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277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肾脏病药物研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被称为“人类第二癌症”。对于肾衰竭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例如对因治疗、血液透析、肾移植、饮食治疗及微化中药渗透法。

微化中药渗透疗法,从根本上阻止肾脏衰竭的进程,是治疗肾衰竭最科学的方法。对于肾功能衰竭最科学的治疗,是从根本上阻止肾纤维化,阻止肾脏固有细胞继续受损,通过强效中药将病变的坏死组织、分裂化解排出体外,修复受损固有细胞,肾脏病理损伤得以控制,重新恢复肾脏功能。

传统的治疗方式从脾肾论治,用药多为黄芪、茯苓、山药、熟地之类补肾健脾之药,再加川芎、丹参之类活血药物。或加穿山龙、青风藤、雷公藤之类祛风湿药物。亦或因循守旧,亦或深受西医影响,治疗效果不佳,尚有诸多副作用。

另外,肾脏衰竭的临床表现还伴随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淤血、湿热、水肿(包括阳水和饮水)现象。而目前的慢性肾衰竭临床治疗上多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类药物,这种药物副作用明显,故大多数病人转而使用中医中药治疗,但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中药组方种类繁多,治疗效果均不尽人意。

综上,如何寻求一种治疗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方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使用方法,本中药组合物主要通过注重益气养血,清理表里气血之毒滞来治疗慢性肾衰竭,结合该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使治疗效果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关键是: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佛手参15-25份,肾茶10-20份,牛蒡子10-20份,枳实8-15份,白术8-15份。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佛手参20份,肾茶15份,牛蒡子15份,枳实12份,白术12份。

另外,上述中药组合物是主方,主方中还包括以下组合物A-H中的一种辅方:

组合物A:防风8-15份,茯苓8-15份,黄芪25-35份;

组合物B:黄芪25-35份,当归2-8份,白芍8-15份;

组合物C:肉苁蓉8-15份,制首乌8-15份,五味子8-15份;

组合物D:女贞子8-15份,旱莲草8-15份,龟板10-20份;

组合物E:川穹8-15份,赤芍8-15份,丹参25-35份;

组合物F:金钱草25-35份,虎杖8-15份,石韦8-15份;

组合物G:车前子8-15份,蝼蛄8-15份,防己8-15份,黄芪25-35份;

组合物H:椒目-15份,蝼蛄8-15份,防己8-15份,黄芪25-35份。

优选地,组合物A中防风、茯苓、黄芪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30份。

优选地,组合物B中黄芪、当归、白芍的质量份分别为30份、6份、12份。

优选地,组合物C中肉苁蓉、制首乌和五味子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12份。

优选地,组合物D中女贞子、旱莲草和龟板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15份。

优选地,组合物E中川穹、赤芍和丹参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30份。

优选地,组合物F中金钱草、虎杖和石韦的质量份分别为30份、12份、12份。

优选地,组合物G中车前子、蝼蛄、防己和黄芪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12份、30份;组合物H中椒目、蝼蛄、防己和黄芪的质量份分别为12份、12份、12份和30份。

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将上述中药置于砂锅当中,加水没过中药,浸泡半小时以上,急火煮沸,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药渣,取中药煎剂250-350毫升,分早晚温服。

优选地,文火煮15分钟,过滤药渣,取中药煎剂300毫升,分早晚温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中药组方以气血立论,注重益气养血,清理表里气血之毒滞。益气养血,调和营卫,使营卫固秘,精血自守;通经活络,解表清里,使脏腑气血之毒由汗尿便排出体外。方中以佛手参补益气血,活血痛经,调和营卫,用以为君。肾茶清脏腑血毒,利尿排毒;牛蒡子解表卫外邪,发汗排毒,表里双清,用以为臣。枳实,白术取枳术丸之效,行脾瘀,导积滞,通大便以助清毒,以为佐使。本方立论新颖,深得古训之妙,又不泥古,亦未受西医影响,临床应用多有显效。总之,本中药组分具有益气养血,行气清毒,有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疲倦乏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中药组合物的主方如下:

实施例1: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克)的各组分:佛手参17克,肾茶18克,牛蒡子14克,枳实8克,白术13克。

实施例2: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克)的各组分:佛手参17克,肾茶19克,牛蒡子16克,枳实9克,白术14克。

实施例3: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克)的各组分:佛手参17克,肾茶16克,牛蒡子19克,枳实10克,白术9克。

实施例4: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克)的各组分:佛手参17克,肾茶12克,牛蒡子12克,枳实11克,白术8克。

实施例5: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克)的各组分:佛手参20克,肾茶15克,牛蒡子15克,枳实12克,白术12克。

基于上述主方,辅方如下:

(1)如果患者有气虚现象,可以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防风和茯苓、黄芪,即组合物A,加入的质量分别为:

实施例1中加入防风11克,茯苓9克,黄芪28克;

实施例2中加入防风9克,茯苓12克,黄芪25克;

实施例3中加入防风13克,茯苓10克,黄芪26克;

实施例4中加入防风10克,茯苓14克,黄芪32克;

实施例5中加入防风12克,茯苓12克,黄芪30克。

(2)如果患者伴有血虚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黄芪、当归和白芍,即组合物B,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黄芪26克,当归3克,白芍11克;

实施例2中加入黄芪28克,当归7克,白芍13克;

实施例3中加入黄芪31克,当归5克,白芍9克;

实施例4中加入黄芪33克,当归4克,白芍10克;

实施例5中加入黄芪30克,当归6克,白芍12克。

(3)如果患者伴有阳虚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肉苁蓉、制首乌和五味子,即组合物C,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肉苁蓉10克,制首乌9克,五味子9克;

实施例2中加入肉苁蓉8克,制首乌10克,五味子11克;

实施例3中加入肉苁蓉11克,制首乌13克,五味子13克;

实施例4中加入肉苁蓉14克,制首乌14克,五味子8克;

实施例5中加入肉苁蓉10克,制首乌12克,五味子12克。

(4)如果患者伴有阴虚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女贞子、旱莲草和龟板,即组合物D,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女贞子9克,旱莲草8克,龟板12克;

实施例2中加入女贞子10克,旱莲草9克,龟板16克;

实施例3中加入女贞子13克,旱莲草10克,龟板18克;

实施例4中加入女贞子14克,旱莲草14克,龟板11克;

实施例5中加入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龟板15克。

(5)如果患者伴有淤血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川穹、赤芍和丹参,即组合物E,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川穹13克,赤芍9克,丹参28克;

实施例2中加入川穹11克,赤芍10克,丹参33克;

实施例3中加入川穹10克,赤芍14克,丹参26克;

实施例4中加入川穹9克,赤芍11克,丹参31克;

实施例5中加入川穹12克,赤芍12克,丹参30克。

(6)如果患者伴有湿热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金钱草、虎杖和石韦,即组合物F,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金钱草26克,虎杖9克,石韦10克;

实施例2中加入金钱草31克,虎杖11克,石韦15克;

实施例3中加入金钱草33克,虎杖13克,石韦13克;

实施例4中加入金钱草28克,虎杖10克,石韦9克;

实施例5中加入金钱草30克,虎杖12克,石韦12克。

(7)如果患者伴有阳水水肿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车前子、蝼蛄、防己和黄芪,即组合物G,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车前子8克,蝼蛄9克,防己10克,黄芪25克;

实施例2中加入车前子13克,蝼蛄10克,防己13克,黄芪28克;

实施例3中加入车前子9克,蝼蛄11克,防己15克,黄芪32克;

实施例4中加入车前子14克,蝼蛄13克,防己11克,黄芪35克;

实施例5中加入车前子12克,蝼蛄12克,防己12克,黄芪30克。

(8)如果患者伴有阴水水肿症状,则可在上述主方的各个实施例中加入椒目、蝼蛄、防己和黄芪,即组合物H,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实施例1中加入椒目9克,蝼蛄9克,防己15克,黄芪31克;

实施例2中加入椒目14克,蝼蛄10克,防己11克,黄芪34克;

实施例3中加入椒目15克,蝼蛄13克,防己8克,黄芪29克;

实施例4中加入椒目10克,蝼蛄14克,防己9克,黄芪26克;

实施例5中加入椒目12克,蝼蛄12克,防己12克,黄芪30克。

如果患者症状有多种,可以在主方中加入多种辅方,例如患者伴有淤血和阳水水肿现象,则可在主方中加入川穹、赤芍、丹参、车前子、蝼蛄、防己、黄芪。

以主方实施例5为例,该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

将上述中药置于砂锅当中,加水没过中药,浸泡半小时以上,急火煮沸,文火煮15分钟,过滤药渣,取中药煎剂300毫升,分早晚温服。

本发明药物中,佛手参,性微温,味甘,无毒。入肺、脾、胃经。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肾茶,甘淡微苦,凉。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保进毒素排出,作用于急慢性肾炎,前列腺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肾性水肿、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毒症人群。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等症,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在消化道内水解成牛蒡苷元而产生抗肾病作用。

枳实,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心经。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本发明中以佛手参、肾茶、牛蒡子、枳实和白术为主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水肿肾脏疾病患者、益肾固精、通络排毒效果显著。再配以不同的辅方辅以治疗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淤血、水肿等症状,与主方中各组分相铺相成以佛手参为君药,补益气血,固肾缩精以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茶清热利湿,以祛伤肾之脏腑血毒,牛蒡子疏散风热以祛伤肾之表邪戾毒,二药相合分消表里之邪,共为臣药;枳实行气利水,导滞通腑,白术健脾渗湿,二药相合有行脾瘀,祛滞毒之功效,以为佐使。诸药成方,共凑补肾涩精,活血祛毒之功。临床用来治疗肾衰竭,实有降肌酐、降尿酸、降尿素,纠正贫血,血电解质紊乱之功。并能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疲倦乏力、皮肤瘙痒等肾衰竭临床症状。

以在主方实施例5中加入辅方(5)、(7)中的实施例5制得的中药组合物为例来看本发明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

一、临床资料:

从门诊取慢性肾衰竭并伴随有淤血和阳水水肿的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30岁以下35例,30-40岁15例,41-50岁11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2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38岁。

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0岁以下30例,30-40岁18例,41-50岁13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2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40岁。

排除病例标准:

1、进行肾脏移植术后及行血液净化治疗者;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过敏体质及多种药物过敏者;

4、合并严重肝脏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5、年龄在10岁以下或者71岁以上者;

6、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将上述中药置于砂锅当中,加水没过中药,浸泡半小时以上,急火煮沸,文火煮15分钟,过滤药渣,取中药煎剂300毫升所得的煎剂,分早晚温服。一天三次,6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用常规西药(强的松、雷公藤等)加肾复康每次5粒,一天三次,温开水送服。

三、观察疗效: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对比

观察项目:CT或B超观察肾脏。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尿蛋白、尿潜血,血常规、内生肌酐清除率。

结果:治疗组慢性肾衰竭现象消失或者减轻,淤血及水肿现象也消失或减轻,其中显效21例,有效36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81.4%。

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30例,无效35例,治疗有效率5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