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405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眩晕症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眩晕症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眩晕症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眩晕症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眩晕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眩晕症。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3~8g、菊花10~16g、生地10~30g、玄参10~16g、甘草4~12g、犀角6~16g、栀子10~20g、连翘6~16g、知母6~12g、元参9~16g、泽泻6~16g、麦冬6~13g、龙骨15~25g、牡蛎15~30g、石决明10~28g、柴胡3~10g、香附(炒)8~16g、丹皮6~12g、牛膝5~16g、鲜竹叶6~15g。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4~7g、菊花11~14g、生地11~26g、玄参11~14g、甘草6~11g、犀角8~15g、栀子11~17g、连翘8~14g、知母8~11g、元参10~14g、泽泻8~14g、麦冬8~12g、龙骨16~23g、牡蛎16~26g、石决明11~25g、柴胡5~9g、香附(炒)10~14g、丹皮8~11g、牛膝6~14g、鲜竹叶8~13g。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6g、菊花13g、生地23g、玄参13g、甘草10g、犀角13g、栀子15g、连翘13g、知母10g、元参13g、泽泻13g、麦冬11g、龙骨20g、牡蛎23g、石决明23g、柴胡8g、香附(炒)13g、丹皮10g、牛膝13g、鲜竹叶12g。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6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3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0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20毫升,袋装密封后,入冰箱保鲜备用。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7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7~21天,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胆草,性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菊花,性味: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生地,性味:味甘、苦、微寒,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等症;

玄参,性味:苦、咸、性凉,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食少、脾胃虚弱、腹痛便溏、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犀角,性味:咸、寒,具有清热, 凉血, 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高热、神昏谵语、 惊厥抽搐、 血热吐衄;

栀子,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症;

连翘,性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风热感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元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泽泻,性味:甘、寒,具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症;

龙骨,性味:甘涩、平,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之功效,用于治疗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等病症;

牡蛎,性味:味咸、性寒,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病症;

石决明,性味:味咸、性寒,具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病症;

香附(炒),性味:辛微苦甘、平,具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丹皮,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血、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势、无汗骨蒸;

牛膝,性味:味甘、苦、酸、性平,具有散瘀血、消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鲜竹叶,性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等病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眩晕症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眩晕症,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眩晕症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6g、菊花13g、生地23g、玄参13g、甘草10g、犀角13g、栀子15g、连翘13g、知母10g、元参13g、泽泻13g、麦冬11g、龙骨20g、牡蛎23g、石决明23g、柴胡8g、香附(炒)13g、丹皮10g、牛膝13g、鲜竹叶12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7g、菊花14g、生地26g、玄参14g、甘草11g、犀角15g、栀子17g、连翘14g、知母11g、元参14g、泽泻14g、麦冬12g、龙骨23g、牡蛎26g、石决明25g、柴胡9g、香附(炒)14g、丹皮11g、牛膝14g、鲜竹叶13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胆草8g、菊花16g、生地30g、玄参16g、甘草12g、犀角16g、栀子20g、连翘16g、知母12g、元参16g、泽泻16g、麦冬13g、龙骨25g、牡蛎30g、石决明28g、柴胡10g、香附(炒)16g、丹皮12g、牛膝16g、鲜竹叶15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眩晕症患者共185例,年龄为27岁以上的106例,只有79例为27岁以下。185例患者中痊愈的179例,显效的6例,总有效率达100%。经治疗后,病获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