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13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采血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该采血器属于自带弹射机构且为头部按压型的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背景技术:

在医用采血器中,一次性采血器以其体积小、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为特色深受医护人员和病人欢迎,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以及糖尿病患者中大量使用。这种采血器自带弹射机构,结构紧凑,整体一次性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

中国专利CN105816188A(专利申请号:201610158481.8)公布了一件名称为《改进型一次性可调穿刺深度安全采血针》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专利申请将原来的调节部件连接在推发器上,改变为将调节部件连接在外壳上,此时由于转动调节部件与推发器无关,所以不会导致误发射,解决了以往转动调节头时容易导致误发射造成产品浪费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二次穿刺的可能,即针芯一次发射后由于弹簧带动针芯来回做简谐振动,容易产生二次穿刺,加剧受用者的疼痛感。为此,如何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其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采血器发射时存在二次穿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针芯、弹簧以及推发器。

所述外壳内定位设有至少两个弹性爪,所有弹性爪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

所述针芯被夹持在弹性夹中,弹簧顶压在针芯尾部并作用在针芯的弹射方向上,弹性夹利用末端的卡钩和夹持力将针芯卡夹住形成发射前锁定。

所述推发器头部从外壳前端伸出,推发器身体滑动连接在外壳中,推发器对应各弹性爪迎面设有迫使弹性夹末端向侧向张开的斜面。

其创新在于:所述针芯的外侧与推发器或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简谐振动衰减器,该简谐振动衰减器由弹性臂和倒钩组成,弹性臂和倒钩两者中,一者设在针芯的外侧,另一者设在推发器或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倒钩上设有钩面,对应该钩面在弹性臂的臂端处设有碰撞面,当针芯射击时倒钩上的钩面滑过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当针芯回缩时倒钩上的钩面与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撞击,以此配合来干扰针芯射击后的简谐振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针芯”、“弹簧”和“推发器”的基本结构以及功能和作用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见本发明背景技术所引用的技术内容。

2.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中的“前”是指采血器中针尖所指方向。

3.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发器前端或外壳头部可以再加装一个调节头结构,从而实现穿刺深度可调节。

4.上述方案中,所述针芯头部可以设置保护帽结构,而保护帽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扭帽型或盖帽型。这并不影响实现本发明目的。

5.上述方案中,所述简谐振动衰减器设计在针芯的外侧与推发器的内壁之间,或者设计在针芯的外侧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6.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减振效果可以在弹性臂臂端设有凸起,对应该凸起在倒钩旁设有凹槽,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凸起刚好落入凹槽中,以此构成一种辅助减振器。

7.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减振效果可以在针芯头部侧面至少设有两个弹性片,该弹性片为针芯上的延伸结构,弹性变形的方向为针芯径向,各弹性片在针芯周向均匀布置;对应所述弹性片在推发器前部设有筒形内壁,针芯相对推发器滑动时,针芯上的各弹性片与筒形内壁滑动配合,以此构成另一种辅助减振器。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为了防止采血器针芯发射后产生二次穿刺,本发明在针芯的外侧与推发器的内壁之间,或者在针芯的外侧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计有简谐振动衰减器,该简谐振动衰减器由弹性臂和倒钩组成,利用倒钩上的钩面与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配合来达到干涉减振目的。当针芯射击时倒钩上的钩面滑过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当针芯回缩时倒钩上的钩面与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撞击,以此配合来干扰针芯射击后的简谐振动,从而规避了针芯二次穿刺的可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简谐振动衰减器由弹性臂和倒钩组成,利用倒钩上的钩面与弹性臂臂端的碰撞面配合来达到干涉减振目的。这是本发明最主要的减振手段。

2.本发明如果在弹性臂臂端设置凸起,同时在倒钩旁设置凹槽,当针芯随弹簧作简谐振动时凸起与凹槽产生阻尼,因此这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减振手段。

3.本发明如果在针芯头部侧面设置弹性片,对应弹性片在推发器前部设置筒形内壁,弹性片与筒形内壁滑动配合。这种设计对针芯穿击有导向作用,而对针芯穿击后的简谐振动有阻尼作用,因此这也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辅助减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血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采血器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初始装配状态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针帽摘除状态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发射状态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衰减状态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外壳;2.尾盖;3.针芯;4.弹簧;5.推发器;6.扭帽;7.弹性爪;8.斜面;9.卡钩;10.调节圈;11.端面;12.弹性臂;13.倒钩;14.钩面;15.碰撞面;16.凸起;17.凹槽;18.弹性片;19.筒形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

如图1-5所示,该采血器由外壳1、尾盖2、针芯3、弹簧4、推发器5、调节圈10和扭帽6组成(见图1)。

在装配状态下(见图2),尾盖2盖在外壳1后端端口处,尾盖2在外壳1内伸出两个面对面对称布置的弹性爪7(见图1),这两个弹性爪7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所述针芯3被夹持在弹性夹中,弹簧4顶压在针芯3尾部并作用在针芯3的弹射方向上,弹性夹利用末端的卡钩9(见图1)和夹持力将针芯3卡夹住形成发射前锁定。所述推发器5头部从外壳1前端伸出,推发器5身体滑动连接在外壳1中,推发器5对应各弹性爪7迎面设有迫使弹性夹末端向侧向张开的斜面8(见图4)。扭帽6安装在采血针头部。

本实施例以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创新在于:所述针芯3的外侧与推发器5的内壁之间设有简谐振动衰减器,该简谐振动衰减器由弹性臂12和倒钩13组成,倒钩13设在针芯3的外侧(见图3),弹性臂12设在推发器5的内壁上(见图4和图5),所述倒钩13上设有钩面14(见图3),对应该钩面14在弹性臂12的臂端处设有碰撞面15(见图5),当针芯3射击时倒钩13上的钩面14滑过弹性臂12臂端的碰撞面15,当针芯3回缩时倒钩13上的钩面14与弹性臂12臂端的碰撞面15撞击,以此配合来干扰针芯3射击后的简谐振动。这是本发明最主要的减振手段。

所述弹性臂12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在推发器5上,弹性臂12为推发器5上的悬臂结构,悬臂的臂身平行于推发器5轴线;所述倒钩1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在针芯3外侧,倒钩13的位置对应于弹性臂12。在本实施例采血器的横截面上,两个弹性臂12和两个弹性爪7呈十字交叉布置。

为了增加减振效果,本发明在弹性臂12臂端设有凸起16(见图5),对应该凸起16在倒钩13旁设有凹槽17(见图3),当弹簧4处于自由状态时凸起16刚好落入凹槽17中。当针芯3随弹4簧作简谐振动时凸起16与凹槽17产生阻尼,这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减振手段。

为了针芯3导向同时增加减振效果,本发明在针芯3头部侧面至少设有两个弹性片18,该弹性片18为针芯3上的延伸结构,弹性变形的方向为针芯3径向,各弹性片18在针芯3周向均匀布置;对应所述弹性片18推发器5前部设有筒形内壁19,针芯3相对推发器5滑动时,针芯3上的各弹性片18与筒形内壁19滑动配合。这种设计对针芯3穿击有导向作用,而对针芯3穿击后的简谐振动有阻尼作用,因此这也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辅助减振手段。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操作过程如下:

1.初始装配状态

参见图6所示,针芯3被夹持在弹性夹中,弹簧4顶压在针芯3尾部并作用在针芯3的弹射方向上,弹性夹利用末端的卡钩9(见图1)和夹持力将针芯3卡夹住形成发射前锁定。

2.针帽摘除状态

参见图7所示,采血针使用时先要拧转扭帽6,由于扭帽6上的凸弧形边与调节圈10上的凹弧形口转动配合,使针芯3上的连接杆带动针芯3上保护杆转动,最终旋转拉断保护杆与主体之间的颈部,然后拔除扭帽6。

3.针芯发射状态

参见图8所示,将推发器5头部端面11对准人体采血部位进行按压,当推发器5头部受到按压时,推发器5相对外壳1向后移动,推发器5上斜面8迫使弹性爪7侧向张开,当按压超过脱钩临界点后,引发针芯3脱钩并在弹簧4的推动下进入射击穿刺状态,产生射击穿刺。

4.针芯衰减状态

参见图9所示,当针芯3射击时倒钩13上的钩面14滑过弹性臂12臂端的碰撞面15,当针芯3回缩时倒钩13上的钩面14与弹性臂12臂端的碰撞面15撞击,以此配合来干扰针芯3射击后的简谐振动。这是本发明最主要的减振手段。当针芯随弹簧作简谐振动时凸起16与凹槽17产生阻尼,因此这是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减振手段。弹性片18与筒形内壁19滑动配合。这种设计对针芯3穿击有导向作用,而对针芯3穿击后的简谐振动有阻尼作用,因此这也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辅助减振手段。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变化作如下说明:

1.本发明实施例是扭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结构,阅读本发明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盖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结构。

2.以上实施例中,推发器5上所设的斜面8均为平面形式。实际上在本发明中包含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平面形式的斜面;第二种是凹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是直线,在垂直倾斜方向凹面或凸面,但本质还是斜面);第三种是锥面形式的斜面;第四种是弧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不平有凹弧或凸弧,但本质还是斜面)。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3.以上实施例中,由两个弹性爪7共同形成的一个弹性夹都是从尾盖2内端面延伸出的延伸结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弹性夹可以直接由外壳1延伸形成。比如将外壳1设计成上下两半拼合而成,每半个外壳中延伸出一个弹性爪,当外壳两半拼合后两个弹性爪共同形成的一个弹性夹。此时,可以同时将尾盖2省去,合并到两半型的外壳中。所以,在权利要求1中没有将尾盖2以及尾盖2上延伸设有弹性爪结构写为必要条件,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认知的情况。

4.以上实施例中,弹性夹均由两个弹性爪面对面对称布置共同形成。但本发明在弹性爪的数量方面并非局限于两个,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情况,比如三个、四个、五个等,这些弹性爪可以围绕针芯周围布置也同样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变化情况。

5.以上实施例中,采血器头部设有调节圈10用来实现多档位穿刺深度可调。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即使采血器头部没有可调穿刺深度的调节头结构也同样适用于本发明。所以,在权利要求1中没有将调节圈10写为必要条件。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变化情况。

6.以上实施例中,简谐振动衰减器设在针芯3的外侧与推发器5的内壁之间。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果将简谐振动衰减器设在针芯3的外侧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也同样可行,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变化情况。

7.以上实施例中,将倒钩13设在针芯3的外侧(见图3),弹性臂12设在推发器5的内壁上(见图4和图5)。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果将倒钩13设在推发器5的内壁上,而将弹性臂12设在针芯3的外侧也同样可行,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变化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