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4934发布日期:2018-10-02 18:1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成分有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有抑菌、解热、抗炎、抗病毒、利湿,退黄等作用,方中金银花为常用清热解毒药,用于温病初起的解表、清热、解毒、止痢;黄芩为常用清热燥湿、解毒、凉血,泻肺火药;连翘有清心、肺、胃之热,散温邪,解疮毒等作用;三药共奏清热解毒、利尿凉血之功能,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然而双黄连口服液虽然具有抗菌作用,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但是见效慢,抗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技术现有的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抗菌效果较好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金银花250-350份、黄芩250-350份、连翘550-650份、利巴韦林2.5-3.5份。

如上所述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浓缩并在75-85℃用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0.5-1.5h,静置10-14h,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7.2,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8-2.2,55-65℃保温20-40min,静置10-14h,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6.8-7.2,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浸泡,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含醇量为体积分数,充分搅拌,静置10-14h,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7.2,搅匀,4-8℃冷藏64-80h,滤过,滤液灌装,灭菌,即得。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0,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70-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含醇量为体积分数,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再加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4-8℃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为中西药联用,采用利巴韦林,可增强双黄连口服液的抑菌作用,而且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金银花250-350份、黄芩250-350份、连翘550-650份、利巴韦林2.5-3.5份。

如上所述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浓缩并在75-85℃用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0.5-1.5h,静置10-14h,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7.2,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8-2.2,55-65℃保温20-40min,静置10-14h,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6.8-7.2,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浸泡,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含醇量为体积分数,充分搅拌,静置10-14h,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7.2,搅匀,4-8℃冷藏64-80h,滤过,滤液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金银花300g、黄芩300g份、连翘600g、利巴韦林3g。

如上所述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5,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7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0,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7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的清膏,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再加适量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6℃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金银花300g、黄芩300g份、连翘580g、利巴韦林2.7g。

如上所述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5,保温0.5小时;静置14小时,滤过,沉淀加7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2,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2,55℃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7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再加适量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搅匀,6℃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金银花260g、黄芩350g份、连翘630g、利巴韦林3.2g。

如上所述的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量分别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粉碎;

(2)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5℃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保温1.5小时;静置10小时,滤过,沉淀加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8,65℃保温20分钟,静置10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2,回收乙醇备用;

(3)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7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再加适量70%乙醇,搅匀,静置10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4)向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中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2,搅匀,8℃冷藏6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实施例6-18用于抑制细菌感染的药物配方表见表1-2,其余同实施例2。

表1实施例6-12配方表

表2实施例13-18配方表

实验例

1菌种的复苏

取少量菌粉溶解于1ml灭菌生理盐水中,轻轻吹打混匀。用移液枪取50µl于lb肉汤中,轻轻摇晃混匀后37℃120转/min恒温摇床摇4-6h。

细菌计数及细菌稀释液的制备

用移液枪取1制备的菌液1ml于9ml灭菌蒸馏水中,吹打混匀后取1ml于另一9ml灭菌蒸馏水中,轻轻吹打混匀,依次倍比稀释到10-9。分别取10-5、10-6、10-7、10-8、10-9稀释倍数的试管100µ菌液于mh固体培养基上,用涂菌棒涂匀,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实验,37℃培养18h。选取细菌个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选取合适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将菌液稀释到10-5cfu/ml,4℃冷藏备用。

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大肠杆菌mic的测定

3.1药液的稀释

取10个10ml试管,分别加入2ml无菌生理盐水,于第一管中加入2ml的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混匀后取2ml加入第二管中,依次稀释到第九管后弃去,第十管对照。

含药液的mh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将各个浓度的药液和mh琼脂培养基按1:9的比例配置,即原各个浓度药液稀释10倍,混匀后121°c高压灭菌30min,制备成含各个浓度药液的mh琼脂培养基,37°c培养箱保存备用。

的测定

取105cfu/ml的菌液100µl接种到含药液的mh固体培养基上,37°c培养20h,无大肠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该药液的mic,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

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的测定及比较

4.1mh琼脂培养基反应孔的制备

普通琼脂液体灭菌加入培养皿的底部,放置平等试验台上待冷却后,将牛津杯放置上面,每个平板可放3-4个,然后加入含大肠杆菌菌液的mh琼脂,高度大致在牛津杯的口部下面少许。冷却后,用镊子将牛津杯和多余的固体琼脂取出,备用。

药液的稀释

取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分别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十倍、100倍,标记,4°c保存备用。

抑菌圈的测定

取各个浓度的药液100µl加进反应孔中,并进行标记,37°c培养20h,观察测量并记录其抑菌圈的直径。

实验结果

1大肠杆菌细菌计数及稀释实验结果

将大肠杆菌原始菌液10倍倍比稀释,100µl接种,选择30~300个的平板进行计数。10-7稀释梯度的细菌个数在此范围:

选取10-7稀释的梯度进行计数,取其平均数86,即得原始菌液浓度8.6×109cfu/ml,将其稀释到10-5cfu/ml,备用。

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大肠杆菌mic测定实验结果

复方双黄连口服液对大肠杆菌mic实验结果显示,当稀释梯度为2-6时,无大肠杆菌生长,当稀释梯度为2-7时,平板已经有少量大肠杆菌生长,原始药液浓度为1g/ml,即此种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大肠杆菌的mic在0.78mg~1.56mg之间。

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的测定及比较实验结果

将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稀释10倍、100倍分别取做抑菌实验,测得各自的抑菌圈见下表:

实验小结

本实验主要是双黄连+利巴韦林口服液对标准毒株大肠杆菌(25922)mic值的测定,其mic值在1.95mg~3.90mg之间,及其抑菌圈大小的测定与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比较,其抑菌圈匀优于后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