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8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角膜时人体特殊的组织结构,对保持人体眼球活动和视力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角膜是眼睛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部位,容易受到外伤,或感染而致病,如果角膜溃疡而穿孔后遗留不同程度的浑浊,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有效,早期,快速治愈眼角膜疾病(眼上膜),对提高防盲治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目前对角膜类疾病治疗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药物治疗以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激素类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但药效并不理想,疗程较长,易于反复和留下角膜浑浊,视力恢复不满意等后遗症问题。所以研究探索疗效明显,恢复较快,疗程较短,治疗后不复发的药物,特别是通过局部处治,能快速治愈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中药滴眼液,能快速有效解决角膜炎症,及时修复病变组织,治愈后不影响视力,不复发。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蟾蜍草中药流浸膏3~30份、蜂蜜9~90份,所述蟾蜍草中药流浸膏是用蟾蜍草100重量份按中药流浸膏制法制成。

配制方法:先将蜂蜜放入容器中,然后把蟾蜍草中药流浸膏放入有蜂蜜的容器中,将蟾蜍草中药流浸膏与蜂蜜搅拌均匀即得滴眼液,装瓶备用。

作为优化,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蟾蜍草粉末3~30份、蜂蜜9~90份。先将蟾蜍草制成粉末,然后将蟾蜍草粉末与蜂蜜搅拌均匀,消毒后按每瓶10毫升分别包装即成。

作为优化,本发明蟾蜍草粉末制成为0.1-10μm的粒径。

蟾蜍草:性凉,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蜂蜜:性味甘,平;入肺、牌、大肠经;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本发明的特点是:1、原料丰富,易于配制,可接受外用药物制备技术制成滴眼剂,疗效显著,无毒安全,开发前景好,是眼科外用药物的新科研成果。2、本发明经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抗纤维组织增生,有效修复病变角膜组织,解决了现有药物药效疗程较长,易于反复和留下角膜浑浊,视力模糊等后遗症问题。3、本发明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无毒安全,开发前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蟾蜍草中药流浸膏3份、蜂蜜9份,所述蟾蜍草中药流浸膏是用蟾蜍草100重量份按中药流浸膏制法制成。配制方法:先将蜂蜜放入容器中,然后把蟾蜍草中药流浸膏放入有蜂蜜的容器中,将蟾蜍草中药流浸膏与蜂蜜搅拌均匀即得滴眼液,装瓶备用。

实施例2:一种治疗眼角膜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蟾蜍草粉末3份,蜂蜜9份。配制方法:先将蟾蜍草制成为0.1μm的粒径粉末,然后将蟾蜍草粉末与蜂蜜搅拌均匀,消毒后按每瓶10毫升分别包装即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制配好的滴眼液,每次滴2~5滴,每天3~4次,十天为一疗程,可用1~3个疗程。用药期间注意休息,保持眼睛清洁,少用眼,不吃酸辣及刺激食物。

诊断标准:1、有畏光,流泪,疼痛临床症状;2、有明显的睫状充血;3、眼科检查眼角膜呈现各种类型的病变;4、或肉眼观察眼角膜有白斑花点状(眼上膜)。符合以上四项即可诊断为眼角膜疾病。

治疗范围:本发明药物滴眼液用于治疗眼上膜,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浅层点状角膜病变,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溃疡,盒外伤性角膜有关。

疗效标准:1、治愈:经过治疗后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消失。角膜病变无遗留各种角膜浑浊及瘢痕,视力不受影响为治愈。2、好转: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角膜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角膜病变不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临床治疗总结:本发明人自1982年至2012年先后共治疗眼角膜疾病(眼上膜)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10岁以下10例,10~20岁10例,20~30岁5例,30岁以上5例;共35个患眼,单眼病例25例,双眼5例;细菌性角膜溃疡15例病毒性结膜炎10例,外伤性角膜炎5例。平均疗程为20天。结果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0例,治愈好转率为100%。

典型病例1:患者方某,7岁,母亲代诉患儿一周前因玩泥沙误入右眼,疼痛,流泪,送到医院洗眼处理,并外用眼药水(药名不详),2天来右眼怕光流泪眦眵,疼痛。查见患眼角膜有点状白斑,球结膜充血,目目消肿,诊断为外伤性角膜炎,给予本发明滴眼液治疗,经治疗15天,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角膜点状白斑消肿,视力正常而痊愈。

典型病例2:患者苏某,3岁,一个月前患儿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经抗感冒治疗好转,但见右眼怕光,流泪,疼痛,后到医院就医给予眼药水外用,及内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并有反复时轻时重。检查:见右眼角膜有不规则的地图状病变,边缘不齐,并有隆起的灰色浸润,呈锯齿状病变。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本发明药物滴眼液治疗,1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后再治疗10天患眼临床症状消失,病变修复如常,视力正常。

典型病例3:患者宋某,女,20岁。因不慎指甲刮伤右眼三天,当时疼痛难忍,往用眼药水未见好转,患眼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而就诊。检查见患眼角膜中央部呈匐行性进展缘,呈灰黄色,有前房积浓。诊断为肺炎链球菌性角膜溃疡,给予本发明的滴眼液治疗,经治疗一周后,症状减轻,再治疗一周,临床症状减轻,视力正常,角膜病变修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