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87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食品生产工业中,对生产车间的消毒处理尤为关键,现有的大空间雾化消毒系统中,仅能实现自动开启与停止,同时主控机房需要人工职守;由于所有车将的消毒系统均统一控制,相应的若其中一路出现故障,很难排查,只能每个区域进行查看,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解决机房人工职守,多路雾化管路故障难排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与雾化系统,所述控制柜的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分别块连接网络模块、报警模块、触控显示模块、执行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设有保护模块;

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执行模块将信号传输至所述雾化系统;

所述雾化系统包括消毒罐,所述消毒罐的出液口通过压力设备连接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上设有多路出口,每路所述分流器的出口上均连接有若干雾化器,所述分流器的出口与雾化器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压力设备与电磁阀连接所述执行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模块与终端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至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模块包括Wifi模块、3G模块、4G模块、蓝牙模块和Zigbee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控制柜的外部设有触控操作界面、指示灯以及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操作界面与所述触控显示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设备为真空泵。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包括手机、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系统通过集中控制所有的雾化器,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进行控制每一路的雾化器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反馈至处理器模块,使职守人员能够连接所有雾化器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处理;通过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控制雾化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中控制柜内部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中雾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柜;2、雾化系统;3、处理器模块;4、网络模块;5、报警模块;6、触控显示模块;7、执行模块;8、电源模块;9、保护模块;10、消毒罐;11、压力设备;12、分流器;13、电磁阀;14、雾化器;15、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中控制柜内部结构,包括处理器模块3,处理器模块3分别连接网络模块4、报警模块5、触控显示模块6、执行模块7以及电源模块8,电源模块8与处理器模块3之间设有保护模块9。

保护模块9为过载保护电路以及低压保护电路。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空间雾化消毒控制系统中的雾化系统,包括消毒罐10,消毒罐10的出液口通过压力设备11连接分流器12,分流器12上设有多路出口,分流器12的每路出口上均连接有若干雾化器14,分流器12的每路出口与相对应的雾化器1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13,电磁阀13连接处理器模块3,网络模块4与终端相连15,处理器模块3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至终端15。

压力设备11与电磁阀13均通过线缆连接控制柜1的执行模块7.

控制柜1的外侧设有触控操作界面、指示灯以及通讯接口,其中触控操作界面连接触控显示模块6,指示灯连接电源模块8,通讯接口连接网络模块4。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网络模块4包括Wifi模块、3G模块、4G模块、蓝牙模块和Zigbee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报警模块5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

终端15包括手机、电脑或其它手持终端。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

操作人员值守时,需要启动消毒系统时,可以直接在控制柜上通过触控操作界面发出指令,相应指令通过触控显示模块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相应地通过执行模块开启真空泵以及有选择的开启某一路上的电磁阀进行单独区域的消毒,同时控制多个区域进行消毒。

当操作人员巡视设备时,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端监控并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向处理器发出指令,完成厂区的消毒工作。

控制柜中设置的报警模块,当有某一路消毒管路出现故障、或者不能工作以及出现消防隐患时,报警模块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同时自动切断执行指令,相应区域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性的停止所有消毒管路或者部分消毒管路,防止隐患加大,保障厂区安全以及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