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56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医疗床没有人性化的智能医疗床体位及定制床体位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医疗床设备,没有专门为减轻医护人员的定制工作床体位功能,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大量不必要的体力劳动,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如腰肌劳损等职业病的发病机率。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现有的智能医疗床也无法实现对床体位的精确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病人,例如儿童、老人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来说,家属需要对其进行全天24小时监护,才能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样不仅增加了医护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家属的时间成本,同时,由于人力监护会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在病人发病时,可能会延误对病人的治疗,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另一方面,现有的医疗及疗养等工作,一般以医院为依托,将其场所设定在医院、社区医院以及疗养院等地,而如医院等这些地方一般是人满为患的,排队、挂号等就要浪费掉许多时间,导致人们非常疲劳。同时,由于检测、诊疗、治疗等工作都需要医护人员完成,造成医护人员工作量非常大,使医院负荷过重,同时,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的传统医疗系统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其能够基于智能医疗床以及移动终端,对用户的健康进行监控,并设定一系列健康阈值以及行为阈值,在超出阈值时,对用户以及医护人员同时进行报警,实现全天24小时对用户的健康监控,保证用户的身体健康。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其包括智能医疗床、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便携式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通讯连接,

所述智能医疗床设置有多个通讯端口,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监控并采集所述用户的健康参数并发送至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

所述便携式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分别与所述云医疗服务中心、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将用户身体信息参数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智能医疗床发送的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便携式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体信息参数。

优选地,所述用户身体信息参数包括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用户的行为参数。

优选地,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设置有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当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的健康参数或便携式设备采集的用户的健康参数超出所述健康参数阈值或当便携式设备采集的用户的行为参数超出所述行为参数阈值时,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并同时向所述便携式设备以及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由医护工作人员直接在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中输入或通过移动终端向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写入。

优选地,还包括云医疗服务中心,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诊断参数。

优选地,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用户诊断报告,

所述模拟计算采用的参数包括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以及地区多发病参数值,所述各项参数值的权值由权值数据库自动生成,所述权值数据库由一移动终端向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写入。

优选地,所述智能医疗床的通讯端口连接有外部设备,外部设备至少包括血压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监测仪、血糖监测仪以及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

所述通讯端口识别与智能医疗床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格式,并根据识别出的数据格式来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取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智能医疗床还包括护理单元、诊疗单元、康复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所述护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护理服务,所述护理单元包括床体位监测单元以及服务单元,所述床体位监测单元用于对床体位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床体位阈值对用户的床体位进行调整,所述服务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

所述诊疗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诊疗服务,所述诊疗单元包括多种外部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对用户进行诊疗服务;

所述康复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康复服务,所述康复单元包括拉伸单元以及监测单元,所述拉伸单元用于进行拉伸训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用户的锻炼情况进行监测,同时为用户制定康复计划;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多种血糖计、血压计、心脏监测仪、脉搏监测仪、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检测服务。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设备至少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摔倒自动报警单元、一键呼叫单元、位置服务单元、长期静坐判断单元、作息规律判断单元、活动运动判断单元、睡眠监测单元、体态步态监控单元、亲情语音单元、生活提醒单元、健康总结单元、健康风险单元、活跃度异常单元、久坐风险监控单元、活动异常单元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所述:

①基于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对用户的身体进行24小时监控,实时获取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行为参数,并设置有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当监测到的用户的健康参数超过阈值或行为参数超过阈值时,向用户和医护人员同时发送报警信息,在用户身体健康异常时或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时,例如血压过高或离病房太远时,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都会自动进行报警,引起病人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注意,防止意外的发生。

②基于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能够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对用户的身体状况,例如血压、血糖、心率等进行监控,获取用户实时健康参数,对用户的身体健康进行多维度监控。实现了以智能医疗床为依托的监测诊疗服务,无论用户身处何地都能够对身体进行监测,并且能够根据身体监测结果自动生成身体健康报告,用户通过其持有的移动终端能够随时查看相关健康报告,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了解,并且在出现危险时,及时向用户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中心或用户的亲人等发送报警信息,防止意外的发生。

③根据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采集并存储的历史诊断参数,可以是地区的多发病的参考信息,不限于用户自己,而是可以参考诸如地区多发病、同龄、同性别、同体质等人的参数,作为医生的诊断参考。还可以依靠云中心和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的强大运算及存储功能,将相关的医学科技论文等作为资料,引入人工智能学习,针对智能医疗床检测到的病人体征参数,计算出可能的病情,预测疾病的凶险程度,提出治疗方案等。得到的诊断报告能够为医生对该用户的诊断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并且能够节约医生的诊断时间,同时能够减少用户的就医时间。

云医疗服务中心同时能够获取多家医院对用户的诊断记录,避免对用户进行重复仪器检查,如可以减少用户的CT扫描等,不仅能够全面获取用户的诊断数据,而且有利于用户的身体检查。

通过云医疗服务中心,能够实时地将之前的检查信息保存并活用于之后的治疗,同时该云医疗服务中心还实时地保存来自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的数据,能够为医护人员随时提供最新最全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最大程度地减轻了重复检查的负担。

④智能医疗床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护理服务、诊疗服务、康复服务以及检测服务,多角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使用户感到身心愉悦的同时,最大可能的帮助用户能够尽快康复。

基于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中央服务器能够连接多个外部端口,能够实现智能医疗床为中心的各种医疗医养服务,比如挂号、诊断、治疗、取药、缴费、餐饮、休闲娱乐等全流程的服务。并且能够根据用户需要,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提供呼救外卖服务以满足用户生活需求,提供娱乐接口满足用户娱乐需求,使用户在智能医疗床周围即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生活需求,例如外卖、定制新闻资讯、收发快递、呼叫亲属、搜寻家政服务人员、遇到纠纷或者麻烦可以找到律师等提供咨询服务的人群等。同时,能够提供多种搜索娱乐生活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医疗床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报警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报警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解释:

现有的医疗系统基本都是以医院为依托,需要在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之内进行检查,在挂号、等待检查上就会浪费许多时间,造成病人体力缺失,不利于用户进行医疗。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医疗床的健康监测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智能医疗床1、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便携式设备3以及移动终端4。

智能医疗床1以及便携式设备3分别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通讯连接,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与移动终端4通过网络进行通讯连接。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能够接收智能医疗床1以及便携式设备3采集的用户的健康参数,例如血压参数、血糖参数、心率参数或其他参数等。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医疗床1设置有多个通讯端口,用于对用户进行监控并采集用户的当前健康参数并发送至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医疗床1能够通过通讯端口连接多种检测设备对用户的身体进行检查。

便携式设备3佩戴在用户(如病人)身上,分别与云医疗服务中心5、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以及移动终端4通信连接,用于将用户身体信息参数发送至云医疗服务中心、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便携式设备3包括但不限于手环、脚环、电子手表、可穿戴设备等等。

优选地,智能医疗床1的通讯端口11连接有外部设备12,外部设备至少包括血压监测仪、心率检测仪、脉搏监测仪、血糖监测仪以及体温监测仪中的一种,通讯端口识别与智能医疗床连接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格式,并根据识别出的数据格式来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取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

通过连接外部设备,智能医疗床1能够获取用户的血压、心率、脉搏、血糖、体温或其他与身体健康的相关信息,例如睡眠质量、运动指数等等。

优选地,智能医疗床1还包括护理单元13、诊疗单元14、康复单元15以及检测单元16,

护理单元13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护理服务,例如对根据需要对用户进行多功能护理,诊疗单元14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诊疗服务,康复单元15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康复服务,检测单元16用于对所述用户提供检测服务,通过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可以对用户进行多方面的检测。

优选地,便携式设备同时也能够采集用户的某些健康参数,例如心率、脉搏、体温等,同时,便携式设备至少包括下述单元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摔倒自动报警单元、一键呼叫单元、位置服务单元、长期静坐判断单元、作息规律判断单元、活动运动判断单元、睡眠监测单元、体态步态监控单元、亲情语音单元、生活提醒单元、健康总结单元、健康风险单元、活跃度异常单元、久坐风险监控单元、活动异常单元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

摔倒自动报警单元内部设置有摔倒检测装置,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是否摔倒,并且在用户摔倒后能够自动向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以及移动终端报警。通过一键呼叫单元,用户能够向医生、社区服务人员或亲人发送信息,在用户发生危险时,能够快速实现求救,防止意外发生。位置服务单元能够快速对用户进行定位,长期静坐判断单元能够判断用户是否长期静坐,设定静坐时间阈值,当静坐时间超出静坐时间阈值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向用户进行报警。作息规律判断单元能够根据设定的作息规律对用户的作息进行判断,并进行提示。活动运动判断单元能够对用户的运动进行判断,并进行提示。睡眠监测单元能够对用户的睡眠进行监测,体态步态监控单元能够对体态步态进行监控,并为用户提示最优体态步态,亲情语音单元能够使用户与持有相同便携式设备的用户进行语音通话,生活提醒单元能够根据事先设定的提醒事项对用户的生活进行提醒,健康总结单元能够根据用户的各项监测指标,对用户的健康进行评判,并对用户进行提示。健康风险单元能够对用户的健康进行风险提示,活跃度异常单元能够根据活跃度阈值对用户的异常活跃度进行报警,久坐风险监控单元能够根据阈值,在用户座的时间超出阈值时进行报警,活动异常单元能够根据用户事先设定的活动范围,在用户的活动超出活动范围时进行报警,以及作息规律异常判断单元能够根据用户事先设定的作息规律,当用户的实际作息规律超出用户事先设定的作息规律时进行报警。

便携式设备设置有GPS单元,能够对用户进行定位,定位之后,根据其内部设定的用户的活动范围阈值,在用户的实际活动范围超出活动范围阈值时通过智能医疗床、云服务中心或便携式设备发送报警信息,发送对象包括用户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人员以及亲人等。

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能够接收并处理智能医疗床发送的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便携式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体信息参数。用户身体信息参数包括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用户的行为参数。

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设置有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当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的健康参数或便携式设备采集的用户的健康参数超出所述健康参数阈值或当便携式设备采集的用户的行为参数超出所述行为参数阈值时,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并同时向所述便携式设备以及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由医护工作人员直接在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中输入或通过移动终端向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写入。

当监测到的用户的健康参数超过阈值或行为参数超过阈值时,向用户和医护人员同时发送报警信息,在用户身体健康异常时或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时,例如血压过高或离病房太远时,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都会自动进行报警,引起病人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注意,防止意外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中的智能医疗床还具有离线工作功能,智能医疗床能够进行离线工作,在离线工作期间,智能医疗床保存用户当前的健康参数,在重新连接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者云医疗服务中心后,智能医疗床会把用户的健康参数及其他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者云医疗服务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便携式设备、以及智能医疗床均可与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进行通讯连接,且上述设备在访问许可的情况下可交叉获取数据,便于用户、医护人员或疗养人员获取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医疗床设置连接床边控制器,该床边控制器还连接智能医疗床上的身体检测装置,收集身体检测装置发送来的健康参数,并把健康参数发送到中央管理服务系统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该床边控制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智能医疗床的两侧,便于病人操作,另外,该床边控制器也可安装在室内的墙上或者特定的支架上,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智能医疗床通讯连接,便于医护人员或病人的亲属操作,亦可。

如图4所示,尿湿检测电路,当尿液触及尿湿检测传感器R26,其电阻值发生变化,与之连接的芯片UD1的THR引脚的电压值也随之发生变化,芯片UD1利用内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功能,判断THR引脚上的电压是否超出阙值,如果超出,则判断有尿液,引脚Q输出信号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再根据用户设置做出报警能相应动作。

如图5所示,用户也可以通过按键等操作,发出地灯点亮或熄灭命令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通过引脚输出高低电平给Q2三极管,当输出高电平时,Q2导通,电流通过二极管D1,使Q3导通,使连接在J9、JD3的地灯点亮。

优选地,还包括云医疗服务中心5,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诊断参数。历史诊断参数包括用户之前相关病历、家族史以及多家医院的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就医数据库。

优选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2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历史诊断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用户诊断报告。

模拟计算采用的参数包括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以及地区多发病参数值,各项参数值得权值由权值数据库自动生成,所述权值数据库由专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或云医疗服务中心写入。权值根据季节不同、时间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情况一般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用户当前的各项健康参数值所占权值为5-9,用户历史诊断的各项健康参数值为1-4,地区多发病参数值的权值为0.1-0.5。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所述:

①基于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对用户的身体进行24小时监控,实时获取用户的健康参数以及身体行为参数,并设置有健康参数阈值以及行为参数阈值,当监测到的用户的健康参数超过阈值或行为参数超过阈值时,向用户和医护人员同时发送报警信息,在用户身体健康异常时或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时,例如血压过高或离病房太远时,中央监控管理服务系统都会自动进行报警,引起病人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注意,防止意外的发生。

②基于所述智能医疗床以及便携式设备能够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对用户的身体状况,例如血压、血糖、心率等进行监控,获取用户实时健康参数,对用户的身体健康进行多维度监控。

③根据智能医疗床采集的用户当前健康参数以及云医疗服务中心采集并存储的历史诊断参数,计算获得诊断报告,得到的诊断报告能够为医生对该用户的诊断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并且能够节约医生的诊断时间,同时能够减少用户的就医时间。

云医疗服务中心同时能够获取多家医院对用户的诊断记录,避免对用户进行重复仪器检查,如可以减少用户的CT扫描等,不仅能够全面获取用户的诊断数据,而且有利于用户的身体检查。

④智能医疗床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护理服务、诊疗服务、康复服务以及检测服务,多角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使用户感到身心愉悦的同时,最大可能的帮助用户能够尽快康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