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口臭是指晚上睡觉后口腔内封闭,空气不流通,又有很多分泌物,所以,经过一宿,很多细菌滋生,口腔内容易有异味。中医则认为口臭与胃火炽盛,肺胃郁热,外邪凝滞有关。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口臭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口臭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口臭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桂花、芦根、草豆蔻、高良姜、白矾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口臭。其中选用桂花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化痰,散瘀的功能,治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选用芦根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能,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并解河豚鱼毒。选用草豆蔻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的功能,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选用高良姜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能,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食滞,瘴疟,冷癖。选用白矾是因为其性味酸涩,寒,有毒,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消痰,燥湿,止泻,解毒,杀虫的功能,治癫癎,喉痹,痰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桂花15-25克,芦根15-25克,草豆蔻25-35克,高良姜25-35克,白矾3-6克。
优选为:
桂花20克,芦根20克,草豆蔻30克,高良姜30克,白矾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桂花:9-10月开花时采收,阴干,拣去杂质;
2、芦根: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3、草豆蔻:拣净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4、高良姜:拣净杂质,水洗,稍浸,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5、白矾:拣净杂质,用时捣碎。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桂花、芦根、草豆蔻、高良姜、白矾放入煎药容器内,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分为2剂服用。
组方中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能为君药;桂花化痰散瘀,治痰饮喘咳,口臭;草豆蔻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的功能,二者为臣药,三味药共同发挥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化痰散瘀,温中行气,的作用,治疗口臭效力全面,且以清热生津,温中行气为主可治本,高良姜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功能为佐药,白矾有消痰,燥湿,止泻,解毒的功能为使药,二者是治标。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生津,温中行气,消痰,燥湿的功能,用于治疗口臭,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口臭门诊患者共23例。
2、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为口腔异味,严重者会伴有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痰浊等。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晚各服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口臭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痊愈;
好转:患者口腔异味和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痰浊现象减轻,口臭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口臭患者23例,结果显效20例,显效率为86.96%,好转2例,好转率为8.7%,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