炮制方法: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此时满锅起鱼眼泡,手捻有粘性,两指间尚无长白丝出现。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麸皮,拌匀,搓散,文火朝至不粘手,即得蜜炙麸皮,炼蜜的加入量为麸皮重量的35%。

3)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炒制规定的时间,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即得麸炒白术。炒制温度、时间、麸皮的加入量参考表1。

炒制温度的测量采用TM902C式温度计点测锅中温度,由于炒制温度较难控制,实验中是通过减低火力或停火等来调控,每个温度水平控制在±5℃范围内。

取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按体重、性别均衡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对比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实验前12h禁食不禁水,将各组大鼠放入代谢笼中,记录3h的累积尿量,而后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立即将大鼠放回代谢笼,记录3h的累积尿量,以给药后尿量减给药前尿量,记录为总尿量,重复6d。详见表1。

表1各组给药剂量、炮制参数、饮水量和总排尿量结果

结果表明,各炮制品均能增加大鼠排尿量,其中,现有技术以白术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的炮制工艺炮制的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的效果不如本申请炮制工艺制备的麸炒白术,说明了现有技术提供的麸炒白术炮制参数均不适用于本申请,本发明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麸炒白术炮制工艺,是具有创造性的。

二、五味子炮制参数的选择

现有研究表明,五味子经过醋制后增加其收敛的作用,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今有蒸、醋蒸、酒蒸、蜜酒蒸等炮制方法,其中醋制制法沿用最广。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将五味子加入米醋中,米醋的加入量为五味子的25%,拌匀,闷润2~3h,100℃蒸制2~3h,蒸至黑色,干燥至含水量8~10%,其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

三、百部炮制参数的选择

现有研究表明,生百部有小毒,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必须要进行炮制。百部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两类,包括生物碱和非生物碱类成分。目前百部生物碱已经被分离超过70种,主要包括:原百部碱型、细花百部碱型、斯替宁碱型、蔓生百部碱型、对叶百部碱型、混合型等。蜜炙百部生物碱较生品生物碱止咳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蜜炙品生物碱止咳活性强于生品生物碱。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将百部蜜炙,采用先闷润后炒制,且采用闷润时间35min~45min,110℃~130℃炒制12~15min,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生物碱。

四、淫羊藿炮制参数的选择

羊脂油来源于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Linnaeus或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脂肪油。羊脂油含有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类成分。羊脂油脂肪酸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受羊的品种、性别和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品质有一定差异,造成炙淫羊藿的质量良莠不一。并且淫羊藿炮制时,羊脂油的加入量和炒制温度也会影响炙淫羊藿的品质。

本发明人对山羊脂肪油和绵阳脂肪油在不同加入量、不同温度下对淫羊藿进行炮制,考察对肾阳虚小鼠体重、体表温度和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具体实验步骤参照文献(比较以不同品质的羊脂油炙淫羊藿的温肾阳作用),最终确定了下面的炮制工艺:

取羊脂油加热熔化,淫羊藿切丝加入羊脂油中,150℃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所述羊脂油的加入量为淫羊藿重量的30%,所述羊脂油为绵羊的脂肪油。

采用上述炮制工艺处理的淫羊藿,明显改善动物体重减轻,体温下降,增强自主活动能力,提高淫羊藿温肾助阳的效果。

五、桃仁炮制参数的选择

现有研究表明,桃仁的化学成分包括苦杏仁苷、各种油脂(如:中性脂,糖脂质,磷脂等)、挥发油、糖类(如:葡萄糖,蔗糖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三油酸甘油酯、苦杏仁酶、尿囊素酶、精油,及微量元素Fe、Mn、Mg等其毒性与其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有密切关系。苦杏仁苷化学名称:苯羟基乙氰-β-D-葡萄糖苷。其本身无毒,但在苦杏仁酶等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的氢氰酸(HCN)有剧毒。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苦杏仁酶在80℃以上才失活,且苦杏仁苷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也会在水中水解,因此,本申请将苦杏仁倒入100℃沸水中保持沸腾5分钟,即保证了苦杏仁酶的失活,又尽量减少苦杏仁苷在水中的溶解和水解。本申请将桃仁的加入量设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是因为加入太多桃仁会使沸水水温下降太多,达不到使苦杏仁酶失活的作用。苦杏仁去种皮后,更利于炒制时对桃仁的加工,用文火炒至黄色,最大程度保留苦杏仁苷。经本发明炮制后的桃仁,与本药方中的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无毒副作用。

六、苦杏仁炮制参数的选择

现有研究表明,苦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经苦杏仁酶水解后产生氢氰酸,抑制呼吸中枢,产生止咳作用,苦杏仁毒性和药效学作用呈正相关,止咳平喘作用强的苦杏仁其毒性也强,炮制的关键是抑制苦杏仁酶的活性,保存苦杏仁苷不被苦杏仁酶水解。本发明人致力于找寻苦杏仁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的炮制方法,在毒性和有效性间找寻平衡点,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苦杏仁酶在80℃以上才失活,且苦杏仁苷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也会在水中水解,因此,本申请将苦杏仁倒入100℃沸水中保持沸腾5分钟,即保证了苦杏仁酶的失活,又尽量减少苦杏仁苷在水中的溶解和水解。本申请将苦杏仁的加入量设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是因为加入太多苦杏仁会使沸水水温下降太多,达不到使苦杏仁酶失活的作用。苦杏仁去种皮后,更利于炒制时对苦杏仁的加工,用文火炒至黄色,最大程度保留苦杏仁苷。经本发明炮制后的苦杏仁,与本药方中的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无毒副作用。

七、远志炮制参数的选择

远志属于常用的安神中药之一,其味苦,生用戟人咽喉,临床以炙后入药。《本草害利》中记载:“甘草汤渍一宿,因苦下行,以甘缓之,使之发也,漉日曝干。”远志中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皂甙、远志碱、远志糖醇等。其中,远志皂甙易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恶心呕吐,刺激肾脏而影响肾功能。甘草味甘,具有和解诸药之毒性的功能。根据药理试验表明,用甘草汁制远志能减其燥性,缓和药性,减轻或消除远志的毒副作用,以达到补脾益气、安神益智的目的。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制远志要求甘草汁必须被远志吸尽。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净远志加入20~30倍体积的甘草汁中,于110~130℃煮制20min~40min,取出,并于110~130℃炒制18~22min,倒出,干燥,其远志皂苷元含量要远远高于其它工艺参数。

实施例2

醋五味子55g、麸炒白术37g、茯苓37g、炙淫羊藿55g、黄芪74g、蛤蚧60g、苏木37g、炒桃仁37g、地龙55g、炒苦杏仁37g、蜜百部55g、鱼腥草37g、川贝母37g、制远志37g、蜜桑白皮37g、麦冬37g、蝉蜕37g、甘草37g、山药37g和蜜款冬花37g。

所述醋五味子的炮制工艺:

将五味子加入米醋中,米醋的加入量为五味子的25%,拌匀,闷润2~3h,100℃蒸制2~3h,蒸至黑色,干燥至含水量8~10%,取出放凉,即得醋五味子;

所述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麸皮,拌匀,搓散,文火朝至不粘手,即得蜜炙麸皮,炼蜜的加入量为麸皮重量的35%;

3)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140℃~160℃炒制10min~15min,炒至黄棕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所述麸皮的加入量为白术的12%;

所述炙淫羊藿的炮制工艺:

取羊脂油加热熔化,淫羊藿切丝加入羊脂油中,150℃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所述羊脂油的加入量为淫羊藿重量的30%,所述羊脂油为绵羊的脂肪油;

所述炒桃仁的炮制工艺:

将桃仁加入100℃沸水中,加入量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保持沸腾5分钟,再将桃仁置于冷水中立刻捞出,去种皮,用文火炒至黄色,即得炒桃仁;

所述炒苦杏仁的炮制工艺:

将苦杏仁加入100℃沸水中,加入量为沸水体积的十分之一,保持沸腾5分钟,再将苦杏仁置于冷水中立刻捞出,去种皮,用文火炒至黄色,即得炒苦杏仁;

所述蜜百部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百部闷润35min~45min,取出百部置热锅内,110℃~130℃炒制12~15min,至不粘手,百部表面呈微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百部,炼蜜的加入量为百部重量的12.5%;

所述制远志的炮制工艺:

1)取甘草,加水,使液面超过甘草面2cm,煮沸后再用文火保持微沸20~30min,压榨取汁,甘草渣再重复上述方法2次压榨取汁,合并3次汁液,即为甘草汁;

2)取净远志,加入20~30倍体积的甘草汁中,于110~130℃煮制20min~40min,取出;

3)于110~130℃炒制18~22min,倒出,干燥;

所述蜜桑白皮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桑白皮丝闷润2-4小时,取出桑白皮置热锅内,150℃~180℃炒制15~20min,至不粘手,桑白皮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所述蜜款冬花的炮制工艺:

1)将蜂蜜置锅内,先用中火加热至116~118℃,再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含水量为10%~13%,捞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蜡质,再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杂质,即得炼蜜;

2)取炼蜜,加入蒸馏水稀释拌匀,加入款冬花闷润3-4小时,取出款冬花置热锅内,110℃~120℃炒制,8~10min,至不粘手,款冬花表面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碎屑,摊晾,即得蜜桑白皮,炼蜜的加入量为桑白皮重量的30%。

制备方法:

1)将蛤蚧、炙淫羊藿、黄芪、蜜款冬花、甘草和鱼腥草六味药材分别粉碎过80~200目筛,得蛤蚧粉、炙淫羊藿粉、黄芪粉、蜜款冬花粉、甘草粉、鱼腥草粉;

2)取醋五味子、麸炒白术、茯苓、苏木、炒桃仁、地龙、炒苦杏仁、蜜百部、川贝母、制远志、蜜桑白皮、麦冬、蝉蜕、山药和蜜款冬花混合,得药材混合物,将药材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4~6倍,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2~4倍,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量为药材混合物重量的1~2倍,煎煮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3~1.15的稠膏;

3)向稠膏中加入蛤蚧粉,继续煎煮30分钟,再加入炙淫羊藿粉、黄芪粉、蜜款冬花粉、甘草粉和鱼腥草粉,混匀,60℃干燥,使含水量小于9%,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每粒装0.4g,即得。

临床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100例为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哮喘科住院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20~65岁,平均(44.6±8.4)岁;病程6~30年,平均(9.1±4.2)年。

1.2使用方法

服用实施例2制成的胶囊,每次6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80天。

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WS 318-20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2.1、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年龄18岁~65岁;病程4~30年;住院患者;本人知情,孕妇忌用,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2、观察指标: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列出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结合临床中所见的症状(咳嗽、咳痰、喉鸣、喘憋)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2分、4分、6分,次症(食欲、口苦、便秘、气短)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1分、3分、5分,治疗前后逐项询问观察,计算并记录总积分,观察记录舌象、脉象但不计分。

2.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原有症状有所好转或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症状积分<30%。

3、结果:

结果表明:100例患者,显效8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4、典型病例:

陈某,男,67岁,福建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活动后喘憋2年,经常规西医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住院,每次服用实施例2制成的胶囊6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80天,治疗后双肺呼吸音变粗,干湿性啰音消失,心腹阴性,双下肢水肿消失,肺活量由1500ml增加到1800ml,症状消失,未复发。

罗某,女,50岁,山西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咳嗽,咳痰,活动后喘憋40余年,加重半月,经常规西医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住院,每次服用实施例2制成的胶囊6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80天,治疗后症状消失,双肺呼吸音变粗,双下肢水肿消失,肺活量由800ml增加到1500ml,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