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08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治疗领域,患者经过内瘘成型手术后,手臂部分多需要悬吊,但是当下患者手臂悬吊多采用普通的夹板甚至是厚度适宜的书籍作为对手臂的支撑,然后在颈脖处系上简易的绷带,使得绷带吊住夹板或者书籍实现手臂的悬吊,这种结构过于简易,绷带长度一经确认不可调节,夹板与书籍长度也不能根据需要调节,各类身高高矮各异与手臂长短各异的患者使用,造成患者极大的不适,影响术后治疗效果,且美观性欠妥,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来解决手臂悬吊装置结构简单,无法满足患者需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包括支撑板、滑槽、伸缩板、定位柱、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一吊带、调节环、第二吊带,所述的滑槽位于支撑板底端,所述的滑槽与支撑板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板位于滑槽内部,所述的伸缩板与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柱位于滑槽侧壁,所述的定位柱与滑槽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环位于支撑板左侧,所述的第一定位环与支撑板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定位环位于支撑板右侧,所述的第二定位环与支撑板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吊带贯穿第一定位环,所述的第一吊带与第一定位环绳系相连,所述的调节环贯穿第一吊带,所述的调节环与第一吊带一端缝合固定连接,且所述的的调节环与第一吊带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吊带贯穿第二定位环,所述的第二吊带与第二定位环绳系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板顶部还设有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板顶部还设有保护垫,所述的保护垫与伸缩板胶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前端还设有魔术贴,所述的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缝合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之间还设有中转垫。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转垫底部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于中转垫缝合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使用时可将小臂放置于支撑板顶部,再将第一吊带和第二吊带置于颈部后端,再将中转垫置于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贴,使得三者连接,挂于患者颈部处,使用魔术贴粘贴可实现开环式固定,避免套头,增加装置的便捷性,同时也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第一吊带与第二吊带之间的间隙,同时,如患者身高较高或者较矮,可通过滑动调节环调节第一吊带的长度,实现吊带长度伸缩,满足身高要求,调节环运动原理与公众所知的书包带等常见调节原理相同,如患者手臂较长时,可将伸缩板拉出,提高接触面积,增强支撑效果,满足患者需要,伸缩长度可任意调节,调节完成后只需拧紧定位柱即可,定位柱顶紧伸缩板即完成定位,保护垫材质为聚氨酯,可实现与患者软接触,提高舒适度,透气孔可使得患者被支撑处具备良好的透气功能,中转垫可增加颈椎处受力面积,提高患者患者舒适度,该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可实现手臂悬吊装置的长度自由调节,满足各类身高要求的患者,伸缩板的伸缩可自由调节患者手臂接触面积,满足手臂长短各异患者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调节环部分局部放大轴测图;支撑板1滑槽2伸缩板3;定位柱4第一定位环5第二定位环6;第一吊带7调节环8第二吊带9;透气孔301保护垫302第一魔术贴701;中转垫702第二魔术贴70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滑槽2、伸缩板3、定位柱4、第一定位环5、第二定位环6、第一吊带7、调节环8、第二吊带9,所述的滑槽2位于支撑板1底端,所述的滑槽2与支撑板1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板3位于滑槽2内部,所述的伸缩板3与滑槽2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柱4位于滑槽2侧壁,所述的定位柱4与滑槽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环5位于支撑板1左侧,所述的第一定位环5与支撑板1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定位环6位于支撑板1右侧,所述的第二定位环6与支撑板1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吊带7贯穿第一定位环5,所述的第一吊带7与第一定位环5绳系相连,所述的调节环8贯穿第一吊带7,所述的调节环8与第一吊带7一端缝合固定连接,且所述的的调节环8与第一吊带7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吊带9贯穿第二定位6环,所述的第二吊带9与第二定位环6绳系相连,所述的伸缩板3顶部还设有透气孔301,所述的透气孔30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伸缩板3顶部还设有保护垫302,所述的保护垫302与伸缩板3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吊带7和第二吊带9前端还设有第一魔术贴701,所述的第一魔术贴701分别与第一吊带7与第二吊带9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吊带7与第二吊带9之间还设有中转垫702,所述的中转垫702底部还设有第二魔术贴703,所述的第二魔术贴703于中转垫702缝合相连。该内瘘成型术后悬吊装置,使用时可将小臂放置于支撑板1顶部,再将第一吊带7和第二吊带9置于颈部后端,再将中转垫702置于第一吊带7与第二吊带9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701与第二魔术贴703粘贴,使得三者连接,挂于患者颈部处,使用魔术贴粘贴可实现开环式固定,避免套头,增加装置的便捷性,同时也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第一吊带7与第二吊带9之间的间隙,同时,如患者身高较高或者较矮,可通过滑动调节环8调节第一吊带7的长度,实现第一吊带7长度伸缩,满足身高要求,调节环8运动原理与公众所知的书包带等常见长度调节原理相同,如患者手臂较长时,可将伸缩板3拉出,提高接触面积,增强支撑效果,满足患者需要,伸缩板3长度可任意调节,调节完成后只需拧紧定位柱4即可,定位柱4顶紧伸缩板3即完成定位,保护垫302材质为聚氨酯,可实现与患者软接触,提高舒适度,透气孔301可使得患者被支撑处具备良好的透气功能,中转垫702可增加颈椎处受力面积,提高患者患者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