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7445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具有地区性。本病女性患者较多,多发于青壮年,健康状况及生活条件差者易患此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特点是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形成,带臭味者称为臭鼻症。

继发性萎缩性鼻炎是由于慢性鼻-鼻窦炎,鼻腔特异性感染,如鼻结核、鼻麻风等和职业长期有害刺激气体接触,黏膜破坏较重,逐步萎缩所致,也可见于鼻腔多次手术或手术不当鼻腔组织切除过多的患者。萎缩性鼻炎症状基于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症状是多样性的,如鼻及鼻咽干燥感:由于鼻黏膜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和长期张口呼吸所致;鼻塞:鼻腔内脓痂阻塞,空气不能通过,或者因为鼻黏膜萎缩,神经感觉迟钝,虽有空气通过,但不能觉察所致;鼻出血:一般出血不多,由于鼻黏膜萎缩变薄和干燥,或因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损伤;头疼、头昏:因鼻黏膜萎缩,过度宽大,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鼻黏膜受大量冷空气的刺激,或因鼻腔内大量脓痂压迫鼻黏膜所致,常表现在前额颞侧和枕部头疼;嗅觉障碍:鼻腔内脓痂堆积,空气中的含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区,或因嗅黏膜萎缩或嗅神经萎缩而导致嗅觉丧失;恶臭:呼气带特殊的腐烂气味,由于臭鼻杆菌等细菌使鼻内分泌物和结痂内的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臭气;其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喉炎。

目前治疗萎缩性鼻炎药物种类繁多,尤其西药制备工艺难度大,费用较高,药物依赖性强,治标不治本,因而研究新的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具有宣通鼻窍、清热祛湿、祛除鼻臭、生肌收敛的功效,其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成本较低,治愈率高,吸收效果好,还可促进鼻腔黏膜上皮生长,恢复鼻腔黏膜的生理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制成所述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克林霉素0.1~0.3份,倍他司汀0.02~0.08份,维生素B10.05~0.09份,曲吡那敏0.01~0.05份,苦壶卢25~41份,细叶卷柏25~41份,辛夷24~40份,山茱萸23~39份,大叶桉叶23~39份,松蒿22~38份,鱼鳖金星22~38份,琴叶榕22~38份,蜀葵叶薯蓣21~37份,西番莲21~37份,杜茎山20~36份,石荠苎19~35份和松萝19~35份。

制成所述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克林霉素0.12~0.28份,倍他司汀0.03~0.07份,维生素B10.06~0.08份,曲吡那敏0.02~0.04份,苦壶卢29~37份,细叶卷柏29~37份,辛夷28~36份,山茱萸27~35份,大叶桉叶27~35份,松蒿26~34份,鱼鳖金星26~34份,琴叶榕26~34份,蜀葵叶薯蓣25~33份,西番莲25~33份,杜茎山24~32份,石荠苎23~31份和松萝23~31份。

制成所述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克林霉素0.2份,倍他司汀0.05份,维生素B10.07份,曲吡那敏0.03份,苦壶卢33份,细叶卷柏33份,辛夷32份,山茱萸31份,大叶桉叶31份,松蒿30份,鱼鳖金星30份,琴叶榕30份,蜀葵叶薯蓣29份,西番莲29份,杜茎山28份,石荠苎27份和松萝27份。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西药克林霉素和维生素B1、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蒸馏水,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西药倍他司汀放入药罐内,用搅拌机搅拌后,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西药曲吡那敏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4~7℃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备用。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中药苦壶卢、辛夷、山茱萸、鱼鳖金星、琴叶榕和西番莲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中药细叶卷柏、大叶桉叶、松蒿、杜茎山、石荠苎和松萝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蜀葵叶薯蓣洗净,浸入3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细粉、滤液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成稠膏,放入烘箱6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细粉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提取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西药的药性如下:

克林霉素: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极易溶解,在甲醇或吡啶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或氯仿中几乎不溶。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还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倍他司汀:用于内耳眩晕病,还能解除眩晕、耳鸣、恶心及头痛等症状,近期治愈率较高,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眩晕、耳鸣等。

维生素B1:常用盐酸硫胺,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异臭,味稍苦。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乙醚。用于脚气病防治及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全身感染、高热、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小儿遗尿症、心肌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甲状腺功能抗进和妊娠期等。

曲吡那敏: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为乙二胺类抗组胺药,即属乙二胺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作用比苯海拉明略强而持久,嗜睡等副作用较少。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苦壶卢:味苦,性寒;归肾、肺、脾经。利水,消肿,清热散结。主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细叶卷柏:味微苦、涩,性凉;归肺、肝、脾、大肠经。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主小儿高热惊风,肝炎,胆囊炎,泄泻,疳积,哮喘,肺痨咳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新华本草纲要》载:“有清热利湿、止血、定喘的功能。用于小儿惊风、疳积、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哮喘、肺痨咳血、月经不调;外用治口腔炎及外伤出血。”

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

大叶桉叶:味辛、苦,性凉。疏风发表,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感冒,高热关痛,肺热喘咳,泻痢腹痛,疟疾,风湿痹痛,丝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咽喉肿痛,目赤,翳障,耳痈,丹毒,痈疽,乳痈,麻疹,风疹,湿疹,疥癣,烫伤。

松蒿:味微辛,性凉;归肺、脾、胃经。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水肿,风热感冒,口疮,鼻炎,疮疖肿毒。

鱼鳖金星:味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瘀,止血。主小儿高热,痄腮,风火牙痛,痞块,臌胀,淋浊,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疔疮痈肿,瘰疬,跌打损伤,高血压,鼻炎,气管炎。

琴叶榕:味甘、微辛,性平。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黄疽,疟疾,百日咳,乳汁不通,乳痈,痛经,闭经,痈疖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蜀葵叶薯蓣:味辛、苦,性温。疏风祛湿,健脾消食,活血消种。主感冒头痛,风湿痹证,食积饱胀,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西番莲:味苦,性温。除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风湿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失眼,下痢,骨折。

杜茎山:味苦,性寒。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主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湖南药物志》载:“祛风寒,消肿胀。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石荠苎:味辛、苦,性凉。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主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痔血,血崩,热痱,湿疹,肢癣,蛇虫咬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松萝:味甘、苦,性平;归心、肾、肺经。祛痰止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止血调经,驱虫。主痰热温疟,咳喘,肺痨,头痛,目赤云翳,痈肿疮毒,瘰疠,乳痈,烫火伤,毒蛇咬伤,风温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蛔虫病,血吸虫病。《西藏常用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治外伤感染,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肺结核咳嗽痰多,颈淋巴腺炎,乳腺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具有宣通鼻窍、清热祛湿、祛除鼻臭、生肌收敛的功效,其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成本较低,治愈率高,吸收效果好,还可促进鼻腔黏膜上皮生长,恢复鼻腔黏膜的生理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克林霉素0.28g,倍他司汀0.07g,维生素B10.08g,曲吡那敏0.04g,苦壶卢37g,细叶卷柏37g,辛夷36g,山茱萸35g,大叶桉叶35g,松蒿34g,鱼鳖金星34g,琴叶榕34g,蜀葵叶薯蓣33g,西番莲33g,杜茎山32g,石荠苎31g和松萝31g。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西药克林霉素和维生素B1、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蒸馏水,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西药倍他司汀放入药罐内,用搅拌机搅拌后,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3)将西药曲吡那敏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4~7℃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备用。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中药苦壶卢、辛夷、山茱萸、鱼鳖金星、琴叶榕和西番莲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中药细叶卷柏、大叶桉叶、松蒿、杜茎山、石荠苎和松萝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蜀葵叶薯蓣洗净,浸入3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获得的细粉、滤液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成稠膏,放入烘箱6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细粉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提取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克林霉素0.2g,倍他司汀0.05g,维生素B10.07g,曲吡那敏0.03g,苦壶卢33g,细叶卷柏33g,辛夷32g,山茱萸31g,大叶桉叶31g,松蒿30g,鱼鳖金星30g,琴叶榕30g,蜀葵叶薯蓣29g,西番莲29g,杜茎山28g,石荠苎27g和松萝27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克林霉素0.12g,倍他司汀0.03g,维生素B10.06g,曲吡那敏0.02g,苦壶卢29g,细叶卷柏29g,辛夷28g,山茱萸27g,大叶桉叶27g,松蒿26g,鱼鳖金星26g,琴叶榕26g,蜀葵叶薯蓣25g,西番莲25g,杜茎山24g,石荠苎23g和松萝23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克林霉素0.1g,倍他司汀0.02g,维生素B10.05g,曲吡那敏0.01g,苦壶卢25g,细叶卷柏25g,辛夷24g,山茱萸23g,大叶桉叶23g,松蒿22g,鱼鳖金星22g,琴叶榕22g,蜀葵叶薯蓣21g,西番莲21g,杜茎山20g,石荠苎19g和松萝19g。

本实施例的中西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西药结合制剂,选择确诊的萎缩性鼻炎患者198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5岁,平均病程半年;对照组A6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4.5岁,平均病程半年;对照组B66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3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5岁,平均病程半年。

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药物选择: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A服用鼻渊舒口服液,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7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B服用溶菌酶肠溶片,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3次。

三、疗效判断:

治愈: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鼻腔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上述症状明显改善,鼻腔功能明显好转。

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鼻腔功能有所好转。

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四、治疗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

五、典型病例:

1、吴某,女,21岁。患者鼻咽有干燥感,且鼻臭,去医院检查,鼻黏膜萎缩,呼气带特殊的腐烂气,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2、徐某,男,32岁。患者鼻干,鼻腔黏膜覆盖灰绿色痂皮,去医院检查,可闻及特殊臭味,除去痂皮后期可见少许积脓,黏膜色红或苍白,诊断为萎缩性鼻炎,使用过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一般,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3、周某,女,24岁。患者鼻及鼻咽有干燥感,长期张口呼吸,去医院检查,鼻黏膜萎缩,神经感觉迟钝,因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损伤鼻腔少量出血,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鼻腔功能恢复正常,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黄某,男,38岁。患者鼻腔干燥,呼吸时感鼻腔局部疼痛,鼻腔里脓腥臭味,挖鼻时有黄绿色痂皮,去医院就诊,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5、彭某,女,29岁。患者鼻干,鼻腔黏膜覆盖灰绿色痂皮半年余,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萎缩性鼻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6、蔡某,男,45岁。患者鼻中干燥,鼻塞,无涕,鼻腔有脓痂,有脓腥臭味,挖鼻时见黄色痂皮夹带血丝。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萎缩性鼻炎,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