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75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的医用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腹部手术后较多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障碍是管道较多(既有引流管,又有输液管),且体质虚弱,常需1-2人搀扶,加之传统的助行器存在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安全性低等原因,因此患者常不愿活动。如何解决患者管道多,在活动时不容易安置,活动过程中休息时需回病房拿出凳子的干扰因素,以及现有助行器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促使患者早期毫无顾虑的下床活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助行器,解决患者因管道多,在活动时不容易安置,活动过程中休息时需回病房拿出凳子的干扰因素,以及现有助行器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椅子、安全带、若干挂钩及若干输液架,所述安全带系在椅子的相邻支架上,用于保护患者的安全,相邻支架位于所述椅子的相对两侧,所述若干输液架平行设在所述椅子的上方;所述若干挂钩等数量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输液架上,所述若干挂钩的方向朝向所述椅子的外侧;所述椅子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其中两万向轮安装有脚刹装置,所述椅子面采用棉布面料制成,所述椅子面铺有活动的海绵制成的椅垫,所述海绵的密度≥45kg/m3。优选地,所述海绵的密度为52kg/m3。优选地,所述安全带是采用布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助行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输液架和引流袋挂钩,更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增加了轮子的脚刹装置,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活动的安全性;(3)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结构简单、功能多、助行效果好、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多功能助行器的一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椅子1安全带2挂钩3输液架4椅垫5万向轮6脚刹装置7支架1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多功能助行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医用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椅子1、安全带2、若干挂钩3及若干输液架4。所述安全带2系在椅子1的相邻支架11上,用于保护患者的安全,另外,相邻支架11位于所述椅子1的相对两侧,所述若干输液架4平行设在所述椅子1的上方,方便患者活动时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4上;所述若干挂钩3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输液架4上,以方便患者活动时将引流袋挂在挂钩3上,另外,所述若干挂钩3的方向朝向所述椅子1的外侧;所述椅子1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6,其中两万向轮6安装有脚刹装置7,用于及时固定,以保证患者安全。所述椅子1面采用棉布面料制成,所述椅子1面铺有活动的海绵制成椅垫5,方便患者更换使用,所述安全带2是采用布料制成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为45kg/m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为48kg/m3;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为50kg/m3;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为52kg/m3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海绵的密度为60kg/m3。通过和现有的助行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功能更多、助行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制作成本更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能促使患者康复。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