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48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胃癌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癌症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世界上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手术切除法,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癌细胞扩散;二是采用化疗或放疗,以杀死癌细胞;三是用药物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伤其元气,费用巨大。用化疗或放疗的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伤及红细胞和白细胞,病人苦不堪言。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可能与生活环境、情志抑郁、饮食失调、胃部慢性病变长期刺激等因素有关,占胃恶性肿瘤的95%,在人体肿瘤中所占的比例随不同地区而异,一般约为 10-30%,可见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因此早期胃癌很难发现。事实上,中国只有 5%-10% 的胃癌能被早期诊断。而胃癌中晚期患者,身体相对虚弱,身体器官功能下降,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免疫细胞抵抗胃癌细胞侵害的能力差,导致胃癌细胞扩散加快,患者疼痛加深,容易出现胃癌中晚期的转移情况,癌细胞出现肝转移,骨转移等情况,使病情快速恶化。

传统的胃癌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都是胃癌的西医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往往都存在副作用。手术对于胃癌患者身体的损耗很大,容易使原本虚弱的患者身体更加虚弱,从而导致术后恢复缓慢,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更加快速生长。放化疗,利用对胃癌细胞具有杀灭作用的放射线,化学药物,是“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但是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对人体正常免疫细胞,正常器官也造成一定伤害,出现恶心、呕吐、无食欲、脱发等症状,这都是西医治疗的一些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作为现代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从传统中草药中寻求单药有效成分或复方来治疗癌症具有挑战性。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针对目前胃癌尚无非常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我们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胃癌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胃癌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胃癌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胃癌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胃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胃癌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8~15g、山慈菇3~6g、滴水珠0.5~1g、枸杞子5~15g、皂角刺3~10g、西洋参5~15g、甘草3~15g、大枣15~32g、旱半夏3~9g、仙鹤草10~16g、白芨5~15g、竹茹5~12g、白英25~45g。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10~13g、山慈菇4~5.5g、滴水珠0.6~0.8g、枸杞子10~13g、皂角刺7~9g、西洋参10~13g、甘草10~13g、大枣20~28g、旱半夏6~8g、仙鹤草11~14g、白芨10~13g、竹茹8~11g、白英30~40g。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12g、山慈菇5g、滴水珠0.7g、枸杞子12g、皂角刺8g、西洋参12g、甘草12g、大枣25g、旱半夏7g、仙鹤草13g、白芨12g、竹茹10g、白英35g。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西洋参(另煎和服)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30~4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3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25~35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540毫升备用。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4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6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瘤体缩小11%以上。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七叶一枝花,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

山慈菇,性味:味甘、微辛、性寒,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肿瘤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滴水珠,性味:辛、温,有小毒,具有解表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胃痛、腰痛,外用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等病症;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皂角刺,性味:辛、温,具有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等;

西洋参,性味:味微苦、甘,具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等症;

旱半夏,性味:味辛、性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症;

仙鹤草,性味:味苦、涩、性平,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

白芨,性味:苦甘、凉,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竹茹,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白英,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风热头痛、白带过多、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胃癌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胃癌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胃癌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12g、山慈菇5g、滴水珠0.7g、枸杞子12g、皂角刺8g、西洋参12g、甘草12g、大枣25g、旱半夏7g、仙鹤草13g、白芨12g、竹茹10g、白英3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13g、山慈菇5.5g、滴水珠0.8g、枸杞子13g、皂角刺9g、西洋参13g、甘草13g、大枣28g、旱半夏8g、仙鹤草14g、白芨13g、竹茹11g、白英4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七叶一枝花15g、山慈菇6g、滴水珠1g、枸杞子15g、皂角刺10g、西洋参15g、甘草15g、大枣32g、旱半夏9g、仙鹤草16g、白芨15g、竹茹12g、白英45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胃癌患者共288例,年龄为55岁以上的155例,只有133例为55岁以下。288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的180例,显效的108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