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272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间植入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椎间手术,先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盘,再在椎体上植入颈椎前路钢板,颈椎前路钢板的作用是保证植入椎间融合器后椎体的稳定性,因此,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是两种产品的联合使用,该方案中使用的钢板或椎体螺钉有一定高度,容易给患者活动或后期恢复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该融合装置包括:椎间融合器、连接在椎间融合器上的椎体螺钉,椎间融合器包括:I形本体、对称设置在本体后端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之间的压钉件,椎体螺钉通过安装孔、压钉件和椎间融合器连接;所述I形本体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弧形面,安装孔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椎间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锯齿。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钉件为设置在安装孔边缘的平行杆,I形本 体的弧形面边缘上设置有显影孔。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钉件为设置在安装孔之间的锁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椎间融合装置采用与人体相容性较好的PEEK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内能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可达到手术位置的椎体融合,具体生产时,可采用不同长度和高度规格,满足不同部位椎体的临床需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椎间融合器的弧形设计可使得椎部达到低切迹的效果,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中,1.椎间融合器,11.安装孔,12.平行杆,13.显影孔,14.锁紧螺钉,2.椎体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如附图1、2、3所示的一种颈椎低切迹椎间融合装置,该融合装置包括:椎间融合器1、连接在椎间融合器1上的椎体螺钉2,椎间融合器1包括:I形本体、对称设置在本体后端的安装孔11、设置在安装孔11之间的压钉件,椎体螺钉2通过安装孔11、压钉件和椎间融合器1连接;所述I形本体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弧形面,安装孔11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0°。

进一步,所述椎间融合器1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锯齿,压钉件为设置在安装孔11边缘的平行杆12,I形本体的弧形面边缘上设置有显影孔13,显影孔13内设置有钽丝或钛丝,钽丝或钛丝一方面用于显影,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椎体螺钉2的退钉。

如附图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压钉件为设置在安装孔11之间的锁紧螺钉14,这样可以取消尾部的两个钽丝或钛丝。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PEEK材料制成,可有效避免对人体食道和软组织的刺激,切迹较低,椎体螺钉2在安装孔11内可以有一定的自由摆动角度,在椎体融合过程中,椎体高度丢失后,椎体螺钉22可以随着椎体调节角度,以适应椎体高度的丢失,保证椎间融合器1的有效融合,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 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