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02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综合征,是由生活方式问题导致的代谢类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并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高尿酸血症和其余的“三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全国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10%左右,沿海城市高达20%,并且仍以每年0.97%的速率增加,且男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有了更多新的研究和认识,但对于无具体发病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有必要治疗及治疗标准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此外,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效果无法应对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增长,而有些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值的效果,但同时加重了肝肾的负担,导致其它损伤,副作用过大,因此,医生大多只能建议患者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血尿酸值,但这并不能阻止高尿酸血症如野火般的蔓延态势。

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也将痛风视为高尿酸血症表现的症状之一。高尿酸血症使人体代谢紊乱,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尿酸随血液循环至关节处沉淀聚集成晶体而导致关节异物性炎症,形成痛风。据相关数据显示,痛风患者因长时间食用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等化学药物来抑制痛感,导致其肾脏功能及心脑血管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高尿酸血症进行治疗,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加速尿酸的排泄水平,而避免通过化学药物中和尿酸来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对痛风的治疗也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市场上仍未有能够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仅对治疗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对“四高”中另外的三高都有促进恢复作用,且无其它副作用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15-60份、桂枝9-15份、土茯苓30-150份、萆薢30-60份、车前草30-60份、马齿苋30-60份、益母草12-36份以及王不留行12-36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15-36份、桂枝10-14份、土茯苓30-60份、萆薢35-50份、车前草35-50份、马齿苋35-50份、益母草15-24份以及王不留行15-32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20份、桂枝12份、土茯苓40份、萆薢42份、车前草42份、马齿苋45份、益母草18份以及王不留行25份。

该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细辛1-6份,优选为2-5份。

该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马钱子0.3-0.6份,优选为0.4-0.5份。

所述的苍术包括茅苍术或北苍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土茯苓包括赤茯苓或白茯苓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益母草包括白花益母草或红花益母草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白花益母草。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的剂型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应用时,采用常规的中药煎煮方法制备成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药物,即:将按重量份含量称取的各组分混合后,加水浸泡,之后依次经煎煮、过滤,得到中药组合物药液,直接服用该药液或将药液进一步制成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后服用。

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多发病于30岁以上的男性肥胖者,并与其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在常常饮酒过度、过量食用海鲜或豆制品的基础上长期过劳或熬夜。中医认为,长期大量饮酒,平素爱吃肥甘厚腻,体内会形成很多痰湿(代谢垃圾),痰湿内阻影响血液循环(阻碍体内经络循行),导致中焦脾胃发动机受损,使脾胃运化能力和升清降浊机能下调,严重阻碍了四肢络脉的循行,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因此,本发明的治疗思路为:从高尿酸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通过纯自然植物中草药的配伍,在增强中焦脾胃发动机的有力运转能力的同时清除四肢络脉上堆积的代谢垃圾,进而实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药理如下:

苍术:根状茎入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健脾、化浊、止痛、祛风湿的功效,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有利于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桂枝: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能够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据《本草纲目》中记载,土茯苓能够“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萆薢:归肾、胃经。萆薢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关节屈伸不利,对于由胃中浊气下流所导致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驱湿及治愈效果。

车前草: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车前草在利水的同时,也能增加对尿素、氯化钠及尿酸的排泄,从而纠正嘌呤代谢紊乱,并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血清尿酸与肌酐水平。

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与高尿酸血症的湿热痰浊、瘀毒阻滞病机相合,正合中医“祛瘀生新”之理,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良好的功效。

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目前,益母草主要被用作女性用药,用来治疗各种妇科病。对于高尿酸血症,由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高尿酸血症女性基本没有症状出现,可据此推测,女性体内的某些物质对预防或治疗高尿酸血症有显著的功效。经研究表明,人体内雌性激素的升高对尿酸的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并能够降低痛风的发作,而益母草有助于人体雌性激素的分泌,因此,本发明中加入益母草,以促进机体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强尿酸排泄,促进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

细辛: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马钱子:又称车里马钱、云南马钱等,其味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本发明中,马钱子对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患者有化石、消肿、止痛功效,对痛风即时发作者有显著的疗效,但由于马钱子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少量即可。

本发明中,苍术健脾祛湿、祛风散寒,桂枝温通血脉、暖脾胃,以苍术和桂枝二药相使,作为君药,能够增强中焦脾胃发动机的运转能力,有利于运化痰湿;土茯苓除湿、利关节而清除四肢关节痰湿,萆薢祛湿,车前草利尿,马齿苋利湿消肿清除肠胃痰湿,以土茯苓、萆薢、车前草和马齿苋同为臣药,能够清除四肢、六腑之痰湿;王不留行活血通经、细辛散寒通络,王不留行相须细辛,能够疏通四肢、六腑经络,为清除痰湿而铺路;益母草是类雌激素药物,能够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以益母草作为佐药。各组分相辅相成,实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高尿酸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备出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相辅相成,通过组分之间的配伍,增强中焦脾胃代谢机能,加速排泄四肢六腑之代谢垃圾,通利关节,使体内内源性代谢失衡状态得到快速复原,一方面促进血液中尿酸的排泄,缓解高尿酸症状,另一方面恢复及加强人体的代谢机能,标本兼治,从而调节血液尿酸值,使其恢复正常指标,并使体内血液当中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趋于动态平衡状态,进而实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

2)本发明不仅对治疗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对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均有一定的促进恢复作用;

3)无副作用,对人体的其他血液指标及器官功能等方面均不会造成异常,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由于高尿酸血症主要发病于男性群体中,女性很少有症状出现,因此,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男性群体中的高尿酸血症治疗效果进行试验研究。

与山西省中医院合作,对150位患病时间在3年以上的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试验。将150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00人,年龄分布为:35-44岁25人、45-54岁25人、55-64岁25人,65岁以上25人;对照组50人,各年龄层人数比例与试验组大致相同。试验组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20份、桂枝12份、土茯苓40份、萆薢42份、车前草42份、马齿苋45份、益母草18份、王不留行25份以及细辛3份,用常规方法煎煮出药液,早晚各服用药液100mL;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缓释胶囊0.25g/天,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高尿酸血症治疗效果

试验人群中,血尿酸含量在550μmol/L以上的占90%左右,最高可达到750μmol/L以上。用药2周后,试验组人群的血尿酸含量均降低至550μmol/L以下,且有73人的血尿酸含量降低至416μmol/L以下,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有效率达到70%以上;对照组总体的血尿酸含量也有所下降,但仍有15%以上的人处于血尿酸含量高于650μmol/L的水平。用药8周后,试验组人群中,有95%的人血尿酸含量恢复正常水平,仅有5%的人血尿酸含量仍略高于临界值;而对照组的用药有效率不到70%,且仍有少数人的血尿酸含量高于650μmol/L。由试验结果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快速而有效,且对各个年龄层的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降血尿酸功效。

患病3年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容易并发痛风,且30%左右的人同时还会产生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而女性则容易产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上述试验人群中,同时伴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周后,有35%的人开始出现高血压及高血脂症状减轻的情况,血压及血脂水平开始逐渐恢复,到第7周后,血压及血脂的降低效果愈加显著;而对照组中,几乎没有患者在服药之后,发生血压及血脂显著降低的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够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还对血压的缓解及血脂的排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调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尿酸的西药之后,其肾功能指标会出现衰退,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90%的人在服用西药后,出现了明显的肾功能指标衰退。而市场上的一些中药类降尿酸药物在服用之后,有30%左右的人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其他血液指标及器官功能等方面均未出现任何异常,例如身高、体重及体内各类酶含量等,均保持正常水平,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15份、桂枝9份、土茯苓30份、萆薢60份、车前草60份、马齿苋60份、益母草12份以及王不留行36份。其中,苍术为茅苍术,土茯苓为赤茯苓,益母草为白花益母草。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以及王不留行12份。其中,苍术为北苍术,土茯苓为白茯苓,益母草为红花益母草。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丸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40份、桂枝12份、土茯苓80份、萆薢45份、车前草40份、马齿苋45份、益母草20份以及王不留行22份。其中,苍术包括茅苍术和北苍术两种,土茯苓包括赤茯苓和白茯苓两种,益母草包括白花益母草和红花益母草两种。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胶囊剂的药物,可治疗痛风。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15份、桂枝10份、土茯苓30份、萆薢50份、车前草50份、马齿苋50份、益母草15份以及王不留行32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颗粒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6份、桂枝14份、土茯苓60份、萆薢35份、车前草35份、马齿苋35份、益母草24份以及王不留行15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散剂的药物,可治疗痛风。

实施例7: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23份、桂枝12份、土茯苓40份、萆薢42份、车前草42份、马齿苋45份、益母草20份以及王不留行25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蜜丸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8: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3份、马钱子0.4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口服液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9: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6份、马钱子0.3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和颗粒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0: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1份、马钱子0.6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胶囊剂和散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1: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3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口服液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2: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6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和颗粒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3: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细辛1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胶囊剂和散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4: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马钱子0.4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口服液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5: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马钱子0.3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和颗粒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实施例16:

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5份、土茯苓150份、萆薢30份、车前草30份、马齿苋30份、益母草36份、王不留行12份、马钱子0.6份。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胶囊剂和散剂的药物,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