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40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脘痛即胃痛,是以上脘部近心窝处的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因此,常有人称心痛、心口窝痛。其发作多与饮食、情绪、酗酒及季节变化等密切相关,是临床常见病症,常可伴见其他症状,如烧心、胸骨后热感、反酸、口中酸腐、口疮、腹胀、进食后堵塞感、食欲减退或欲进食但食后胃脘部不适、或腹中冷喜温敷,也可伴有大便的异常,或便秘或腹泻等。

胃脘痛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目前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西药多治标不治本,也有中医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但大多存在针对性不强,疗效不够确切,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益气和中、疏肝理气、健脾开胃,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周期短,安全。

本治疗胃脘痛的药物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药剂:

柴胡6-8 炒黄芩9-12 炒白术9-12

炒扁豆9-15 炒白芍9-12 炙甘草3-5

苏梗6-8 制附子9-12 制延胡索9-15

八月札15-18 炒六曲6-10 炒谷芽12.-15。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药剂:

柴胡6 炒黄芩9 炒白术9

炒扁豆9 炒白芍9 炙甘草3

苏梗6 制附子9 制延胡索9

八月札15 炒六曲6 炒谷芽12。

所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散剂。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中药原料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粉,消毒后制散剂,装袋,每袋 10 克。

中医认为胃脘痛多多因寒热,饮食失调,阴阳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使胃失和降所致,本发明组方中柴胡归肝、胆经,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炒黄芩清热解毒;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炒扁豆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炒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炙甘草阴阳并调,气血双补;苏梗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制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制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八月札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用于治疗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炒六曲行气、消积、止泻;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炒白术、炒扁豆益气和中;柴胡、炒黄芩、炒白芍、炙甘草平肝止痛、气血双补;八月札舒肝理气;炒六曲、炒谷芽健脾开胃、行气和中;诸药合用调肝和胃、健脾安中,气血双补,益气和中、舒肝理气,对治疗胃脘痛针对性强,治疗效果显著。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选择87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87例胃脘痛确诊患者中男56例,女31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49.3岁,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46例。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拟定:

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B超、肝功能、胆道X线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和西咪替丁片配合,一次80~160mg,一日3次,西咪替丁片一次0.2g~0.4g,一日3次,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了制剂,每天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一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

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

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治疗结果:对照组41例,治愈16例,好转13例,未愈12例,好转率70.7%;治疗组46例,治愈31例,好转9例,未愈4例,好转率86.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柴胡0.6kg、炒黄芩0.9 kg、炒白术0.9 kg、炒扁豆0.9 kg、炒白芍0.9 kg、炙甘草0.3 kg、苏梗0.6 kg、制附子0.9 kg、制延胡索0.9 kg、八月札1.5 kg、炒六曲0.6 kg、炒谷芽1.2 kg;

将上述各中药原料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粉,消毒后制散剂,装袋,每袋 10 克。

实施例2

取柴胡0.8kg、炒黄芩1.2kg、炒白术1.2kg、炒扁豆1.5kg、炒白芍1.2 kg、炙甘草0.5 kg、苏梗0.8 kg、制附子1.2kg、制延胡索1.5kg、八月札1.8 kg、炒六曲1 kg、炒谷芽1.5kg;

将上述各中药原料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粉,消毒后制散剂,装袋,每袋 10 克。

实施例3

取柴胡0.7kg、炒黄芩1.1kg、炒白术1.1kg、炒扁豆1.3kg、炒白芍1.1 kg、炙甘草0.4kg、苏梗0.7kg、制附子1 kg、制延胡索1.3 kg、八月札1.6kg、炒六曲0.8kg、炒谷芽1.3kg;

将上述各中药原料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粉,消毒后制散剂,装袋,每袋 10 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