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肠利尿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784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润肠利尿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易肾结石体质者,需要加强锻炼,平时需要注意保养肾部健康,且资料显示,由于易肾结石,肾部较正常者稍为脆弱,导致排毒不畅,容易上火、干燥,因此,需要保持肠道健康来达到体内毒素可更多的从肠道排出的效果,进而保证健康;目前预防和治疗结石的药物往往只有预防和治疗结石的功能,不能达到促进肠道健康和肠道排毒的作用,进而影响机体毒素排出,导致预防和治疗效果不够显著。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清热利尿、润肠、养生功效且能防止和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的润肠利尿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利尿、润肠、养生功效且能防止和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的润肠利尿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肠利尿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15-30份,节节草20-30份,当归20-30份,鸡内金40-60份,王不留行10-20份,海金沙30-40份,白术20-30份,甘草15-30份,连翘40-60份,胖大海10-20份,蒲公英15-30份,桑葚20-30份,蜂蜜15-3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15份,节节草30份,当归20份,鸡内金60份,王不留行10份,海金沙40份,白术20份,甘草30份,连翘40份,胖大海20份,蒲公英15份,桑葚30份,蜂蜜15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30份,节节草20份,当归30份,鸡内金40份,王不留行20份,海金沙30份,白术30份,甘草15份,连翘60份,胖大海10份,蒲公英30份,桑葚20份,蜂蜜3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23份,节节草25份,当归26份,鸡内金51份,王不留行16份,海金沙34份,白术26份,甘草23份,连翘49份,胖大海15份,蒲公英25份,桑葚27份,蜂蜜20份。

一种润肠利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车前草、节节草、当归、鸡内金、王不留行、海金沙混合成物料一,加入物料一质量8倍的水熬煮2小时,取其滤液;b、将白术、甘草、连翘、胖大海、蒲公英、桑葚混合成物料二,加入物料二10倍数的水,熬煮2.5小时,取其滤液;c、将a的滤液和b的滤液混合,加入蜂蜜后煮沸持续5分钟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清热利尿、润肠、养生功效且能防止和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适合易肾结石体质者经常饮用,亦适合健康者作为预防肾结石药物,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功效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润肠利尿茶,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15份,节节草30份,当归20份,鸡内金60份,王不留行10份,海金沙40份,白术20份,甘草30份,连翘40份,胖大海20份,蒲公英15份,桑葚30份,蜂蜜15份。

一种润肠利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车前草、节节草、当归、鸡内金、王不留行、海金沙混合成物料一,加入物料一质量8倍的水熬煮2小时,取其滤液;b、将白术、甘草、连翘、胖大海、蒲公英、桑葚混合成物料二,加入物料二10倍数的水,熬煮2.5小时,取其滤液;c、将a的滤液和b的滤液混合,加入蜂蜜后煮沸持续5分钟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润肠利尿茶,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30份,节节草20份,当归30份,鸡内金40份,王不留行20份,海金沙30份,白术30份,甘草15份,连翘60份,胖大海10份,蒲公英30份,桑葚20份,蜂蜜30份。

一种润肠利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车前草、节节草、当归、鸡内金、王不留行、海金沙混合成物料一,加入物料一质量8倍的水熬煮2小时,取其滤液;b、将白术、甘草、连翘、胖大海、蒲公英、桑葚混合成物料二,加入物料二10倍数的水,熬煮2.5小时,取其滤液;c、将a的滤液和b的滤液混合,加入蜂蜜后煮沸持续5分钟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润肠利尿茶,按重量份数组成包括:车前草23份,节节草25份,当归26份,鸡内金51份,王不留行16份,海金沙34份,白术26份,甘草23份,连翘49份,胖大海15份,蒲公英25份,桑葚27份,蜂蜜20份。

一种润肠利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车前草、节节草、当归、鸡内金、王不留行、海金沙混合成物料一,加入物料一质量8倍的水熬煮2小时,取其滤液;b、将白术、甘草、连翘、胖大海、蒲公英、桑葚混合成物料二,加入物料二10倍数的水,熬煮2.5小时,取其滤液;c、将a的滤液和b的滤液混合,加入蜂蜜后煮沸持续5分钟即得。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