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221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外用制剂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是兰科植物白芨属[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是一味收敛止血的中药,也是外科治痈疽疮疡、刀伤、烫伤的常用中药。受传统使用功效的启发,近年来陆续有学者研究将白芨、白芨提取物、白芨复方制剂应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前列腺手术、烧烫伤、肿瘤栓塞治疗、妇科肌瘤,肛肠疾病,皮肤病等。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芨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白芨胶又广泛用于食品及化工领域,白芨成为我国现代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因其繁殖和栽培较为困难,白芨正面临着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严峻现实。目前市场上白芨药材的价格飞涨。白芨胶及其复方外用制剂,目前是治疗烧烫伤、痈疽疮疡、刀伤、外伤出血等的常用药物,由于白芨价格飞涨影响了开发应用。从剂型上,目前主要是研末外敷、煎液外敷、制成糊剂或涂膜剂。烧烫伤、痈疽疮疡、刀伤、外伤出血等患部涂敷时疼痛。黄蜀葵茎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的干燥茎杆,我们对黄蜀葵研究发现,黄蜀葵胶有白芨胶类似的功效,有较好的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和白芨一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每年黄蜀葵花被采收后,茎杆被抛弃,综合利用价格要便宜的多。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将黄蜀葵胶与白及胶配伍制备成喷膜剂,用于治疗烧烫伤、痈疽疮疡、刀伤、外伤出血等,通过配伍充分的发挥了黄蜀葵胶与白及胶的疗效,大大增强了疗效,而且降低了成本,制成喷膜剂避免了涂敷造成的患部疼痛,该膜成膜边缘平整、质地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止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和组织液渗出,有利于药物吸收,又使创面免受外界污染,加速组织修复,促进上皮新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黄蜀葵胶1-3%,白芨胶1-3%,聚乙烯吡咯烷酮3-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1%,增塑剂2-5%,透皮剂1-3%,防腐剂0.1-0.5%,蒸馏水余量。优选地,所述的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黄蜀葵胶1%,白芨胶1%,聚乙烯吡咯烷酮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增塑剂4%,透皮剂1%,防腐剂0.1%,蒸馏水余量。优选地,所述的黄蜀葵胶由以下方法制备:取黄蜀葵茎,干燥,粉碎成黄蜀葵茎干粉,用95%的乙醇脱脂后,加10-15倍蒸馏水80℃提取2次,每次2h,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后,用80%乙醇醇沉24小时,得到絮状沉淀,离心弃上清液,50℃真空干燥,即得黄蜀葵胶。优选地,所述的白芨胶由以下方法制备:取白芨,粉碎成白芨粉,用95%的乙醇脱脂后,加10-15倍蒸馏水80℃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滤液,浓缩后,80%乙醇醇沉24小时,得到的絮状沉淀,离心弃上清液,50℃真空干燥,即得白芨胶。优选地,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防腐剂为尼泊金乙酯,透皮剂为氮酮。所述的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黄蜀葵胶和白芨胶加适量蒸馏水浸溶至胶液;然后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蒸馏水溶胀24h,搅拌加入胶液,混匀后依次加入增塑剂、透皮剂和防腐剂,再加余量蒸馏水调至目标量;最后灭菌分装于喷瓶。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喷瓶的喷头对准患处进行喷涂,喷出药液快速成膜,有利于药物有效组分浸入患处发生理化反应,不易流失,产生更好的治疗效应。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利用黄蜀葵胶代替部分白芨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黄蜀葵的综合利用率。(2)本发明将黄蜀葵胶与白芨胶按一定比例配伍制备成喷膜剂,可以用于治疗烧烫伤、痈疽疮疡、刀伤、外伤出血等,通过合适比例配伍充分的发挥了黄蜀葵与白芨的疗效,大大增强疗效;黄蜀葵胶与白芨胶不仅充分利用了黄蜀葵和白芨活性成分,而且黄蜀葵胶与白芨胶本身可以作为成膜材料,减少其他成膜材料的使用,增加药效的同时降低成本。(3)本发明制成喷膜剂的形式,使用时,避免了涂敷造成的患部疼痛;黄蜀葵胶与白芨胶两种胶粘性较好,配上适宜的成膜材料,可喷成雾状,在8min内成膜,成膜边缘平整、质地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止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和组织液渗出,有利于药物吸收,又使创面免受外界污染,加速组织修复,促进上皮新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未使用乙醇作溶剂,避免了乙醇的刺激;甘油为增塑剂,可使膜剂柔软性增强,并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制备黄蜀葵胶:取黄蜀葵茎,干燥,粉碎成黄蜀葵茎干粉,用95%的乙醇脱脂后,加10-15倍蒸馏水80℃提取2次,每次2h,合并两次的滤液,浓缩后,用80%乙醇醇沉24小时,得到絮状沉淀,离心弃上清液,50℃真空干燥,即得黄蜀葵胶。制备白芨胶:取白芨药材,粉碎成白芨粉,用95%的乙醇脱脂后,加10-15倍蒸馏水80℃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滤液,浓缩后,80%乙醇醇沉24小时,得到的絮状沉淀,离心弃上清液,50℃真空干燥,即得白芨胶。实施例1: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组方为:制备方法:称取黄蜀葵胶和白芨胶加适量蒸馏水浸溶至胶液(约5wt%的水溶液形式);然后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蒸馏水溶胀24h(约5wt%的水溶液形式),搅拌加入胶液,混匀后依次加入增塑剂、透皮剂和防腐剂,再加余量蒸馏水调至目标量;最后灭菌分装于喷瓶。实施例2: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组方为:制备方法:称取黄蜀葵胶和白芨胶加适量蒸馏水浸溶至胶液;然后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蒸馏水溶胀24h,搅拌加入胶液,混匀后依次加入增塑剂、透皮剂和防腐剂,再加余量蒸馏水调至目标量;最后灭菌分装于喷瓶。实施例3:一种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组方为:制备方法:称取黄蜀葵胶和白芨胶加适量蒸馏水浸溶至胶液;然后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蒸馏水溶胀24h,搅拌加入胶液,混匀后依次加入增塑剂、透皮剂和防腐剂,再加余量蒸馏水调至目标量;最后灭菌分装于喷瓶。试验例:1、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的安全性评估(1)皮肤过敏性试验:豚鼠18只,雌雄各半,体重250±20g。实验前用脱毛剂除去背部两侧被毛,面积3cm×3cm,24h后观察确定无损伤。将处理的白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第一组给受试物(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第二组空白对照(不含药物的基质),第三组阳性对照组(1%2-4-二硝基氯代苯),然后分别于即刻、24、48、72h观察评价皮肤过敏情况。结果显示: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各6只豚鼠皮肤未出现红斑和水肿,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受试区自激发给药1h后出现红斑,6h最明显,24h逐渐消退,72h后红斑仍勉强可见,致敏率达100%。受试组豚鼠皮肤受试区自激发给药后72h内未出现红斑及水肿形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别,说明本发明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2)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成年健康白色家兔5只,于给药前,去除动物脊柱两侧被毛,面积约150cm2,24h小时候观察皮肤有无红肿、损伤等情况,出现类似情况不易继续试验。破损皮肤的制作:确定脱毛区域皮肤无异常情况后,用温水洗净,碘伏消毒,用无菌针头划“#”字并以渗血为度破损皮肤。使用喷膜剂和空白基质分别处理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白兔。24h后用温水去除受试物,观察,然后涂抹相同受试物,连续7d。并于末次涂药后1、4、48、72h,每日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体重、皮肤、毛发、眼和黏膜的变化,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及其他中毒表现。结果显示:在多次给药实验中,从1h到第7日记录家兔体重、皮肤、毛发、眼和黏膜,四肢活动的变化。喷膜剂实验组与空白基质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说明该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对完整和破损皮肤均无毒性反应。(3)稳定性实验:将样品进行加速实验和室温放置实验。加速实验:将样品放置在相对湿度为75%±5%,温度为40℃±2℃的密闭环境中3个月,在第0、1、2、3月,取样进行性状观察,微生物限量检测;室温放置实验:放置相对湿度60%±5%,温度25±2℃密闭环境中3个月,在第0、1、2、3月,取样进行性状观察、微生物限量检测。结果显示:加速试验3个月和室温放置3个月,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颜色、质感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无沉淀产生,溶液均一;微生物检测显示细菌总数小于10个/L,未检测到霉菌,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对完整和破损皮肤均无毒性反应,保证了用药安全,且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2、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检测(1)检测方法:小鼠背部用13%Na2S溶液涂抹脱毛,将20g的砝码置于锅内一同加热至沸,维持10min。然后用钳子夹住砝码上端,迅速放在小鼠皮肤上5s,稍加压力,形成烫伤面积为2cm×2cm的浅II度烫伤模型。取建模后小鼠2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阳性对照组B、烫伤治疗组C、烫伤治疗组D、烫伤治疗组E。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阳性对照组B每日涂抹森源烧烫伤软膏,烫伤治疗组C每日喷涂实施例1的喷膜剂,烫伤治疗组D每日喷涂实施例2的喷膜剂,烫伤治疗组E每日喷涂实施例3的喷膜剂,连续治疗15天。观察每只小鼠愈合情况,在建模第4、8、12、15天计算创面愈合面积率。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残余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如表1所示。(2)检测结果:表1黄蜀葵白芨胶喷膜剂对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组别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5天A8.5±10.522.1±11.546.2±15.362.3±14.5B11.6±12.542.1±11.5*63.5±16.3*83.6±13.2**C13.8±10.148.6±11.5*69.8±13.5*98.3±6.8**D15.8±10.355.3±12.5*75.9±13.2*99.8±3.5**E14.5±10.253.2±12.5*73.6±10.2*98.9±3.5**注:与空白组比较,其中“*”表示P<0.05,“**”表示P<0.01。如表1所示:随着烫伤药物的持续治疗,小鼠烫伤创面开始结痂,结痂面积不断缩小,治愈率显著上升。本发明喷膜剂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治愈效果更好,其中实施例2的喷膜剂治愈效果最佳。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