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8889发布日期:2018-06-26 09:4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超声美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声波美容领域,一般是利用超声波刺激真皮层,增强新陈代谢能力,同时,达到去皱嫩肤的效果。但众所周知,人体的皮肤与含水量的关系极大,时刻保持水份,可使人看上去更加年轻。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美容仪通常既具有发出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的作用,又具有喷水雾功能,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目前的超声波美容仪为了实现在发出超声波的同时还喷出水雾,通常是在装置内部的水箱中设置吸管,为吸管提供电源,吸管将水箱中的水吸出并喷向美容仪中的振动晶片,晶片振动使水雾化,这样就能在发出超声波的同时提供加湿用的水雾。

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内部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美容仪内部不仅需要为发生超声波提供电源,而且还需要为喷水雾提供电源,能源成本也较高,这使得目前的超声美容仪不能很好地满足手持式小型家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该超声美容装置通过在晶片中开设第一毛细通孔,使晶片能自动将加湿液吸入至其中,在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够使容置于其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从第一毛细通孔中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够在发出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的同时,还能对皮肤进行加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该超声美容装置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而且降低了能耗,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很好地适用于手持式小型家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单元和液箱,所述超声换能单元包括晶片,所述晶片能够振动发出超声波,所述液箱中容纳有加湿液,所述晶片对应设置于所述加湿液的液面上方,所述晶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毛细通孔,所述第一毛细通孔能吸入所述加湿液,并使所述加湿液容置于其中。

优选地,所述晶片盖合在所述液箱的开口端,且所述晶片与所述加湿液的液面相贴合。

优选地,还包括毛细吸水结构,所述毛细吸水结构对应夹设于所述加湿液与所述晶片之间,且所述毛细吸水结构和所述晶片均盖合在所述液箱的开口端,所述毛细吸水结构与所述晶片和所述加湿液的液面分别相贴合;

所述毛细吸水结构包括基体和开设在所述基体中的多个第二毛细通孔,所述第二毛细通孔能吸入所述加湿液,并使所述加湿液容置于其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1-1mm;所述第二毛细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1-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通孔在所述晶片中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毛细通孔在所述基体中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通孔和所述第二毛细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晶片的厚度范围为0.1-10mm;所述晶片的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压电高聚物、复合材料、金属玻璃材料或磁致伸缩材料。

优选地,所述毛细吸水结构包括海绵。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材料包括工程塑料。

优选地,所述超声换能单元包括聚焦超声换能器。

优选地,还包括基座、外壳和调节机构,所述超声换能单元和所述液箱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中,所述基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中,且所述晶片对应位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

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基座,用于调节所述基座在所述外壳中的位置,以使所述晶片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外或者使所述晶片收缩至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内。

优选地,所述加湿液包括水或美容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超声美容装置的超声美容方法,包括:超声换能单元的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所述超声波能对皮肤进行美容,所述晶片振动使容置于其上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雾化并从所述晶片上喷出,雾化的所述加湿液能对皮肤进行加湿。

优选地,所述超声美容装置的毛细吸水结构将所述加湿液吸入至所述毛细吸水结构的第二毛细通孔中,所述第一毛细通孔从所述第二毛细通孔中将所述加湿液吸入其中。

优选地,所述超声美容装置的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晶片伸出至所述超声美容装置的外壳外,以使所述晶片能与皮肤接触并对其进行美容,同时,所述超声美容装置还能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或者,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晶片收缩至所述外壳内,所述晶片振动形成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超声美容装置,通过在晶片中开设第一毛细通孔,使晶片能自动将加湿液吸入至其中,在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够使容置于其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从第一毛细通孔中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够在发出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的同时,还能对皮肤进行加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该超声美容装置无需设置吸管即可将液箱中的加湿液吸入至晶片中,从而不仅降低了其硬件成本,而且降低了其能耗,进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很好地适用于手持式小型家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超声美容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液箱;2.晶片;21.第一毛细通孔;3.加湿液;4.毛细吸水结构;41.基体;42.第二毛细通孔;5.基座;6.外壳;7.调节机构;8.充电单元;9.控制电路;1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及其超声美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美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超声换能单元和液箱1,超声换能单元包括晶片2,晶片2能够振动发出超声波,液箱1中容纳有加湿液3,晶片2对应设置于加湿液3的液面上方,晶片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毛细通孔21,第一毛细通孔21能吸入加湿液3,并使加湿液3容置于其中。

通过在晶片2中开设第一毛细通孔21,使晶片2能自动将加湿液3吸入至其中,在晶片2不振动的情况下,第一毛细通孔21中的加湿液3不会从第一毛细通孔21中流出,在晶片2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够使容置于其第一毛细通孔21中的加湿液3从第一毛细通孔21中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够在发生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的同时,还能对皮肤进行加湿。该超声美容装置通过在晶片2中设置第一毛细通孔2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无需设置吸管即可将液箱1中的加湿液3吸入至晶片2中,从而不仅降低了该超声美容装置的硬件成本,而且降低了该超声美容装置的能耗,进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很好地满足手持式小型家用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还包括毛细吸水结构4,毛细吸水结构4对应夹设于加湿液3与晶片2之间,且毛细吸水结构4和晶片2均盖合在液箱1的开口端,毛细吸水结构4与晶片2和加湿液3的液面分别相贴合;如此设置,能使超声换能单元、毛细吸水结构4和液箱1组成一个密封结构,加湿液3在其分子张力的作用下不会从晶片2上开设的第一毛细通孔21中流出,从而避免加湿液3的泄漏,使加湿液3能保持在液箱1中;同时第一毛细通孔21还能使加湿液3与外界相通。毛细吸水结构4包括基体41和开设在基体41中的多个第二毛细通孔42,第二毛细通孔42能吸入加湿液3,并使加湿液3容置于其中。毛细吸水结构4能够自动将加湿液3吸入至其中的第二毛细通孔42中,且在晶片2不振动时,容置于第二毛细通孔42中的加湿液3不会从第二毛细通孔42中流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毛细吸水结构4的设置,能够自动将液箱1中的加湿液3供应至晶片2的一侧,晶片2中的第一毛细通孔21能将供应至晶片2一侧的加湿液3吸入至其中,从而在晶片2振动发出超声波时,容置于第一毛细通孔21中的加湿液3能从第一毛细通孔21中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本实施例中,第一毛细通孔21的孔径范围为0.1-1mm;第二毛细通孔42的孔径范围为0.1-1mm。该孔径范围内的第一毛细通孔21和第二毛细通孔42能够将加湿液3自动吸入,且在第一毛细通孔21和第二毛细通孔42的出口处,加湿液3分子表面张力使通孔中的加湿液3液珠不会流出,只有在晶片2振动发出超声波时,第一毛细通孔21和第二毛细通孔42中的加湿液3才能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本实施例中,第一毛细通孔21在晶片2中均匀分布,第二毛细通孔42在基体41中均匀分布。如此设置,在晶片2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使容置于第一毛细通孔21和第二毛细通孔42中的加湿液3缓慢、有序且均匀地雾化喷出,从而有利于喷雾均匀地作用于皮肤表面,进而使皮肤获得较好的加湿美容效果。

优选的,第一毛细通孔21和第二毛细通孔42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能使吸入至第二毛细通孔42中的加湿液3自动被与其对接的第一毛细通孔21吸入,从而使液箱1中的加湿液3能够顺利地自动供应至晶片2中,进而确保在晶片2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够持续地向皮肤喷出喷雾,提升皮肤的美容效果。

本实施例中,毛细吸水结构4包括海绵。海绵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确保晶片2在振动过程中能始终与毛细吸水结构4保持面接触,从而确保毛细吸水结构4能够持续地向晶片2供应加湿液3,以确保晶片2振动时能持续向皮肤喷出喷雾,提升皮肤的美容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毛细吸水结构4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结构,如毛细吸水结构4的基体41的材料包括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如ABS塑料、PC塑料、PE塑料、PEI塑料、PET塑料、POM塑料、PP塑料、PS塑料、PVC塑料等。工程塑料基体41中的第二毛细通孔42可以通过激光加工而成,也可以通过模具注塑形成。

本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单元包括聚焦超声换能器。聚焦超声换能器发出呈汇聚状的超声波,同时还能使雾化的加湿液3呈汇聚状喷出,从而使加湿液3喷雾能够比较集中地作用于皮肤,更好地对皮肤进行加湿,提升皮肤的美容效果。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还包括基座5、外壳6和调节机构7,超声换能单元和液箱1均设置于基座5中,基座5活动设置于外壳6中,且晶片2对应位于外壳6的开口端;调节机构7连接基座5,用于调节基座5在外壳6中的位置,以使晶片2伸出至外壳6的开口端外或者使晶片2收缩至外壳6的开口端内。

当晶片2伸出至外壳6的开口端外时,晶片2能与皮肤相接触,从而便于晶片2振动发出的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当晶片2收缩至外壳6的开口端内时,晶片2无法与皮肤相接触,此时,晶片2振动发出的超声波无法对皮肤进行美容,但晶片2振动仍然能使加湿液3雾化喷出,从而对皮肤进行加湿。调节机构7的设置,使该超声美容装置在不用于超声波美容的时候,也可以对皮肤进行喷雾加湿,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

本实施例中,加湿液3包括水或美容液。当然,加湿液3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液体,如含有防过敏溶剂的液体等。

另外,在外壳6内还设置有充电单元8和控制电路9,外壳6外设置有开关10,充电单元8与开关10和控制电路9分别电连接,开关10与控制电路9电连接。充电单元8用于为该超声美容装置充电。开关10通过控制电路9控制晶片2的振动开启和振动关闭。

基于超声美容装置的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超声美容装置的超声美容方法,包括:超声换能单元的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能对皮肤进行美容,晶片振动使容置于其上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雾化并从晶片上喷出,雾化的加湿液能对皮肤进行加湿。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的毛细吸水结构将加湿液吸入至毛细吸水结构的第二毛细通孔中,第一毛细通孔从第二毛细通孔中将加湿液吸入其中。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的调节机构调节晶片伸出至超声美容装置的外壳外,以使晶片能与皮肤接触并对其进行美容,同时,超声美容装置还能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或者,调节机构调节晶片收缩至外壳内,晶片振动形成喷雾,以对皮肤进行加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美容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超声美容装置中没有设置毛细吸水结构。相应地,晶片盖合在液箱的开口端,且晶片与加湿液的液面相贴合。

如此设置,能使超声换能单元和液箱组成一个密封结构,加湿液在其分子张力的作用下不会从晶片上开设的第一毛细通孔中流出,从而避免加湿液的泄漏,使加湿液能保持在液箱中;同时第一毛细通孔还能使加湿液与外界相通。

其中,晶片的厚度范围为0.1-10mm。晶片的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压电高聚物、复合材料、金属玻璃材料或磁致伸缩材料等。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的其他结构及尺寸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晶片中开设有第一毛细通孔,第一毛细通孔能将液箱中的加湿液自动吸入至其中,在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时,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在振动作用下雾化喷出,从而实现对皮肤的加湿和美容。

相应地,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的超声美容方法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晶片中的第一毛细通孔直接从液箱中将加湿液自动吸入,当晶片振动时,容置于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在振动作用下被雾化喷出。

本实施例中超声美容装置的超声美容方法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2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2中所提供的超声美容装置,通过在晶片中开设第一毛细通孔,使晶片能自动将加湿液吸入至其中,在晶片振动发出超声波时,能够使容置于其第一毛细通孔中的加湿液从第一毛细通孔中喷射出去,形成喷雾,从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够在发出超声波对皮肤进行美容的同时,还能对皮肤进行加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美容仪,该超声美容装置无需设置吸管即可将液箱中的加湿液吸入至晶片中,从而不仅降低了其硬件成本,而且降低了其能耗,进而使该超声美容装置能很好地适用于手持式小型家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