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例如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香烟、废气、热饮料或食物,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慢性咳嗽、极干燥的环境、胃食管反流及说话声音过大同样会刺激咽喉,声音嘶哑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出现咽喉痛症状的常见疾病有: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喉咽的炎症多是急性会厌炎和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多感觉咽部很疼,甚至不敢吞咽食物,说话时有含水的声音,同时,咽部还有被堵住的感觉,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现有的药物针对咽喉肿痛的治疗,见效慢,效果差,并且还通常伴随着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的缺陷,提出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荸荠500-1000g、巴豆一枚、冰片1g、牛黄0.05g、硇砂2g、羚羊角1g、三七5g、花川3g、半夏2g和茯苓16克。
进一步,所述巴豆在备料时炒去油。
进一步,还包括麻黄50g、甘草50g、桔梗50g、元参50g和薄荷50g。
一种制备治疗咽喉肿痛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荸荠500-1000克、巴豆一枚、冰片1g、牛黄0.05g、硇砂2g清洗干净后混合,用水浸泡20~30min,然后晾干水分,
②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过50目筛后,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③向搅拌机中加入羧甲基淀粉钠溶液,搅拌30min制成软材,过25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2h,过10目筛整粒;
④将上述得到的的中药混合物隔水蒸煮20~30min,然后晾干;
⑤对上述晾干后的中药混合物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20~30min;
⑥揉捻后的中药混合物在温度为100~120℃下炒制15-30min,然后以每包8~12g封装。
进一步,步骤③中,羧甲基淀粉钠溶液中羧甲基淀粉钠的浓度为6-8%。
进一步,步骤③中,整粒后得到的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进一步,步骤④中,在蒸煮中药混合物时,加入按重量比计10-12倍量的水。
进一步,将中药混合物熬膏备用,并研制成等重量比的细分外敷。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的功效,能够快速减轻咽喉肿痛的病症,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荸荠500-1000g、巴豆一枚、冰片1g、牛黄0.05g、硇砂2g、羚羊角1g、三七5g、花川3g、半夏2g和茯苓16克。
上述巴豆在备料时炒去油。另外,药物组分中还可以包括麻黄50g、甘草50g、桔梗50g、元参50g和薄荷50g,以增强其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的功效,保证其治疗效果。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咽喉肿痛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荸荠500-1000克、巴豆一枚、冰片1g、牛黄0.05g、硇砂2g清洗干净后混合,用水浸泡20~30min,然后晾干水分,
②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过50目筛后,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③向搅拌机中加入羧甲基淀粉钠溶液,搅拌30min制成软材,过25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2h,过10目筛整粒;
④将上述得到的的中药混合物隔水蒸煮20~30min,然后晾干;
⑤对上述晾干后的中药混合物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20~30min;
⑥揉捻后的中药混合物在温度为100~120℃下炒制15-30min,然后以每包8~12g封装。
其中,步骤③中,羧甲基淀粉钠溶液中羧甲基淀粉钠的浓度为6-8%。
其中,步骤③中,整粒后得到的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其中,步骤④中,蒸煮中药混合物时,加入按重量比计10-12倍量的水。
具体在使用时,可以将中药混合物熬膏备用,并研制成等重量比的细分外敷,确保使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的功效,能够快速减轻咽喉肿痛的病症,无副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