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52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具有温中健脾、疏肝解郁、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萎缩性胃炎、脾虚、倦怠效果明显。



背景技术: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常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胃脘部胀满;胃脘部疼痛;烧心及消化不良症状;大便异常及虚弱症状;贫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具有温中健脾、疏肝解郁、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萎缩性胃炎、脾虚、倦怠效果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0.5~1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化学成分:党参含三萜类化合物无羁萜(friedelin)、蒲公英萜醇乙酸酯、α-菠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Δ7-豆甾烯醇及其葡萄糖甙、菠甾酮(spinesterone)。另含苍术内酯III(atractylenolide III),苍术内酯II(atractylenolide II),丁香醛(syringaldehyde),丁香甙(syringin),香草酸(vanillic acid),5-羟基-2-吡啶甲醇(5-hydroxy-2-pyridinemethanol)、α-呋喃羧酸(α-furancarboxylic acid)、正己基-葡萄糖甙(n-hexyl-β-D-glucopyranoside)、乙基-α-D-呋喃果糖甙(ethyl-α-D-fructofuranoside),以及烟酸、4种杂多糖及单糖等。尚含党参甙I、党参内酯和党参酸。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陈皮:陈皮含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nobiletin)约0。15%.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半夏: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川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乌药:功效主治:1、挥发油的兴奋作用:内服时,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并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的作用。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2、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对消化道的影响: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此外,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4、止血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5、其它作用:用乌药长期喂大鼠,可使体重增加,并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其龙脑可发汗、兴奋、镇痉、驱虫等。

丁香:有温中、暖肾、降逆。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干姜:【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神曲: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治: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助消化作用:本品含α和β淀粉酶。而淀粉是糖淀粉与胶淀粉的混合物。组成糖淀粉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甙键相连,且呈直链排列。胶淀粉是由若干个短直链缩合葡萄糖交叉排列。支链淀粉分子中除α-1,4甙键外还有α-1,6甙键。α与β淀粉酶可水解α-1,4甙键,对α-1,6甙键无作用。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键缩合葡萄糖(即糊精),后者可再为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因此淀粉在α和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麦芽糖与糊精。麦芽煎剂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化学成分: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疗上能达到温中健脾、疏肝解郁、消炎止痛的目的。内服对萎缩性胃炎、脾虚、倦怠具有确切疗效。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临床药效试验材料及典型病例:

1.位XX,男,43岁。胃部隐痛,时轻时重已5年余,曾服用多种中西药,一直未愈,近1个月加重。顷诊: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渴而不饮,食量渐减,食后作胀,食辛辣之品痛甚,头晕乏力,两目干涩,视物昏花,五心烦热,面色萎黄,舌红无苔,脉细数。胃病日久,胃阴被伤,失于濡养,气滞作痛。治以温中健脾、疏肝解郁、消炎止痛法。服本方10剂后,胃痛已止,诸症悉减,惟便干,手足心热。继续服用本方25剂后,症状消失,病愈。

方法和有效量: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0.5~1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汤剂内服为主,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ml温服。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柴胡15份、白芍15份、炙甘草10份、白术15份、桔梗15份、徐长卿15份、连翘15份、制附子15份、延胡索15份、陈皮20份、旋复花15份、乌梅10份、全瓜蒌15份、仙鹤草15份、三七15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0.5~1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