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花斑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08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真菌性皮肤病花斑癣的中药外用擦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花斑癣治疗主要是外用治疗为主,一般治疗2-4周可临床治愈,但治愈后复发率高,因此,探索和研究既能有效治疗花斑癣、又能减少复发或不复发的药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长期未能突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花斑癣的中药,具有抑制皮肤真菌杀虫止痒,养肤护肤,有效治疗花斑癣,且治愈后极少复发,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花斑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和原料组成:硫黄2-15份,韭菜根1-15份,煤油3-30份,韭菜汁7-70份。

制备方法:按以上配方备好原料药物:硫黄200克、韭菜根100克、煤油300克、韭菜汁700克。先将硫黄、韭菜根打成粉末,过200目筛;另取鲜韭菜洗净榨取汁液700克,再将硫黄,韭菜根粉末、煤油、韭菜汁混匀加入防腐剂即得外用擦剂。

本发明治疗花斑癣中药外用擦剂还可接受乳膏制备技术制成乳膏或软膏剂,以方便应用和推广。

本发明药物的组成成分的作用机理如下。

硫黄:性味:酸,温,有毒;归经:归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煤油:性味:苦,涩,辛;具有溶解皮肤角质和祛脂,抑菌杀虫作用。

韭菜: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胃,肾,肺,脾经;功能主治:补肾,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主肾虚阳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疮,痈疮肿毒,漆疮,跌打损伤。

本发明药物外用擦剂的优点在于:具有抑制皮肤真菌,杀虫止痒,养肤护肤,有效治疗花斑癣,治愈后极少复发,无毒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花斑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药物组成:硫黄15份、韭菜根15份、煤油30份、韭菜汁30份。

制备方法:按以上配方备好原料药物:硫黄200克、韭菜根100克、煤油300克、韭菜汁700克。先将硫黄、韭菜根打成粉末,过200目筛;另取鲜韭菜洗净榨取汁液700克,再将硫黄,韭菜根粉末、煤油、韭菜汁混匀加入防腐剂即得外用擦剂。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先冲凉洗干净身体皮肤,取擦剂外擦皮损剂皮损周围皮肤,轻擦至皮肤发热和轻微潮红,每天二次,连续使用1-3周,擦药6小时以上方可冲洗皮肤,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煎炸腥荤等刺激食物。

诊断:1、皮肤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边缘清楚,或不规则大片状,周围可见新的斑疹出现,有灰色或褐色糠样鳞屑,皮损颜色可呈肤色,灰白色,淡黄色,淡红色或褐色,状如花斑。2、皮疹无炎症反应,偶有轻痒。3、好发胸背部,可累及颈、腋、腹部、四肢近心肺和其他部位。4、可刮取皮屑X真菌直接镜检,诊断不难。

疗效判断:用药1-3周皮损消失,皮肤恢复正常为治愈,治疗后皮损无改善或加重为未愈。

临床治疗总结:利用本发明治疗花斑癣的中药外用擦剂治疗花斑癣共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病程二年以内10例,反复发作二年以上的20例,平均疗程为2周,30例全部治愈。

典型病例:1、冯某,男,30岁,诊胸背部出现汗斑反复已二年,每年夏季尤为明显,局部皮损有轻微瘙痒,曾用外用药水(具体不详)治疗好转,时又复发,查见:胸背部可见淡黄色及灰白色皮损,不规则,有灰色糠样鳞屑。诊断:花斑癣,给予本发明外用擦剂治疗二周后痊愈 。

2、杨某,男,25岁,一年前因胸背部出现皮损而到某皮肤病防治医院就医,诊断为花斑癣,给予外用药物治疗,继用药后皮损消失,但每到夏季又复发,查见:胸背部、颈部及上肢近心X均可见不规则的花斑癣,呈灰白色,可见灰色糠样鳞屑,诊断:花斑癣。给予本发明外用擦剂治疗,经治疗一周皮损大部分消失,再治疗一周后痊愈。嘱其再用药一周以固疗效。

3、廖某,女,25岁,因胸背部出现皮损而就诊。查见:胸背部可见边缘清楚,围绕毛孔的圆形皮损,部分融合成不规则形片状皮损,城淡黄色,表面有糠样鳞屑。诊断:花斑癣,给予本发明外用擦剂治疗,用药一周,皮损消失,再用药一周后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