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19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背景技术: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冬春两季易于发作。临床以反复感冒、久咳不愈、自汗、神气怯弱为特征。本发明所研究内容排除合并有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胸廓畸形、营养不良及严重遗传性疾病的患儿,同时排除近三个月内接受过免疫调节剂、微生态治疗的患儿。

现代医学认为复感儿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其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呼吸系统发育未臻完善有关。所以近年来大多数医家把此病的治疗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免疫调节剂的应用研究上,并取得了很大成果。常见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有: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物。这些药物应用并配合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可使一部分患儿并且得以控制,免疫力增强。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发热、皮疹、注射部位硬结等,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损伤,且价格太过昂贵,不利于广泛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RRTI(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简称)的研究上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儿本就属于“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诸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而诸脏之中尤以肺脏为娇,易为外邪所犯”。《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病机为正虚邪恋,遇感乃发,病情缠绵,黏滞难愈。如汪受传认为复感儿肺、脾、肾三脏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外邪易从口鼻、皮毛而入,犯于肺卫,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机关键为“不在邪多,而在正虚”。小儿RRTI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其治疗通常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缓解期被认为是RRTI治疗的重要时期,此期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免疫状态为主,有利于减少复感次数及症状,辨证多为肺脾气虚证、正虚邪恋证与肺脾气阴两虚证。此外,也有辨肺胃积热实证、血瘀证、脾虚肝旺证等。但是,中医学治疗仍以中药汤剂为主,疗效不够理想,且其量多味苦,而RRTI患儿大多为6个月至6岁间有明显选择性并且味觉发育完善的儿童,对汤剂的依从性差,易影响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疗效显著、易于用药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

陈皮5-15、青皮3-10、木香3-10、丁香1-3、甘草3-10、黄芪10-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陈皮5、青皮3、木香3、丁香1、甘草3、黄芪10。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陈皮10、青皮5、木香5、丁香2、甘草5、黄芪15。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作为稳定剂和保湿剂的辅料。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甘油8-15、羟甲基纤维素钠8-12、山梨醇8-12。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甘油8、羟甲基纤维素钠8、山梨醇8。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甘油12、羟甲基纤维素钠10、山梨醇10。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贴含原料药粉1.5克。

一种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为200-300目的超微颗粒;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超微颗粒均匀涂布于压敏胶贴上,覆上面膜,即得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贴为外用贴剂,贴于肚脐来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消化道及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免去注射及口服药物时的痛苦,解决了小儿用药困难的问题,具有疗效迅速,安全稳定,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

陈皮5-15、青皮3-10、木香3-10、丁香1-3、甘草3-10、黄芪10-20。

其还包括作为稳定剂和保湿剂的辅料。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甘油8-15、羟甲基纤维素钠8-12、山梨醇8-12。

所述重量份是一种配方单位,是指每种药物在整个配方中所占的重量比例数,可以依照这个比例数随意调配。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为200-300目的超微颗粒;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超微颗粒均匀涂布于压敏胶贴上,覆上面膜,即得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实施例一:

取陈皮5克、青皮3克、木香3克、丁香1克、甘草3克、黄芪10克和甘油8克、羟甲基纤维素钠8克、山梨醇8克。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为200-300目的超微颗粒;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超微颗粒均匀涂布于压敏胶贴上,覆上面膜,即得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每贴含原料药粉1.5克。

经选择对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观察,具体结果如下: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5个月-6周岁。

(二)诊断标准:

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3次以上。

3-4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5-6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注意:

1.上感两次之间间隔7天以上。

2.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

3.须观察一年。

(三)治疗方法:使用本中药贴剂,贴于脐部,一次一贴,24小时更换1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5天。

(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连续使用45天内,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在正常范围内;好转:连续使用45天内,观察期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连续使用45天,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五)治疗结果:治愈6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82%。

实施例二:

取陈皮10克、青皮5克、木香5克、丁香2克、甘草5克、黄芪15克和甘油12克、羟甲基纤维素钠10克、山梨醇10克。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为200-300目的超微颗粒;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超微颗粒均匀涂布于压敏胶贴上,覆上面膜,即得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每贴含原料药粉1.5克。

经选择对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观察,具体结果如下: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0个月-16周岁。

(二)诊断标准:

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3次以上。

3-5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6-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注意:

1.上感两次之间间隔7天以上。

2.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

3.须观察一年。

(三)治疗方法:使用本中药贴剂,贴于脐部,一次一贴,24小时更换1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5天。

(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连续使用45天内,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在正常范围内;好转:连续使用45天内,观察期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连续使用45天,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五)治疗结果:治愈74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2%。

实施例三:

取陈皮15克、青皮10克、木香10克、丁香3克、甘草10克、黄芪20克和甘油15克、羟甲基纤维素钠12克、山梨醇12克。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为200-300目的超微颗粒;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超微颗粒均匀涂布于压敏胶贴上,覆上面膜,即得所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

每贴含原料药粉1.5克。

经选择对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观察,具体结果如下: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8个月-10周岁。

(二)诊断标准:

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3次以上。

3-6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7-10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以上。

注意:

1.上感两次之间间隔7天以上。

2.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

3.须观察一年。

(三)治疗方法:使用本中药贴剂,贴于脐部,一次一贴,24小时更换1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45天。

(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连续使用45天内,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在正常范围内;好转:连续使用45天内,观察期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连续使用45天,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五)治疗结果:治愈6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88%。

综上所述,该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贴剂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消化道及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免去注射及口服药物时的痛苦,解决了小儿用药困难的问题,具有疗效迅速,安全稳定,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