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98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该中药制剂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30-40份,杜仲30-60份,细辛10-15份,全虫20-30份,防风30-40份,天麻20-40份,羌活20-30份,灵仙30-40份,独活20-30份,白花蛇6-8条,人工麝香0.5-1份,血竭20-40份,龟甲15-20份,僵虫30-40份,天南星15-20份,制川乌10-15份,制草乌10-15份,血藤30-40份,血通30-40份,黄芪100-120份,白术20-30份,香附30-40份,乌蛇20-25份,海马10-15份,石岩姜20-25份,丹参30-40份。

优选的,所述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30份,杜仲30份,细辛10份,全虫20份,防风30份,天麻20份,羌活20份,灵仙30份,独活20份,白花蛇18份,人工麝香0.5份,血竭20份,龟甲15份,僵虫30份,天南星15份,制川乌10份,制草乌10份,血藤30份,血通30份,黄芪100份,白术20份,香附30份,乌蛇20份,海马10份,石岩姜20份,丹参30份。

优选的,所述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40份,杜仲60份,细辛15份,全虫30份,防风40份,天麻40份,羌活30份,灵仙40份,独活30份,白花蛇36份,人工麝香1份,血竭40份,龟甲20份,僵虫40份,天南星20份,制川乌15份,制草乌15份,血藤40份,血通40份,黄芪120份,白术30份,香附40份,乌蛇25份,海马15份,石岩姜25份,丹参40份。

优选的,所述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35份,杜仲45份,细辛12.5份,全虫25份,防风35份,天麻30份,羌活25份,灵仙35份,独活25份,白花蛇24份,人工麝香0.75份,血竭30份,龟甲17.5份,僵虫35份,天南星17.5份,制川乌12.5份,制草乌12.5份,血藤35份,血通35份,黄芪110份,白术25份,香附35份,乌蛇22.5份,海马12.5份,石岩姜22.5份,丹参35份。

使用方法为:上述中药配方中的1份做1克,然后根据上述配方量将中药进行配合,熬制药水,服用,每一副中药,服用七次;或者将配方量的中药进行磨粉,制成丸子,用该丸子按摩穴位;也可内服和穴位按摩一起使用。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全虫又名全蝎,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羌活,中药名。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其性温,解表散寒、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灵仙,又名威灵仙,中药名。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血竭,别名血竭花、麒麟竭、血力。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僵虫又名白僵虫,为蚕蛾科昆虫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平肝息风药;清热解毒药,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天南星,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天南星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制天南星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制川乌,中药名。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制草乌,中药名。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泠痛,寒疝止痛。

血藤,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Wils的藤茎或根。具有活血祛瘀,理气化痰之功效。常用于痨伤吐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心胃气痛,脚气痿痹,肢节酸疼。

血通,原名:大血藤,别名:鸡血藤,拉丁文名: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白术,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乌蛇,又名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冠海马、小海马等多种海马除去内脏的全体。补肾壮阳;散结消肿。主肾虚阳痿;宫冷不孕遗尿;虚喘;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石岩姜,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味苦、性温;归肝经、肾经;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组方合理,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偏瘫带来的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解决偏瘫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30克,杜仲30克,细辛10克,全虫20克,防风30克,天麻20克,羌活20克,灵仙30克,独活20克,白花蛇18克,人工麝香0.5克,血竭20克,龟甲15克,僵虫30克,天南星15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血藤30克,血通30克,黄芪100克,白术20克,香附30克,乌蛇20克,海马10克,石岩姜20克,丹参30克。

上述重量的中药配方作为一副药,然后根据上述配方将中药进行配合,熬制药水,服用,每一副中药,服用七次;或者将配方量的中药进行磨粉,制成丸子,用该丸子按摩穴位;也可内服和穴位按摩一起使用。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40克,杜仲60克,细辛15克,全虫30克,防风40克,天麻40克,羌活30克,灵仙40克,独活30克,白花蛇36克,人工麝香1克,血竭40克,龟甲20克,僵虫40克,天南星20克,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血藤40克,血通40克,黄芪120克,白术30克,香附40克,乌蛇25克,海马15克,石岩姜25克,丹参40克。

上述重量的中药配方作为一副药,然后根据上述配方将中药进行配合,熬制药水,服用,每一副中药,服用七次;或者将配方量的中药进行磨粉,制成丸子,用该丸子按摩穴位;也可内服和穴位按摩一起使用。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偏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构成:当归35克,杜仲45克,细辛12.5克,全虫25克,防风35克,天麻30克,羌活25克,灵仙35克,独活25克,白花蛇24克,人工麝香0.75克,血竭30克,龟甲17.5克,僵虫35克,天南星17.5克,制川乌12.5克,制草乌12.5克,血藤35克,血通35克,黄芪110克,白术25克,香附35克,乌蛇22.5克,海马12.5克,石岩姜22.5克,丹参35克。

上述重量的中药配方作为一副药,然后根据上述配方将中药进行配合,熬制药水,服用,每一副中药,服用七次;或者将配方量的中药进行磨粉,制成丸子,用该丸子按摩穴位;也可内服和穴位按摩一起使用。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自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所制中药制剂观察治疗100例偏瘫患者。其中男性55人,女性45人;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63岁。

2、诊断标准:

a.同侧眼球侧视麻痹伴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见于血管病、脱髓鞘病及肿瘤所致的桥脑内侧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

b.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见于血管病、脱髓鞘病及肿瘤所致的大脑脚综合征(Weber综合征)。

c.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伴同侧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凝视障碍,多见于脑梗塞、脑出血、肿瘤、脓肿、脱髓鞘病等所引起的对侧内囊或半卵圆区病变。

d.一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伴精神或智力减退、强握反射阳性,多见于脑梗塞、脑叶出血、硬膜下或外血种、脑膜瘤及动静脉畸型所致的对侧额叶后部皮质病变。

e.偏瘫伴肌萎缩,血清肌酶谱升高,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者,见于肌病,但较少见,因为多数患者还伴有其他肢体的病变。

f.偏瘫伴肌电图显示神经性受损者,见于周围神经病变,但较少见,多数患者还伴有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

g.偏瘫伴肌萎缩,肌张力及腱反射低,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见于脊髓灰质炎、颈和腰膨大的同侧前角病变。

h.偏瘫侧上肢肌萎缩及腱反射低,深浅感觉障碍,下肢肌张力腱反射高,病理反射阳性,深感觉障碍,见于下颈段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及外伤所致的颈膨大下段不完全性横断损伤、脊髓空洞症。

3、治疗方法:将实施例3的中药配方作为一副药,熬制药水,服用,每一副中药,服用七次,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

4、疗效标准:

治愈:经过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显效:经过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无效:经过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5、治疗结果:对100例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观察,81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14例串者显效效果,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治愈率81%,总显效率95%,总无效率5%。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