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126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动脉硬化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变性和硬化所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进行性的扩散及加重,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严重的病人可出现严重的脑中风而危及生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目前治疗脑动脉硬化方面的中成药很多,但大多药味较多,有的长期服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研制一种组方简单、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脑动脉硬化的药品,显得十分迫切。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报2004年3月31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 1485076A)“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成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原料药重量配比及制备工艺,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银杏叶提取物23.9-43.5%、人参流浸膏76.1%-56.5%,最佳实施例的原料药为:人参641.42g、银杏叶提取物25g。在近几年的时间里,申请人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在以上中成药原料药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增加人参的用量同时减少银杏叶提取物的用量后,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胶囊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人参750g 银杏叶提取物20g;

制备方法为:以上二味,将人参切成块,经40%乙醇在7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2倍量的乙醇,第1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1ml含生药3g,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至80%,搅匀,静置,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人参流浸膏;再取银杏叶提取物、淀粉44g、CaCO344g与人参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在50-60℃温度下干燥,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胶囊剂。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报2004年3月31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 1485076A)“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成药配方及制作方法”的原料药重量配比及制备工艺,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银杏叶提取物23.9-43.5%、人参流浸膏76.1%-56.5%,最佳实施例的原料药为:人参641.42g、银杏叶提取物25g。在近几年的时间里,申请人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在以上中成药原料药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增加人参的用量同时减少银杏叶提取物的用量后,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胶囊剂。

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人参750份、银杏叶提取物20份”同原发明重量配比1:“人参641.42份、银杏叶提取物25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2:“人参670份、银杏叶提取物22份”及筛选1组:“人参900份、银杏叶提取物10份”及筛选2组:“人参500份、银杏叶提取物40份”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

主要药效学试验

一、药物:

1、原料:

a、本发明胶囊剂组:由人参750g、银杏叶提取物20g制备(按照人参750份、银杏叶提取物20份的配比制备)。

b、原发明重量配比1组:由人参741g、银杏叶提取物29g制备(按照人参641.42份、银杏叶提取物25份的配比制备)。

c、原发明重量配比2组:由人参745.7g、银杏叶提取物24.5g制备(按照人参670份、银杏叶提取物22份的配比制备)。

d、筛选1组:由人参761.5g、银杏叶提取物8.5g制备(按照人参900份、银杏叶提取物10份的配比制备)。

e、筛选2组:由人参713g、银杏叶提取物57g制备(按照人参500份、银杏叶提取物40份的配比制备)。

2、a、b、c、d、e组的制法为:

以上二味,将人参切成块,经40%乙醇在7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2倍量的乙醇,第1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1ml含生药3g,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至80%,搅匀,静置,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人参流浸膏;再取银杏叶提取物、淀粉44g、CaCO344g与人参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在50-60℃温度下干燥,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胶囊剂。

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的改善微循环、增强记忆力、耐缺氧、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实验研究,将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试验方法: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一、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2h,小鼠腹腔注射0.45%戊巴比妥钠0.1ml/10g,将小鼠俯卧固定于观察台上,并在耳廓外侧滴石蜡油,用6×10显微镜,观察正常小鼠耳廓微循环,此时,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1μg,造成微循环障碍,观察药物对微循环的恢复情况,记录恢复正常微血流所用时间。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障碍,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强。

二、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第3d开始将各组小鼠置于LW-1型水迷宫中(水温25℃)训练,共训练5d,末次给药后1h分别记录各鼠自起点抵达终点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对小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能显著缩短使小鼠在水迷宫中的游出时间,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改善记忆力的作用强。

三、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放入盛有15g钠石灰的250ml广口瓶里进行耐缺氧实验。将广口瓶口涂上凡士林,每瓶放一只小鼠,加盖封密,立即开始计时。以小鼠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能够延长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耐缺氧的作用强。

四、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0.5h后,小鼠尾根部束2g的铅,分别将小鼠放人55cm×35cm×30cm的玻璃缸中游泳,玻璃缸的水温25℃,室温27℃,观察小鼠尾部加负荷游泳时间,小鼠鼻部沉入水中10s不再浮出水面即为体力耗竭,即刻计时为小鼠游泳时间。实验结果:见表4

表4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抗疲劳的作用强。

五、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24h后,由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0.1ml/10g体重(印度墨汁用1%明胶液以1:4比例稀释),注入墨汁0.5min和6min后,分别由小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25ul,吸取至0.1%Na2CO32ml溶液中,摇匀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计算廓清指数(K值)。实验结果:见表5

表5对小鼠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可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吞噬廓清指数明显提高,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强。

六、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灌胃给药1.4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第7d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取稀释血清1ml,与5%鸡红细胞悬液0.5ml,10%补体0.5ml混合,在37℃恒温箱中保温30min后,0℃冰箱中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测定溶血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P<0.05;与a组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可增强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c组、d组和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d组、e组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强。

实验结果:本发明胶囊剂a组、b组、c组、d组和e组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障碍;能显著缩短使小鼠在水迷宫中的游出时间;能够延长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可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增强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

结论: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的改善微循环、增强记忆力、耐缺氧、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强,因此,本发明胶囊剂a组比b组、c组、d组、e组益气,活血,通络的功能强。

毒理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胶囊剂a组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在24h内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h,累积药物总量达22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285.7倍。给药后7d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胃、肠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未能测出LD50。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胶囊剂a组分为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1、4.2、8.4g生药/kg/d,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7.3、54.5、109.1倍,灌胃给药12周后,本发明胶囊剂a组对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系统解剖、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本发明胶囊剂a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本发明胶囊剂a组无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药重量配比:

人参750g 银杏叶提取物20g。

制备方法:

以上二味,将人参切成块,经40%乙醇在7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2倍量的乙醇,第1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每1ml含生药3g,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至80%,搅匀,静置,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人参流浸膏;再取银杏叶提取物、淀粉44g、CaCO344g与人参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在50-60℃温度下干燥,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胶囊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