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255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当今,痛风已遍及全世界,这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但是不能因为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而有所忽视。现在越是先进的国家,发病率越高,特别是经济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痛风的防治及预后还与重视的程度等有关。

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疾病发作多在轻微损伤、饮食过量或相关疾病以后,特别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典型的症状发于足趾(足痛风),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慢性痛风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

皮肤症状:约1/2的病例,有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这些结节被称为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石常呈白色或珍珠色结节(痛风珍珠),发生于游离弧形的皮肤边缘(如耳廓)。痛风石另外的特征性症状是指(趾)关节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皮肤尿酸盐沉积。圆形结石可通过变薄的皮肤看到,它们可能破溃。关节附近的痛风结节有成群发生或融合的趋势。痛风石在急性发作后产生,无痛。如果皮肤破溃,可释放出白色石灰样物质,镜检示束状针样物质的致癌混合物,鉴定为尿酸钠。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只是切除影响功能活动的痛风结节,并系统治疗。急性痛风发作:卧床休息,秋水仙碱0.5μg/h,直至疼痛缓解或腹泻发生。止痛剂如吲哚美辛100μg/d,慢性痛风:低嘌呤饮食,长期应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以增加肾脏尿酸排泄。减肥降低体重。长期使用有副作用,停药后又发作,无法彻底治疗痛风,使用现有的中药配方治疗也存在治疗效果不好,且治疗时间太长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标本兼治、愈后不复发、无毒无副作用。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豨莶草28-35份,陆英13-20份,透骨草13-20份,丹参13-20份,生地8-15份,黄精8-15份,秦艽8-15份,海风藤8-15份,忍冬藤8-15份,石斛6-13份;

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还包括姜黄6-13份;

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还包括牛膝6-13份,木瓜6-13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豨莶草28-32份,陆英13-17份,透骨草13-17份,丹参13-17份,生地8-12份,黄精8-12份,秦艽8-12份,海风藤8-12份,忍冬藤8-12份,石斛6-10份;

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还包括姜黄6-10份;

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还包括牛膝6-10份,木瓜6-1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

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还包括姜黄8g;

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还包括牛膝8g,木瓜8g。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姜黄8g。

进一步的,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上肢痛风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木瓜8g,牛膝8g。

进一步的,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下肢痛风中的应用。

本发明使用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

进一步的,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全身痛风中的应用。

本发明使用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本发明所使用中药的药理作用:

豨莶草,苦,寒,归肝、肾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的功效。治疗风湿痹痛、筋骨不利有很好的疗效。鉴于豨莶草对免疫系统及生育发育有抑制作用,孕妇和少年儿童应慎用。

陆英,苦,寒,《神农本草经》:有主骨间诸痹,四肢拘孪疼酸的功效。

透骨草(木本),辛,温,归肺、肝经,有伸筋透骨、治顽痹之功效,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缩效果显著。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治疗癥瘕积聚、热痹肿痛有显著效果。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用于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温热病热入营血,有很好的效果。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认药白晶鉴》有消浮肿的功效。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有祛风湿、舒筋络、止痹痛等功效。对风湿痹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有很好的疗效。

海风藤(藤本),辛,苦微温。归肝经。有祛风湿、通筋络、止痹痛等功效。对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有特殊疗效。

忍冬藤,甘,寒。归心、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等功效。对温病发热、疮痈肿毒、风湿热痹有很好的效果。

石斛,甘,微寒。归胃、肺、肾经。《本草经集注》:陆英为之使。加强陆英的功效。

姜黄,辛,苦,温。归脾、甘经。有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治风湿痹痛,为引药,引药达上肢。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有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

木瓜,酸,温。归肝、肺、肾、脾经。有舒筋活络的功效。牛膝,木瓜都是为引药到下肢。

本发明使用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痛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历节风”等范畴。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本发明根据以上中医药理论,以及痛风的发病机理,用泻化湿浊、清热通络、通痹止痛为治疗原则,进行辩证配方,从而达到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

随机选择了300名痛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130名为上肢痛风患者,170名为下肢痛风患者。按照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进行服药。

治疗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各种症候消失,各种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症候有明显好转,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各种症候及主要指标没有改善。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本发明疗效显著,治愈、有效率高达9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份,陆英15份,透骨草15份,丹参15份,生地10份,黄精10份,秦艽10份,海风藤10份,忍冬藤10份,石斛8份;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加入姜黄8份;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加入牛膝8份,木瓜8份。

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5份,陆英20份,透骨草20份,丹参20份,生地15份,黄精15份,秦艽15份,海风藤15份,忍冬藤15份,石斛13份;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加入姜黄13份;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加入牛膝13份,木瓜13份。

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28份,陆英13份,透骨草13份,丹参13份,生地8份,黄精8份,秦艽8份,海风藤8份,忍冬藤8份,石斛6份;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加入姜黄6份;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加入牛膝6份,木瓜6份。

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2份,陆英17份,透骨草17份,丹参17份,生地12份,黄精12份,秦艽12份,海风藤12份,忍冬藤12份,石斛10份;用于治疗上肢痛风时,加入姜黄10份;用于治疗下肢痛风时,加入牛膝10份,木瓜10份。

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姜黄8g。

本实施例用来治疗上肢痛风。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牛膝8g,木瓜8g。

本实施例用来治疗下肢痛风。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豨莶草30g,陆英15g,透骨草15g,丹参15g,生地10g,黄精10g,秦艽10g,海风藤10g,忍冬藤10g,石斛8g。

本实施例用来治疗全身痛风。在使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方式,三日一副,每天分早、中、晚服药,九日为一疗程。

治疗实施例1

患者张某,男,57岁,福建长乐市人,自诉足背、踝、膝关节疼痛,频繁发作,发作时关节处皮肤红肿,已经有五年余,曾用中药汤剂内服反应剧烈而停服。血尿酸625umol/L,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络脉痹闭,治宜泻化湿浊、清热通络、通痹止痛为治疗原则,用本发明中药配方去姜黄加牛膝8g,木瓜8g一疗程,水煎服后两年来没有复发。

治疗实施例2

患者赵某,男,68岁,自诉以前是足背、踝关节疼痛,最近几年转为手肘疼痛,发作时关节皮肤红肿,曾服中药西药都无效,血尿酸610umol/L,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络脉痹闭,治宜泻化湿浊、清热通络、通痹止痛为治疗原则,用本发明中药配方去牛膝、木瓜加姜黄8g。用药一疗程后一年来未见复发。

治疗实施例3

患者宋某,女,48岁,全身诸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近十年。两年前病情发作,加重2个月,全身多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肢体僵硬,关节变形,有痛风石形成,膝、踝、足背、足趾、髋、肩、肘、腕、手指等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在大型医院治疗,血尿酸603umol/L,诊断为痛风结石,用止痛剂吲哚美辛100μg/d,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病情时轻时重,后突然加重疼痛来诊,根据中医药理论,证见四肢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关节处皮肤红肿,触之灼热,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弦数,证属湿热瘀阻、络脉痹闭。治宜泻化湿浊、清热通络、通痹止痛为治疗原则,用本发明去姜黄,牛膝,木瓜,21副水煎服。2个月后来诊,自诉肿消痛减,功能恢复正常,继续服药21副巩固疗效,一年多来未见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