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92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还涉及该眼疾中药的具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大量电子产品的应用,电脑、电视、手机等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人们的眼睛,视疲劳带来的眼干、眼涩、眼胀、眼痒、眼流泪在上班族中也随处可见,在青少年中,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视疲劳、假性近视也很常见,人们对眼睛的保养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解视疲劳及眼睛不适,改善青少年假性近视,促进眼睛健康的治疗眼疾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夏枯草3~5、决明子3~5、珍珠2~3、丹参2~3、菊花3~5、密蒙花3~5、蒺藜3~5、石斛1~2、木贼3~5、太子参2~3、川芎3~5、熟地黄3~5、白术3~5、茯苓3~5、薄荷3~5、万寿菊3~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夏枯草4、决明子4、珍珠2.5、丹参2.5、菊花4、密蒙花4、蒺藜4、石斛1.5、木贼4、太子参2.5、川芎4、熟地黄4、白术4、茯苓4、薄荷4、万寿菊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麦芽糊精1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为内服颗粒。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眼疾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3~17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5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3~17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并加入薄荷脑和冰片,静置备用;

步骤四、浓缩、制粒

将药液通过喷雾干燥蒸发工艺将水分蒸发而制成的提取物,添加麦芽糊精作为辅料,利用制粒设备进行制粒,制得的药粒进行干燥后包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辅助组分,薄荷脑0.15~0.25、冰片0.08~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为外敷眼贴。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眼疾中药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3~17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5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3~17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静置备用;

步骤四、浸泡

在静置的药液中加入薄荷脑和冰片,混合;

取无纺布,将无纺布剪成片状,并将剪裁好的无纺布置于药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3~5分钟,装袋包装,即得所述外敷眼贴;

步骤五、分装

将浸泡好的无纺布片进行真空包装。

药理药性: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疏风热、滋肾阴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止痛、养血安神等功效;珍珠具有明目、止血、抗炎、抗菌、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养肝、明目的功效;蒺藜味苦、辛、性微温、入肝、肺经,有疏肝理郁、行气活血、平肝散风、祛风、明目的功效;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木贼味苦、甘,具有散风、退翳、止血的功效;太子参味甘、苦、性微寒、入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川芎味辛、微苦、性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熟地黄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止汗、安胎的功效;茯苓具有免疫调节、利尿、保肝、抗氧化、抗病毒肿瘤等功效;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万寿菊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冰片味辛、苦、性凉,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的功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药物成分的配合使用,对视疲劳及眼睛不适引起的眼干、眼涩、眼胀、眼痒、眼流泪及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等视力不良人群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眼睛健康,且纯中药成分,无副作用,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夏枯草3~5、决明子3~5、珍珠2~3、丹参2~3、菊花3~5、密蒙花3~5、蒺藜3~5、石斛1~2、木贼3~5、太子参2~3、川芎3~5、熟地黄3~5、白术3~5、茯苓3~5、薄荷3~5、万寿菊3~5。具体地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夏枯草4、决明子4、珍珠2.5、丹参2.5、菊花4、密蒙花4、蒺藜4、石斛1.5、木贼4、太子参2.5、川芎4、熟地黄4、白术4、茯苓4、薄荷4、万寿菊4。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麦芽糊精10~15,所述中药为口服颗粒。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5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4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5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5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5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并加入薄荷脑和冰片,静置备用;

步骤四、浓缩、制粒

将药液通过喷雾干燥蒸发工艺将水分蒸发而制成的提取物,添加麦芽糊精作为辅料,利用制粒设备进行制粒,制得的药粒进行干燥后包装。

治疗范围:

主治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

用法用量:

对于假性近视、弱视者,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10克,十天为一疗程,至少服用三个疗程;

试验观察一般资料:

前后共试治45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18人,年龄在10~18岁,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疗效欠佳,后经本发明药剂治疗,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全部按医院检查确诊报告,确定诊断。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自愿求治的情况下,服用本发明中药颗粒,按照用法用量进行对应分配药量和确定治疗疗程。

结果分析:所有经试治的45人,治愈38人,有效5人,差效2人,总有效率95.6%,治愈率84.4%,表明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典型病例:

1、王真,女,12岁,内乡县七里坪乡人,2016年假性近视,医院理疗半年,效果不佳,经服用本发明中药颗粒二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服用五十天,基本恢复正常。

2、刘中华,男,15岁,淅川县西簧乡人,2015弱视,理疗三个月,效果不佳,经服用本发明中药颗粒五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服用六十天,基本恢复正常。

3、杨勇,男,16岁,淅川县盛湾镇人,2016年弱视,理疗三个月,效果不佳,经服用本发明中药颗粒三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服用四十天,基本恢复正常。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相比,本实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辅助组分,薄荷脑0.15~0.25、冰片0.08~0.15。

本实施例为所述中药为外敷眼贴。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浸泡

取重量配比的夏枯草、决明子、丹参、珍珠、菊花、密蒙花、蒺藜、石斛、木贼、太子参、川芎、熟地黄、白术、茯苓、薄荷、万寿菊,加15倍量的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4小时;

步骤二、一次熬制

将步骤一浸泡好的混合药物置于文火上进行熬制,第一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5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静置备用;

步骤三、二次熬制

在步骤二的药渣中倒入15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熬制,第二次100℃以下低温熬制的时间为50分钟,将熬制的药液倒出与一次熬制的药液进行混合,静置备用;

步骤四、浸泡

在静置的药液中加入薄荷脑和冰片,混合;

取无纺布,将无纺布剪成片状,并将剪裁好的无纺布置于药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4分钟,装袋包装,即得所述外敷眼贴;

步骤五、分装

将浸泡好的无纺布片进行真空包装。

治疗范围:

主治视疲劳及眼睛不适引起的眼干、眼涩、眼胀、眼痒、眼流泪以及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

用法用量:

(1)对于眼干、眼涩、眼胀、眼痒、眼流泪者,每日早晚各外敷1次,每次敷3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至少敷用三个疗程;

(2)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属于长期用药,每日早中晚各外敷1次,每次敷30分钟,十五天为一疗程,至少敷用五个疗程。

试验观察一般资料:

前后共试治55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15人,年龄在8~70岁,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疗效欠佳,后经本发明药剂治疗,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全部按医院检查确诊报告,确定诊断。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自愿求治的情况下,外敷本发明眼贴,按照用法用量进行对应分配药量和确定治疗疗程。

结果分析:所有经试治的55人,治愈43人,有效10人,差效2人,总有效率96.4%,治愈率78.2%,表明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典型病例:

1、牛国志,男,52岁,淮阳县刘振屯乡人,2016年眼流泪,医院用药治疗半年,效果不佳,经外敷本发明眼贴二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敷用四十天,恢复正常。

2、刘英,女,10岁,淅川县盛湾镇人,2015年假性近视,医院用药治疗三个月,效果不佳,经外敷本发明眼贴三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敷用五十天,恢复正常。

3、王胜利,男,46岁,内黄县亳城乡人,2016年眼胀,医院用药治疗三个月,效果不佳,经外敷本发明药剂二十日后自身感觉好转,连续敷用四十天,恢复正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药物成分的配合使用,对视疲劳及眼睛不适引起的眼干、眼涩、眼胀、眼痒、眼流泪及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等视力不良人群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眼睛健康,且纯中药成分,无副作用,使用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