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7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健康动物养殖中,全群整齐度是评估动物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常有5-10%不等的弱势群体因先天禀赋不足、群体排序低下、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亚健康状态,时常腹泻、生产性能,免疫机能低下,中兽医辨证中多有脾虚发生。这部分群体一旦出现应激或病原微生物的潜在感染,通常首先发病,严重时波及全群,是养殖生产中的重要隐患。临床上以消化、吸收和营养障碍以及脾胃虚弱、泄泻、消化不良,生长迟缓为其主要证候,可以发生在不同系统、不同器官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消化道疾病是动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多数消化道疾病中都伴随着脾虚的发生。因此此类保健对安全优质动物生产至关重要。针对脾虚动物开发的健脾止泻的中药复方按照中医理论指导针对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引起的家畜群体免疫功能低下、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泄泻、生产性能下降等临床证候,从“益气健脾,化湿理气开胃,消积导滞,调和阴阳、增强免疫力,修复胃肠道损伤”等方面入手,研制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现有技术中也包括一些健脾止泻的中药,但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中药原料,有些因为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本发明经过多年的研究,找到一种全新的中药配方,开发出一种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的健脾止泻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制备而成,该中药具有健脾、涩肠、止泻、解毒、增强免疫力、修复胃肠道损伤的功效。用于畜禽的临床脾胃虚弱、泄泻、消化不良、生长迟缓。技术实现要素::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白术200-300份、佩兰150-250份、茯苓100-200份、乌梅100-200份、金樱子50-150份、白茅根50-150份、麦芽10-100份。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白术220-280份、佩兰170-230份、茯苓120-180份、乌梅120-180份、金樱子70-130份、白茅根70-130份、麦芽20-80份。更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白术250份、佩兰200份、茯苓150份、乌梅150份、金樱子100份、白茅根100份、麦芽50份。本发明的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情况,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以上组成中的单味中药,尤其是臣药和佐药,也可以被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替换,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药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根据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药物制剂形式。在制备成药物制剂时,必要时可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备。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形式,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如片剂的每片,胶囊的每粒胶囊,颗粒剂每袋等。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贴剂。本发明的制剂,优选的是口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适用的填充剂包括淀粉、蔗糖、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例如硬脂酸镁。可通过混合,填充,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进行反复混合可使活性物质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常用的辅料成分包括: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本发明的制剂在使用时根据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以每日服1-2次,每次按每公斤体重0.5-5g剂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处方: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制备工艺:取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七位药材加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将干膏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备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片剂。经过药学研究证实,本制剂工艺稳定,适合大生产。药物组成和分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术为君药,佩兰、茯苓为臣药,其余为佐药。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术具有利尿、抗菌、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子宫平滑肌、肠胃运动也有一定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佩兰:味辛,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别录》:除胸中痰癖。《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纲目》:消痈肿,调月经。《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果实含枸缘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总酸量约4%-5.5%,还含醛类,醇类、乌梅仁含苦杏仁甙、苦味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健脾和胃,补养肝肾之功效。《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金樱子: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止咳平喘,抗痉挛、降血脂、抗菌消炎。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本经》: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本草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胆,解酒毒。麦芽:甘,平。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本草纲目》:麦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白术250g、佩兰200g、茯苓150g、乌梅150g、金樱子100g、白茅根100g、麦芽50g。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称取处方量的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7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0%~70%,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1-3‰的防腐剂,加水至1000ml,制成口服液。实施例2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术200g、佩兰200g、茯苓150g、乌梅150g、金樱子100g、白茅根100g、麦芽100g。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处方量的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7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2)将干膏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备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片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术230g、佩兰220g、茯苓120g、乌梅120g、金樱子110g、白茅根110g、麦芽90g。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处方量的白术、佩兰、茯苓、乌梅、金樱子、白茅根、麦芽7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2)将干膏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备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片剂。实施例4一种治疗动物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白术250g、佩兰200g、茯苓150g、乌梅150g、金樱子100g、白茅根100g、麦芽50g。称取上述处方量的药味,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制成散剂。试验例1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实验采用体重、膘情、健康状况差异不大,日龄接近(2~10日龄)的仔猪,除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和猪基因工程双价K88、K99活疫苗不注射外,其他防疫措施均按常规处理,光照、保温、补血、环境和哺乳母猪基础日粮均相同,未曾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与黄白痢混合感染的30窝335头瘦肉型新生仔猪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将参试仔猪分为5个组,每6窝仔猪依次分为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组(实验1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缺君药组(实验2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缺臣药组(实验3组)、痢菌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实验1组:灌服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15ml,连用7天。实验2组:灌服实施例1缺君药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15ml,连用7天。实验3组:灌服实施例1缺臣药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15ml,连用7天。痢菌净治疗组:痢菌净注射液,按其说明书使用治疗。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方法进行治疗。试验观察期为10天,每天早、晚观察1次,在观察期内,统计各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投药2~5天,症状完全消失,即病猪的精神、吮奶恢复正常,粪便成条状或成堆,肛门无红肿或粘湿感,判定为治愈。无效:病猪连续用药5天,临床症状不好转,以死亡为转归,判定为治疗无效。表1患病仔猪的治疗结果对比组别总头数(头)治愈数(头)治愈率(%)死亡数(头)死亡率(%)实验1组686392.657.4实验2组651827.74772.3实验3组6949712029痢菌净治疗组6526403960空白对照组681319.15580.9结论:实验1组的治愈率为92.6%,实验2组的治愈率为27.7%,实验3组的治愈率为71%,痢菌净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0%,空白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9.1%。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对治疗仔猪腹泻效果显著。试验例2对鸡腹泻的治疗效果选择北京某鸡场自然患腹泻的日龄相近的肉鸡400只,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其主要症状为水样腹泻、色黄绿、粪便中有未消化饲料等,鸡舍内有浓烈的腥臭味。剖检可见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肠道胀气出血等。将400只病鸡随机分成4组,实施例2组(实验1组)、实施例2缺君药组(实验2组)、实施例2缺臣药组(实验3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0只。实验1、2、3组的患病鸡喂食对应的实施例中药组合物(全方、缺君药、缺臣药),每15g本发明组合物拌料1kg饲喂,每日2次,连用7天。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排粪次数、粪形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症消失者。好转:排粪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基本成形,伴随症状及体症基本消失,未发生死亡者。无效:粪便次数、粪形、伴随症状及体症均无改善者。表2患病鸡的治疗结果分组患病鸡数量治愈数好转数无效数治愈率%无效率%实验1组10085105855实验2组1003126433143实验3组1007613117611空白对照组1002520552555结论:实验1组的治愈率为85%,实验2组的治愈率为31%,实验3组的治愈率为76%,空白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5%。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对治疗鸡的腹泻效果显著。本发明意外的发现,本发明各组份的搭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