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710发布日期:2019-01-18 19:21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罐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



背景技术:

针灸学科属于中医学二级学科,其中梅花针结合负压放血技术是临床医疗中重要治疗手段,传统技术中首先进行人工控制梅花针摆动针刺幅度叩刺,再用烧火法对玻璃罐形成负压,手工拔吸于叩刺部位,经过大约5到10分钟后再人工将玻璃罐放开,再使用医用棉球清除污血。

现代多项学研究表明,梅花针结合负压放血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在皮肤病治疗领域优势突出,且2014年将该技术写入中国“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指南中,明确其为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治疗技术。

但传统技术存在如下问题:①梅花针摆动叩刺幅度不可控,操作者间力度控制存在明显差异,故存在因叩刺深度控制不良带来的治疗痛苦及危险部位如肋间操作引发气胸风险;②针刺操作后,需进行拔罐操作,期间针刺出血部位暴露在日常诊室环境中,且玻璃罐为反复消毒使用,目前临床多用健之素进行浸泡消毒,存在消毒不彻底,罐接触皮肤出血部位后引发医源性感染风险;③完成拔罐后临床医生多去进行其他患者治疗,因工作繁忙,经常发生忘记到时间起罐,放出过多血液,引发争执甚至医疗纠纷事件;④起罐后需人工应用医用棉球进行局部污血清理,存在传染病经血液传播风险。

CN204910235公开了一种排瘀拔罐器,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中心处设有泻血笔套,泻血笔套内穿设有泻血笔,泻血笔包括泻血针;在罐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单向逆止阀;在罐体的内侧设有压盖,压盖上设有针孔,针孔与泻血针一一对应。该排瘀拔罐器将泻血笔与拔罐器相结合,使用的时候利用拔罐器内的负压作用,与罐体接触的皮肤充血,毛孔张开,疏通经脉,再用泻血笔排出瘀血。但是该排瘀拔罐器需要利用压盖对隆起的皮肤进行压平,因此在需要进行理疗的部位不平整时是无法使用该拔罐器的,例如在肋部要进行排瘀拔罐,因该处的皮下组织较薄,将导致罐体与皮肤无法紧密接触密封,无法形成负压。此外,该拔罐器的罐体上还单独开设通孔设置单向逆止阀进行抽真空操作,增加了罐体的加工难度。

故在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一款能精准控制梅花针叩刺深度,叩刺后即刻形成局部负压吸血,并在短时间内放出足量血液,放血后自动清除污血,梅花针头,负压器,吸血棉一体化成型,用后抛弃的放血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该拔罐器能够精准控制梅花针的叩刺深度,并在叩刺后即刻形成负压放血,放血后自动清除污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中心处的梅花针放血笔,以及通过所述梅花针放血笔对所述罐体进行抽真空的负压放血枪;所述罐体与梅花针放血笔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负压放血枪驱动梅花针放血笔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梅花针放血笔包括中空的针杆,所述针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针杆的橡胶塞,另一端设有梅花针,所述橡胶塞位于所述罐体的外侧,所述梅花针位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针杆靠近梅花针处开设有若干个贯通针杆内部的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梅花针放血笔通过弹性橡胶模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弹性橡胶模的外侧与所述罐体密封连接,所述弹性橡胶模的内侧与所述梅花针放血笔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放血枪包括放血枪和负压部件,所述放血枪包括压杆、压杆回位弹簧、蓄力弹簧、激发头、定位支架、激发杆、激发杆回位弹簧和注射针头,所述压杆为中空杆,所述压杆回位弹簧套接在所述压杆的外侧,所述蓄力弹簧设置在所述压杆的内侧,所述压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双斜面槽,所述定位支架为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定位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L型槽,所述压杆设置在靠近定位支架上端部内,所述激发头为杆状结构,靠近激发头的一端设有一贯穿激发头的横销,所述横销位于双斜面槽和L型槽内,所述激发杆设置在靠近定位支架下端部内,所述激发杆回位弹簧设置在激发杆的外侧,所述注射针头设置在激发杆的端部且位于定位支架的外侧,所述激发杆上开设有用于与注射针头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负压部件包括步进电机、活塞套管和活塞,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活塞在活塞套管内移动,所述定位支架位于所述活塞套管内并穿出活塞套管的底部,使所述注射针头位于活塞套管的外侧,且使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活塞与活塞套管底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梅花针为圆形,直径范围为10~50mm,针高为1~3mm,针的个数大于1。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吸纳污血的医用棉。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边沿上设有橡胶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梅花针拔罐器通过蓄力弹簧精准控制梅花针的摆动幅度,应用可控步进电机形成可控负压,放血后,吸血棉吸收污血。从而能够实现叩刺深度可控,实现叩刺后即刻形成负压,自动清除污血的一体化梅花针放血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罐体和梅花针放血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负压放血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放血枪的爆炸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包括罐体1、梅花针放血笔2和负压放血枪3。

如图2所示,罐体1的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封闭端为圆弧状,该圆弧状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穿插梅花针放血笔2的孔,罐体1开口端的侧壁下沿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圈11,胶圈11可增大与皮肤接触处的密封性能。罐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医用吸血棉12,吸血棉12能够将放出的血液吸收,避免污血对罐体的污染。梅花针放血笔2包括中空的针杆21,针杆21的一端用橡胶塞22密封,另一端设有梅花针23,梅花针23的底座为直径20mm的圆形与针杆21的另一端连接,底座上设置有高度为2mm的针,针的个数大于1个,针杆21靠近梅花针23处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4,透气孔24与针杆21内部连通。梅花针放血笔2插入罐体1内部并通过弹性橡胶模13与罐体1连接,弹性橡胶模13的外侧与罐体1上开设的孔密封连接,弹性橡胶模13的内侧与针杆21密封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梅花针放血笔2能够在罐体1内上下移动而始终保持与罐体1的密封连接。

如图3所示,负压放血枪3包括放血枪31和负压部件,负压部件包括步进电机32、活塞套管33和活塞34,步进电机32驱动活塞34在活塞套管33内移动,使得活塞套管33的底部与活塞34之间形成负压区。放血枪31穿过活塞套管33的底部并与活塞套管33密封连接。

如图4~6所示,放血枪31包括压杆3101、压杆回位弹簧3102、蓄力弹簧3103、激发头3104、定位支架3105、激发杆回位弹簧3106、激发杆3107和注射针头3108,压杆3101为中空的杆状结构,压杆回位弹簧3102套接在压杆3101的外侧用于将下压的压杆3101向上回位。蓄力弹簧3103设置在压杆3101的内侧,压杆31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双斜面槽31011,定位支架3105为中空的杆状结构,定位支架3105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L型槽31051,压杆3101设置在靠近定位支架3105上端部内,激发头3104为杆状结构,靠近激发头3104的一端设有一贯穿激发头的横销31041,横销31041位于双斜面槽31011和L型槽31051内,激发杆3107设置在靠近定位支架3105下端部内,激发杆回位弹簧3106设置在激发杆3107的外侧,注射针头3108设置在激发杆3107的端部且位于定位支架3105的外侧,激发杆3107上开设有用于与注射针头连通的通气孔31071;定位支架3105位于活塞套管33内并穿出活塞套管的底部,使注射针头3108位于活塞套管的外侧,且使通气孔31071位于活塞34与活塞套管33的底部之间。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所示,首先将负压放血枪3上的注射针头3108刺入梅花针放血笔2的橡胶塞22内,然后将罐体1放置在患者的理疗处,接着向下按动压杆3101,压杆3101向下压缩蓄力弹簧3103,当压杆3101上的双斜面槽31011的上斜面接触到激发头3104上的横销31041时,推动激发头3104旋转,使横销31041脱离定位支架3105上的L型槽31051的水平部,此时,在蓄力弹簧3103的作用下,激发头3104向下方激发从而对激发杆3107产生一次撞击,当松开压杆3101后,压杆3101在压杆回位弹簧3102的作用下向上方移动,当双斜面槽31011的下斜面接触到横销31041后,带动横销31041返回L型槽31051的水平部,为下一次的激发做好准备。

激发杆3107通过注射针头3108将位移传递给梅花针放血笔2,梅花针放血笔2向下移动刺破皮肤,接着,激发杆3107在激发杆回位弹簧310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也就带动梅花针放血笔2向上移动离开皮肤。此时启动步进电机32驱动活塞34向上移动使活塞套管33的底部与活塞34之间形成负压区,然后通过通气孔31071和注射针头3108使梅花针放血笔2内也形成负压区,最后通过透气孔24使罐体1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对理疗处进行负压抽血。理疗结束时,关闭步进电机32,向罐体1内注入空气,取下本发明的拔罐器,最后对皮肤上的针眼处进行消毒即可完成本次理疗。罐体1和梅花针放血笔2为一次性使用,用后抛弃。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