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祖传接骨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1364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祖传接骨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接骨疗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裂在医学上成为裂纹骨折,是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导致的,骨裂后需要通过固定后,外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但目前市场上的治疗方法还比较传统,骨裂后疗程比较长,外敷所采用的中药比较常规,疗效较慢,病人需承受痛苦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祖传接骨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祖传接骨中药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骨碎补树皮30g、野辣椒树皮15g、柘刺树根皮10g、茅草根10g、金杉木皮10g、菖蒲根10g,上述组成均为干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质量分数的各组分,混合均匀,通过研钵粉碎后,向混合物中加入50g红糖,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瓦罐中,然后向瓦罐中加入醋10ml、麻油100ml,蒸2h,蒸后自然冷却至40℃,然后将药物热敷患处24h,热敷后间隔2天再次热敷一次。

本发明所选用药材的药理学基础为:

骨碎补树皮: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跌打骨折及斑秃,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野辣椒树皮:通经络、强筋骨、健脾温中;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感冒;

柘刺树根皮: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清热凉血、舒经活络,主治跌打损伤;

茅草根:利尿、止血、抑菌、镇静解热;

金杉木皮:祛风燥湿、收敛止血;

菖蒲根: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风湿疼痛。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加快骨裂或骨头粉碎后骨头的愈合效率,缩短疗程,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祖传接骨中药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骨碎补树皮30g、野辣椒树皮15g、柘刺树根皮10g、茅草根10g、金杉木皮10g、菖蒲根10g,上述组成均为干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质量分数的各组分,混合均匀,通过研钵粉碎后,向混合物中加入50g红糖,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瓦罐中,然后向瓦罐中加入醋10ml、麻油100ml,蒸2h,蒸后自然冷却至40℃,然后将药物热敷患处24h,热敷后间隔2天再次热敷一次。

实施例一:

王某,男,25岁,安徽人,由于打架斗殴,导致骨裂,外敷本产品后,半个月后痛感大大减少,1个月后骨头基本愈合。

实施例一:

刘某,女,38岁,安徽人,由于不慎摔倒,导致骨裂,外敷本产品20天后,痛感消失,40天能够独立行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