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23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肛裂主要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症状表现是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或不规则,有增厚、弹性差,色红,基底新鲜,有的溃疡基底紫红,有脓性分泌物。排便时疼痛明显, 或呈阵发性疼痛,便后数分钟缓解,随后又可剧烈疼痛,常有便秘及便时出血。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于老人及小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患者常因痛而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 恶性循环现象。目前治疗肛裂主要是使用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例如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普鲁卡因封闭,肛管扩张,侧切手术等疗法。药物疗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间长、毒副作用大等不足;手术治疗存在手术后病人痛苦大、恢复时间长、易复发、治疗费用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肛裂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珠10-30份、寒莓根5-25份、三颗针5-25份、金盏菊花5-20份、桑椹5-25份、蜢臂兰5-25份、黄水枝5-25份、木槿花5-20份、槐白皮5-25份、金刚散5-25份、丝瓜络5-25份、两面针5-20份、土马鬃5-25份、山竹子5-20份、莲蓬草5-25份、毛冬青叶5-20份、蒲葵子5-25份、锁阳5-25份、透骨草5-20份、卵叶贝母兰5-25份、武靴藤5-25份、芸薹子5-20份、走马胎5-25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紫珠20份、寒莓根15份、三颗针15份、金盏菊花10份、桑椹15份、蜢臂兰15份、黄水枝15份、木槿花10份、槐白皮15份、金刚散15份、丝瓜络15份、两面针10份、土马鬃15份、山竹子10份、莲蓬草15份、毛冬青叶10份、蒲葵子15份、锁阳15份、透骨草10份、卵叶贝母兰15份、武靴藤15份、芸薹子10份、走马胎15份、甘草10份。

祖国医学认为肛裂由热结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经常大肠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加之排便用力致肛内皮肤裂损,日久反复感染所致,所以,治疗肛裂以滋阴清热、生津润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润肠通便、敛疮生肌为原则。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三颗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椹补血滋阴,生津润燥,蜢臂兰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土马鬃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此四味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功,共为君药;寒莓根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三颗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盏菊花凉血止血、清热泻火,黄水枝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木槿花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金刚散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丝瓜络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两面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莲蓬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结,毛冬青叶清热解毒,止痛消炎,蒲葵子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卵叶贝母兰补气益血、止血、利尿,芸薹子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此十五味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共为臣药;紫珠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槐白皮祛风除湿、敛疮生肌、消肿解毒,山竹子消炎止痛、收敛生肌,武靴藤清热凉血、排脓消肿、止痛生肌,走马胎祛风湿、活血止痛、化毒生肌,此五味药合用具有润肠通便、敛疮生肌的功效,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臣使共辅,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润肠通便、敛疮生肌的功效,对肛裂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和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紫珠20g、寒莓根15g、三颗针15g、金盏菊花10g、桑椹15g、蜢臂兰15g、黄水枝15g、木槿花10g、槐白皮15g、金刚散15g、丝瓜络15g、两面针10g、土马鬃15g、山竹子10g、莲蓬草15g、毛冬青叶10g、蒲葵子15g、锁阳15g、透骨草10g、卵叶贝母兰15g、武靴藤15g、芸薹子10g、走马胎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紫珠15g、寒莓根25g、三颗针10g、金盏菊花20g、桑椹5g、蜢臂兰25g、黄水枝10g、木槿花20g、槐白皮5g、金刚散25g、丝瓜络0g、两面针20g、土马鬃5g、山竹子15g、莲蓬草10g、毛冬青叶20g、蒲葵子5g、锁阳25g、透骨草12g、卵叶贝母兰20g、武靴藤5g、芸薹子15g、走马胎10g、甘草8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紫珠25g、寒莓根10g、三颗针20g、金盏菊花5g、桑椹25g、蜢臂兰10g、黄水枝20g、木槿花5g、槐白皮25g、金刚散10g、丝瓜络20g、两面针5g、土马鬃25g、山竹子12g、莲蓬草20g、毛冬青叶5g、蒲葵子25g、锁阳10g、透骨草20g、卵叶贝母兰5g、武靴藤25g、芸薹子12g、走马胎20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紫珠10g、寒莓根20g、三颗针5g、金盏菊花15g、桑椹10g、蜢臂兰20g、黄水枝5g、木槿花15g、槐白皮10g、金刚散20g、丝瓜络5g、两面针15g、土马鬃10g、山竹子20g、莲蓬草5g、毛冬青叶15g、蒲葵子10g、锁阳20g、透骨草5g、卵叶贝母兰25g、武靴藤10g、芸薹子20g、走马胎5g、甘草15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紫珠30g、寒莓根5g、三颗针25g、金盏菊花12g、桑椹20g、蜢臂兰5g、黄水枝25g、木槿花12g、槐白皮20g、金刚散5g、丝瓜络25g、两面针12g、土马鬃20g、山竹子5g、莲蓬草25g、毛冬青叶12g、蒲葵子20g、锁阳5g、透骨草15g、卵叶贝母兰10g、武靴藤20g、芸薹子5g、走马胎25g、甘草12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肛裂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5~25岁5例,26~35岁12例,36~45岁36例, 45岁以上7例。

二、诊断依据:

1、 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一期肛裂;

3、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多见于二期肛裂;

4、 溃疡边缘发硬,基底色紫红,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三期肛裂。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五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

2、 有效: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

3、 无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47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对中药品临床引起各类型的过敏反应、疑为药物引起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异常、疑为药物引起癌症等致突变反应、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即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柴某,男,33岁。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大便坚硬燥结,便时滴血,便后持续疼痛数小时,并伴有心烦意乱,口干咽燥等症。诊见:裂口深红,溃疡基底深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大便正常,无疼痛感,滴血消失;继续服用3个疗程,裂口愈合,溃疡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2:

常某,女,48岁。大便坚硬燥结,二三日一行,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手纸染血。诊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舌苔黄燥,脉数。诊断为:一期肛裂。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排便时肛门疼痛明显减轻,大便正常,创面缩小;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裂口愈合,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