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53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心、脑、肾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起病及经过缓慢,最终死亡原因为心衰、肾衰及脑血管意外。本病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WHO公布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5%。国内本病患病率约7-10%。随年龄增长,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黑人、肥胖、吸烟、脑力劳动者等人群发病率较高。长期、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有助于减慢病情发展、防止靶器官损害及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本病最主要的表现。收缩压多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并伴有头昏、头痛、耳鸣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风眩”范畴。本病的形成多因肝肾阳亢阴亏,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目前,高血压尚无特效疗法。氢氯噻嗪、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利血平等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或短时间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可引起多毛、痤疮、便秘等等一系列副作用症状,并对药物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治疗过程反反复复,效果不明显,费用高等,给患者的造成较大的心里压力和病痛压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其中:柿子叶:为柿科植物柿的叶。性味:苦。寒。归肺经。功效:生津止渴,活血止血。用于消渴以及各种内出血等症状,《滇南本草》中记载: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消肺气胀。青葙子(Semencelosiae)为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青葙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微寒。归心、肝二经。功效:清肝明目、清热泻火、明目退翳。主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高血压病;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疮癣。《本经逢原》中记载: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生晒参:为园参经晒干或烘干得到的干燥品。性味: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本经》中记载: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别录》中记载: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陶弘景曰:芍药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体。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功效: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玉揪药解》中记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本发明的方解是:青箱子清肝理气、清热泻火,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散瘀,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以上五味药作为方中君药,均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疏肝理气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所有的高血压,其实都是症状而非原发病,病邪在人体被包围了,则表现为持续性的血压增高,从而引发本病。所以清热凉血、疏肝理气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以上五味药均为君药,首先从根本上清热凉血、疏肝理气,使病症得到根本的控制。柿子叶生津止渴、活血止血,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归肺经,血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出入于脉。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疏通水道,朝百脉。以上二味药为方中臣药,一方面辅助君药清热凉血、疏肝理气的功效;另一方面作为臣药具有生津止渴、活血散结的功效。从而更好的协助君药调节高血压。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生晒参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以上二味药作为佐药,从病理上治疗引起高血压的诱因,作为佐药既能促进君臣二药的清热凉血、疏肝理气的功效,又能反佐君臣二药促进机体生津止渴、活血散结的作用。同时作为具有补脾安神的功效。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清热凉血、疏肝理气、生津止渴、活血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本发明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该中药制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氨基酸有17种以上,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铬、铜、硼、锰、锶、和锌,另含钙、钾、镁、磷几种人体宏量元素。以上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必需物质,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柿子叶18-22g、青箱子18-22g、生晒参73-77g、泽泻28-32g、当归28-32g、芍药38-42g、僵蚕78-82g、水蛭48-52g、三七48-52g。其中优选为:柿子叶20g、青箱子20g、生晒参75g、泽泻30g、当归30g、芍药40g、僵蚕80g、水蛭50g、三七50g。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粉碎,过120目筛,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僵蚕,按照每僵蚕10斤,用麸皮1斤,用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磨粉,过120目筛,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分别取柿子叶、青箱子、生晒参、泽泻、当归、芍药、三七,混合,入低温水冷新型中药粉碎机粉碎,过120目筛,备用;步骤四:合并步骤一、步骤二所得粉末并与步骤三所得粉末,混合,搅匀,既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散剂。本发明使用方法:取散剂,饭后一小时内服用,每天三次。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凉血、疏肝理气、生津止渴、活血散结的作用,且止痛效果好,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减少西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病痛,据对临床24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2.5%,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柿子叶20g、青箱子20g、生晒参75g、泽泻30g、当归30g、芍药40g、僵蚕80g、水蛭50g、三七50g。实施例二:柿子叶21g、青箱子22g、生晒参74g、泽泻31g、当归31g、芍药42g、僵蚕78g、水蛭48g、三七51g。实施例三:柿子叶18g、青箱子19g、生晒参76g、泽泻32g、当归29g、芍药38g、僵蚕79g、水蛭51g、三七49g。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一、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0例,男女比例5:7,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40岁,病程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诊断标准1、以中老年发病为多。起病一般较缓慢。可有家族史。2、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头重脚轻感,常伴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3、面赤,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高于21.3或者舒张压在12.7kPa以上。4、能除外症状性高血压,如风水、肾水、厥(真)头痛等所致血压增高者。三、治疗方法: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一,称取原料药按发明实施方法治疗,取散剂,饭后一小时内服用,每天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2、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利血平治疗,15天为一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血压缓慢下降,直至维持在正常血压范围,头晕、头疼,眼花耳鸣等症状全部消退,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2、好转:头晕、头疼,眼花耳鸣等症状消失,血压出现明显降低,但高于成人正常血压范围,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后,血压恢复正常血压范围。3、无效:经治疗一个周期以上,症状均不见好转者。五、治疗结果统计:对照组结果统计使用该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组别例数治愈[n(%)]好转[n(%)]无效[n(%)]总有效率(%)观察组12081(67.5)33(27.5)6(5)95对照组12060(50)40(33.3)20(16.7)83.3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高血压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任何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典型病例及疗效:病例一、患者王某,女,56岁,上海人,2015年10月20日来我处就诊。主诉:头疼头晕,耳鸣眼花症状持续6年,血压一直维持在180mmhg/110mmhg,最近有加重趋势。医院检查并做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经治疗头疼头晕,耳鸣眼花症状缓解,但未治愈。十天前停用药物,加之劳累过度,又出现症状并有加重迹象,遂来我处治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制剂,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用药15天后,头疼头晕,耳鸣眼花症状减退,继续用药30天,彻底治愈,电话随访半年未复发。病例二、患者李某,男,48岁,江苏苏州人。2016年3月14日来我处就诊,经诊断症状如下:最近2年出现头晕头疼,耳鸣眼花等症状,一个月前症状出现加重迹象,去医院检查血压持在170mmhg/100mmhg,确诊为高血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制剂,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用药15天后,症状减退,疼痛感稍有减轻,恢复良好,继续用药15天,彻底治愈,电话随访半年未复发。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