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祛斑化妆品。
背景技术:
色素斑是常见于女性面部的一种皮肤现象。之所以产生色素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颗粒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出现比正常肤色深的斑点、斑片。日晒过度、内分泌失调、慢性肝肠胃疾病、化妆品使用不当等,都可能是引起色素斑的诱因。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祛斑产品,只能从表面上遮盖住色斑,而实质上对于祛斑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就需要研发出能够从源头改善色斑现象的化妆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斑化妆品,该祛斑化妆品能够有效改善色素沉积现象,减缓脸部的色素沉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祛斑化妆品,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胶原蛋白粉中的多肽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色斑的形成,并且胶原蛋白对皮肤有独特的修复作用,与周围的细胞组织相结合,有效促进皮肤细胞再生,修复表皮的痘印痘疤,而且小分子胶原蛋白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妆品原料,能做到滋润肌肤,赋予肌肤平滑感觉;维生素C乙基醚能够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还原黑色素为无色,高效祛斑美白肌肤,而且维生素C乙基醚进入真皮层后直接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修复皮肤细胞活性,使胶原蛋白增加,使皮肤变得充盈富有弹性,使皮肤光滑,而且维生素C乙基醚在化妆品中有卓越的抗氧化效果,相对于维生素C,维生素C乙基醚非常稳定,且不变色,能够真正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而且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苯乙基间苯二酚能够改善肤色不均,降低紫外线照射肌肤引起的皮肤着色,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潜在刺激性和敏感性,所以在化妆品中应用能够减少刺激过敏现象;甘草酸二钾能够活化皮质甾类化合物,间接增强皮质甾类化合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中和或减低化妆品的有毒物质,也可以防止化妆品的过敏反应;乳化剂分散在化妆品的组分中能够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形成薄膜或者双电层,使分散相带有电荷,阻止分散相中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组分更加稳定;防腐剂的加入能够有效减缓化妆品的腐败速度;保湿剂的加入能够改善皮肤干燥状体,明显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增加皮肤弹性,而且还能预防皮肤受损及促进受损皮肤修复;去离子水能够够有效溶解化妆品种的某些组分,而且价格低廉,同时也能够起到补水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份中还包括有重量份数为0.5-1.5份氮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氮酮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亲水和亲油药均有明显的透皮助渗作用,在乳剂或者胶体状态下都具有良好的助渗作用,选择份数在该组分范围内,其作用效果最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分中还包括有重量份数为10-15份的白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白油由于具有良好的耐黄变、抗氧化性能和良好的粘温性能,所以将其应用在化妆品中能够保持化妆品的颜色稳定及抗氧化性能优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分中还包括有重量份数为1-3份的异构十六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异构十六烷清亮、无色、无味,而且挥发性良好,能够替代挥发性硅油,防水、防汗、对皮肤无刺激、易生物降解、无残留感、肤感清爽,性质稳定,而且密度、粘度小,油感极轻,可改善肤感和油溶性,促进产品的铺展性和油溶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分中还包括有重量份数为0.5-1.5份的二甲基硅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甲基硅油能是透明、无味、不粘腻、且无毒无刺激的透明液体,用于各类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配方中,可作为基本油相组分或作为活性物质的临时载体,改善铺展性并容易涂抹,可作为低粘度硅氧烷,它更可降低配方的粘腻感,产生独特的细腻柔滑肤感,还可降低表面张力,有助于铺展并促进固体颜料均匀分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份中还包括有重量份数为0.1-0.5份的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作为抗氧剂使用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而且能够提高皮肤的生物利用率,增强皮肤基底层细胞的功能,激发细胞的能量,消除由老化、缺少营养、光照、疾病带来的皮肤紧张压力,调理皮肤,抑制皮肤老化,而且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与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美白祛斑的效果,同时对肌肤的修复能力也增强了,而数值选择在该范围内能使其作用效果优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乳化剂选择司盘80、吐温60和十八十六醇中的至少两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司盘80和吐温60的复合的作用能够使得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较于单独的一种乳化剂渡河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的一种乳化剂,而十八十六醇在单独使用时用于增加体系的粘度,从而就能够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当其与司盘80和吐温60中的任一一种或两种一起混合时,作用效果均有所增强;
吐温60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兼有润湿、气泡、扩散的作用;十八十六醇可使润滑剂稳定并具有共同的乳化作用,能够减少稳定乳化剂索西亚哦的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腐剂选择尼泊金乙酯和咪唑烷基脲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而尼泊金乙酯具有光谱杀菌作用,应用在化妆品中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咪唑烷基脲是一种化妆品用的防腐剂,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且其能够提高产品的涂布性并具有光滑的效果;尼泊金乙酯与咪唑烷基脲的复配物,在应对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湿剂选择D-泛醇、1-3-丁二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两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D-泛醇能使皮肤上的护理作用表现为深入渗透的保湿剂,刺激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起消炎作用;1-3-丁二醇能够保持皮肤的水分,对人的粘膜和皮肤无刺激性作用;甘油具有良好的保湿滋养作用,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保持肌肤的水嫩。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胶原蛋白粉的加入能与皮肤中的络氨酸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从而抑制络氨酸酶催化络氨酸转化为多巴醌,阻止皮肤中中黑色素的形成,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
2、维生素C乙基醚能够抑制络氨酸酶的铜离子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能够阻碍祛斑生成的效果;
3、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应用能够增加对络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从而就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形成,黑色素减少,祛斑效果就能够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
实施例2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1份
实施例3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2份
实施例4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25份
实施例5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3份
实施例6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5份
实施例7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4份
实施例8
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0.5份
一种祛斑化妆品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9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1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D-泛醇和1-3-丁二醇,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尼泊金乙酯、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和甘草酸二钾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0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2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D-泛醇和1-3-丁二醇,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尼泊金乙酯、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1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3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十八十六醇、咪唑烷基脲、D-泛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2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4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吐温60、十八十六醇、1-3-丁二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尼泊金乙酯、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3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5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十八十六醇、咪唑烷基脲、D-泛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4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6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十八十六醇、咪唑烷基脲、D-泛醇、1-3-丁二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5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7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十八十六醇、D-泛醇、1-3-丁二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尼泊金乙酯、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实施例16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实施例8中的组分;
步骤2: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司盘80、吐温60、咪唑烷基脲、D-泛醇、1-3-丁二醇和甘油,搅拌并加热至80℃作为水相;
步骤3:将白油、异构十六烷、尼泊金乙酯、二甲基硅油、胶原蛋白粉、苯乙基间苯二酚、甘草酸二钾、氮酮和2,3-二甲氧基-5-甲基-6-[(+)聚-[2-甲基丁烯(2)〕基]-苯醌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使其溶化完全作为油相,冷却至80℃,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备用;
步骤4: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均匀,得到祛斑化妆品。
依据实验检测本申请文件的一种祛斑化妆品的祛斑效果,同时也通过肉眼观察祛斑化妆品的稳定性。
实验设计:随机选择脸上长有雀斑的女性志愿者,其中中性皮肤组(A9组)的30人、油性皮肤组(B9组)的30人、干性皮肤组(C9组)30人、过敏性皮肤组(D9组)30人、衰老性皮肤组(E9组)30人、混合型皮肤组(F9组)30人作为实施例9的实验对象,总共随机选择八组实验对象作为本实验的志愿者,进行检测实施例9-16祛斑化妆品的使用功效。
实验过程:对上述八组的女性志愿者使用实施例9-16中的祛斑化妆品、每天三次、连续使用三个月,检查脸部色斑的情况变化。
表1实施例9检测结果
表2实施例10检测结果
表3实施例11检测结果
表4实施例12检测结果
表5实施例13检测结果
表6实施例14检测结果
表7实施例15检测结果
表8实施例16检测结果
通过分析表1至表8的检测结果,祛斑化妆品在产品性状上比较稳定,未见分层现象;而其祛斑的效果随着组分的改变出现了先增强再减弱的过程,在实施例14中的组分其效果最强,所以选择实施例14做为最优实施例。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与对比例1中不含有维生素C乙基醚,其他均与实施例14保持一致。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与对比例1中不含有胶原蛋白粉,其他均与实施例14保持一致。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与对比例1中不含有维生素C乙基醚和胶原蛋白粉,其他均与实施例14保持一致。
按照实施例的实验检测方法对对比例1-3的祛斑化妆品进行检测。
表9对比例1-3的检测结果
通过对比对比例1与实施例14,对比你1中未加入维生素C乙基醚,化妆品的祛斑效果就发生了减弱降低,所以说明维生素C乙基醚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皮肤上的色斑现象;而对比对比例2与实施例14,对比例2中未加入胶原蛋白粉,通过比较结果发现,化妆品的祛斑效果降低;而对比对比例3与实施例14,发现组分中不含有维生素C乙基醚和胶原蛋白粉时则分的祛斑效果明显降低许多,由于祛斑过程中由于胶原蛋白粉中的多肽能够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减少色斑的形成,维生素C乙基醚能够抑制络氨酸酶的铜离子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由于维生素C乙基醚直接作用与络氨酸酶,络氨酸酶被抑制,所以胶原蛋白粉的多肽与络氨酸与络氨酸酶结合的竞争力就增加,通过检测结果推测,申请人能够推到出维生素C乙基醚和胶原蛋白粉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存在,能够增强化妆品的祛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